- 相關推薦
落實教育綱要實施減負提質
落實教育綱要實施減負提質重慶市萬州區五橋初級中學 陳治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五橋初中目前周邊名校林立,在地理區位、硬件、政策、生源相對弱勢的情況下,學校明確了“獨據一方、獨領風騷”的辦學定位,把減負提質作為深入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升學校辦學水平的突破口,塑造為學校質量品牌的核心標志,成效顯著,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一、非學困生率與優生率考核時等量齊觀
《教育綱要》指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結合五橋初中生源實際情況——由于特殊地理條件導致交通不便,學校硬件設施投入不足,辦學條件不及周邊學校。五橋初中本著堅持關注每一名學生,不放棄每一名學生的原則,密切關注學困生。所以在對教師考核時提出了“非學困生率”(得分在學科總分40%以上的學生分率)這一概念,這是“提質”的一個重要的舉措。轉化一名學困生決不亞于培養一名優生。轉化了一名學困生,培養了他們的行為習慣,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同時,學困生得到關注,良好的學習習慣得到培養,心靈得到呵護。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有利于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將團隊業績納入考核范圍
學校不只是考核教師個人的教學業績,同時也考評同年級同學科的整體教學業績,考核結果一并計入個人教學業績,納入年度考核,與績效工資掛鉤。具體操作是:將同年級同學科的整體業績(各項指數)與參照考核的所有學校同年級同學科業績(各項指數)的平均值進行比較,如整體高出平均值,年級該科教師人人獎勵加分;如整體低于平均值,低于平均值的該科教師將要扣分。這樣既彰顯團隊合作精神,又體現了教師個人成就,凸顯了人文關懷,自然地會激發同學科教師的團隊精神和個體上進心,教師的責任意識、榮譽感就增強了,充分調動了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動力。
三、藝體類學科考核與統考學科同等對待
堅決貫徹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學校全面落實了國家課程計劃,開齊課程,開足課時。特別是有益于學生身心健康的音樂、體育、美術等課程,要做到課程不少、課時不減,配足配齊專任教師,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減負提質的重要途徑——高效的課堂
(一)教師“增負”保障學生減負提質
無論是統考學科,還是非統考學科,課時分配一律按照部頒標準,控制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學生每天在校學習7小時。嚴格控制中小學生課外作業量,精選題目,數量適當,時間要求是七八年級不超過90分鐘,九年級不超過120分鐘,但老師對學生作業要全部批改,及時反饋、講評,嚴格控制每學期考試次數,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減輕了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
(二)變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生發展最關鍵、最根本的出路是課堂,因此我們大膽嘗試變革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師生角色,變教師為組織者、策劃者、調控者、引導者,學生是探究者、體驗著、合作者、表演者。改變學生被動接受,機械訓練的學習方式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轉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學生為主決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放學后完成家庭作業、課前預習,根據本人實際安排自主學習。讓他們體驗生活,娛樂鍛煉,社會實踐,以豐富閱歷,拓寬視野,促進發展,讓學生自信快樂的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才是真正的“減負”。快樂的生活才能快樂的學習,起初本校師生也疑惑,家長也不理解。幾年下來,五橋初中的教學質量不但沒有滑坡,而且每年考入市、區重點中學的人數逐年上升,連續幾年均獲得萬州區教育教學質量考核一等獎,培養的學生后勁足,潛力大,發展好,受到各類高中學校的青睞。
四、減負提質的基石——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身心
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確保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意志堅定,心態陽光,才能保障學生斗志昂揚的學習,為終身發展奠定“本錢”。
嚴格執行國家體育課程標準,足額調配好專任教師,開足課時,強化體育課的監管,保證體育課落到實處。積極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保障學生每天鍛煉一小時。落實兩操活動,期期開展運動會,組織學生參加萬州區運動會,激發學生鍛煉的興趣和熱情。在時間方面,學校規定學生早上到校時間不宜過早,早到的參加晨練,中午要保證不少于1小時的學生自由支配時間,住校生的晚自修結束時間不遲于21時,保證學生每天有8-9小時的睡眠時間。學校成立心理咨詢室,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讓學生消除隔閡,走出陰影,緩解學習、生活方面的壓力。
五、減負提質的保障——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教師是推進“減負提質”工作的主要力量。只有建立教師培訓的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教師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才能使“減負提質”落到實處。建立校本培訓機制,推進校本教研全員化、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結合學校實際,推行教師集體備課制度,教師期期生本課堂合格課驗收制度,高級教師、骨干教師優質課展示制度,重視和強化變革課堂教學研究,提升教育智慧,實施有效教學,不斷提升教師教學技能,為學校科學發展提供保障。
六、減負提質的捷徑——巧妙的學法指導和個別輔導
(一)加強學法指導
學校決定以學法指導為切入點,通過名師辦講座、班級主題班會、學生互學以及利用遠程教育資源等方式,讓學習方法進教室、進課堂、進學生頭腦,來加強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二)個別輔導常態化
因材施教,個別輔導,學生請教,老師及時熱心的解答。如發現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問題,教師要及時集體講評,要求教師無課坐辦公室,辦公室大門要敞開,方便學生請教。這樣便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不同個體差異的學生都能得到教師的個別指導,人人有收獲,個個有進步。
七、減負提質的竅門——提高作業質量
嚴格控制學生每天作業量不超過有關文件規定的時間。提高作業針對性和有效性。倡導課外作業轉向課內隨堂訓練、檢測,尊重學生發展的差異性,實施分層次布置作業,適當控制作業難度,提高作業“含金量”。促進學生在各自基礎上鞏固、提高,讓基礎不同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感受到自主完成作業帶來的樂趣,增加對自己學習能力的自信,積累成功學習的經驗。
【落實教育綱要實施減負提質】相關文章:
【精選】減負提質自查報告07-09
減負提質自查報告05-27
減負提質自查報告06-14
減負提質工作自查報告02-04
(合集)減負提質自查報告07-25
減負提質自查報告【熱】07-19
減負提質自查報告[精華]07-19
【推薦】減負提質自查報告07-14
減負提質自查報告【精華】07-09
“減負提質”工作自查報告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