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數民族學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
少數民族學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作者/崔春玉
如何指導少數民族學生寫好漢語作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作文是綜合性很強的智力活動,它既不同于作家創作,又不完全同于社會書面語言交際,它是一種測試書面語言表達的手段。而漢語對少數民族學生來說是第二語言,那么高考時要求學生寫出思想健康、中心突出、材料充實、語言規范、結構完整、條理清楚的文章是很難的;而且近年來高考試題對考生語言表達能力的考查要求相對提高了,而從我們少數民族考生的考場作文來看,錯別字多,語言不通,意思表達含混,思維不清,條理性不強等問題比較突出,這就難以達到測試的要求。那么如何指導少數民族學生掌握要領,盡快提高寫作水平呢?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討,從教與學兩個方面針對少數民族學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談一點粗淺的認識。
一、選材要嚴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要準確生動地反映生活,就要深入生活,了解生活,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素材,進行嚴格的篩選。所謂“選材要嚴”就是要選生活中最富有本質特征的素材。這樣,在作文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作文題目,對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事情,抓住本質特征,選好材料。比如,在寫命題作文《理想,人生的動力》時,引導學生選擇具有典型性的事例,如用名人的事例詳細分析材料,讓學生真正懂得他們之所以成為名人,是因為他們樹立了遠大的理想,有了人生動力。再如,寫散文時,引導學生從墻角的拖布聯想到清潔工;從個體戶賣豆腐,看到了歡迎他們的卻是千家萬戶;從迎春花的頑強生長,推論出“作為一個人,是否也應像迎春花一樣積極進取呢?”從贊美松樹的風格,引申到更要贊美具有松樹風格的人。拖布、個體戶、迎春花、松樹……都是蘊藏在生活深處的具有本質特征的閃光素材,就可以成為一篇作文的較好題材。這樣因材施教,使學生在選材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
二、立意要新
有了題材,就可以構思如何表情達意了。表情,要表達健康的情調;達意,要表達正確的意境,但關鍵是要新:新的觀念、新的風貌、新的意境……總而言之,內容要新。比如,在指導學生寫題目為《掛鐘》的作文時,用掛鐘和學習必須要有新的動力進行類比推理;寫《榕樹與蒲公英》時,把榕樹與蒲公英和好兒女志在四方來引申對比;寫《有錢就有幸福嗎》時,選擇正反兩方面的典型事例,使學生真正理解題意,從中認識到這樣立意,既不人云亦云,又不故弄玄虛,而是著眼于新的角度,開拓出新的意境。
三、布局要巧
有了新的立意,在構思時還必須有巧妙的布局,布局就是結構,結構并無定法,這主要應由文章的內容來決定。例如,寫《我的老師》時,不能面面俱到,而應側重寫最能反映老師精神品質的幾個方面或幾件事;寫《當考卷發下來之后》,不能寫對在哪兒、錯在哪兒,而應寫拿到考卷后同學們各自不同的神態和心情;寫《在困難面前》一文時,指導學生抓住在困難面前人們的不同反應、不同的言行。這樣的寫作實踐使學生得到了鍛煉,提高了布局謀篇的能力。
四、語言要精
精,是指精煉。精煉的語言既可從生活中提煉,也可從閱讀中借鑒。我們不僅注重平時對學生的口語訓練,同時注重閱讀指導。例如,在教授高三年級課本第一單元時,我們認為這個單元的四篇散文充滿感情,飽含詩意,語言優美,適合學生朗讀訓練,就進行了重點指導,使學生從中受益。再如,講授第七單元小說單元時,感到這四篇作品都是上乘之作,寫法上各具特色,語言極其生動形象,可讀性強,在指導學生朗讀并理解文意的基礎上,掌握精煉的語言,收效很大。
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們體會到,作為語文教師就應該嚴格要求學生,使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盡快地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應指導他們多讀多寫,讀寫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在批改學生作文時,也應重在講評,要在講評上多下工夫。通過講評,不僅使學生懂得寫什么,同時也使學生掌握了怎樣組織語言去表達,切實為少數民族學生寫好作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 吉林省磐石市紅光中學)
【少數民族學生怎樣才能寫好作文】相關文章:
寫好事的作文06-10
小學生寫好作文口訣秘籍08-25
寫好作文的方法07-18
寫好中考作文的秘訣08-24
學生如何寫好議論文09-05
寫好人好事的作文08-23
如何寫好作文08-30
老師講課怎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08-23
怎樣寫好話題作文11-08
怎樣寫好暑假作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