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科學課論文>讓思考成為習慣

    讓思考成為習慣

    時間:2022-08-20 12:39:04 科學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讓思考成為習慣

      讓思考成為習慣
      
      吳琳
      
      小學科學課是以科學探究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學生科學學習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分析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科學課教師“不能只為學生的一陣子著想,而要為學生的一輩子著想”,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并且富有個性地學習。而這一科學課程的教學理念正與我校構建的幸福教育課堂文化,以及創設的以“生本”為基礎,展現“生動”的課堂教學過程,呈現師生和諧的“生態”發展,為師生終生學習和成長奠基的“三生”幸福課堂教學模式不謀而合。
      
      實踐一年的“三生”幸福課堂模式讓我對科學課堂中的“探究”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我認識到,探究不是盲目的,探究既是小學生科學課學習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學課學習的目標。那么,指引學生不斷深入探究的內驅動力是什么呢?我們認為,這種動力是對問題的思考。科學研究絕大多數都是從問題開始,要么是在研究其他問題時產生新問題,要么是在觀察事物與現象時發現新問題。問題離不開思考,離不開與原有認識的比較,或已有知識的推理等,因此我們認為,活動是科學探究的外在形式,思維是科學課堂的內核,是活動的靈魂,讓思考成為習慣是學習科學課程的關鍵。
      
      一、由觀察出發,激發思考
      
      在科學課的教學活動中,思考要從觀察開始。觀察也是思考,沒有思考的觀察,不可能獲得有價值的發現。實踐證明,觀察和發現與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為正相關。
      
      在《馬鈴薯在水中是沉還是浮》的開課中,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都會猜測:大的馬鈴薯會沉,小的馬鈴薯會浮。當我把大的馬鈴薯放入1 號杯中(鹽水),小的馬鈴薯放入2 號杯子中(清水)時。學生觀察到的現象與猜測完全不同,立刻就激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進而思考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是馬鈴薯的問題,還是水的變化引起的。由觀察引發的思考讓學生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尋求其原因的探究活動之中。
      
      學生觀察的欲望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因此,只有創設讓學生心動的問題性情境,才能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和問題意識,才能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才能體現“三生”課堂的精神。
      
      二、由實驗深入,全面思考
      
      科學實驗一般要經歷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制定計劃、實驗搜集信息、分析得出結論等一系列過程。科學實驗的過程,就是學生思考的過程。提出問題是思考使然,如果對一些現象視而不見,置之不理,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永遠發現不了問題。假設是科學探究的一個重要思考階段,科學家進行實驗,在沒有成功之前,都只能是“假想”,也可能是“胡猜”。所以,在實驗時,有關科學的結論,應讓學生敞開思路無所顧忌地猜,甚至異想天開地想象。只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想象的空間,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上《空氣占據空間》一課時,我們從“你能怎樣看到空氣的運動”這個問題入手,讓學生借助水觀察到空氣的運動。“空氣有質量嗎?”“怎么說明?”
      
      這樣的問題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與大膽的猜測,他們開始設計、完善自己的實驗。有一組同學運用天平、氣球驗證,最初做試驗的氣球大小略有不同,大家不信服,他們又改用完全一樣的氣球,但在天平上表現得不明顯,最后他們借鑒別組的經驗采用了平衡尺,終于證明了空氣是有質量的。實驗結束后,“壓壓氣球變扁后又還原了是怎么回事”的問題再一次激發起孩子們的思考和探究欲望。他們設計用注射器壓縮空氣,制作了“空氣槍”,發現彈出的“子彈”射程不同。大家又開始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不是和壓縮空氣有關”。通過反復實驗他們發現:活塞拔出的距離越長,子彈射得就越遠(空氣多,壓縮的程度大,產生的彈力大)。思維的火花被點燃,大家的思路立刻就被打開了。他們很快聯系生活實際,發現了不少利用壓縮空氣的事例,如建筑施工用的氣錘、氣墊船的飛行、鷂式飛機的起降等等。
      
      一位科學家曾說:“沒有大膽的猜測,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在探究實驗中,教師要抓住有關的內容和有利時機,給學生充分的空間,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猜測,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再通過實踐去論證假設。在這樣一種共同探究、質疑反思和相互啟發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進一步激活。從以上實例可以看出,學生參與實驗的過程是實現“三真”的過程,其中充分體現了我校幸福課堂文化的內涵。
      
      三、由評價點撥,促進思考
      
      評價是在認識自己的行為和活動的基礎上產生并通過比較而實現的。我們要讓學生思考、判斷,想一想在問題解決過程中的成功之處和不足之處,養成自我檢驗、自我調控的意識。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既是一次知識的再現,同時又是對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能力的反省。
      
      “你能對自己和小組的同學在這節課的學習狀況作一個評價嗎?”
      
      “你怎樣評價我們今天的活動?”
      
      “在這次活動中你有什么收獲和感受?”
      
      “對這次活動,大家還有其它感興趣的思考或問題嗎?”
      
      在幸福課堂的探索中,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當堂反饋。因此,在每一節科學課結束后,我們都會讓學生對自己的探究過程、情感體驗、小組合作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自我評價,將他們在探究中那種妙不可言的感受和靈光突顯的感觸表達出來。這既是對自我的肯定,又是對他人的促進。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兒童都成為幸福的人。”幸福是現代教育最核心和最終極的價值理念,“有靈魂的教育”不僅有義務將孩子們培養成有用之人,更重要的是,將他們培育成幸福之人,教會他們擁有幸福的能力。
      
      那么我想,在科學課堂上,我們能給予學生的幸福就是給他們創造一個思考的空間,讓思考成為習慣,并在科學活動中感受探究的快樂,掌握開啟科學大門的鑰匙。

    【讓思考成為習慣】相關文章:

    讀書成為習慣作文05-06

    讓優秀成為習慣作文07-14

    如何讓閱讀成為習慣08-23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08-26

    讓優秀成為習慣作文13篇01-11

    讓優秀成為習慣作文(13篇)01-11

    讓優秀成為習慣作文(精選13篇)01-11

    讓優秀成為習慣作文精選13篇01-11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作文08-24

    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作文05-05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正在播放女人与久久品99 | 天堂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国产蜜 | 原创中文在线激情 | 亚州欧州日本在线视频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