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任務驅動”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任務驅動”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文/周奮文
摘 要:針對“任務驅動”法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運用進行了闡述,并試談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任務驅動”法;主動性;求職欲望
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就是給學生布置相應難度的任務,要求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并組織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討論,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面我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調動學生主動性,實現“任務驅動”法教學
要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首先要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網頁制作時,我先讓學生瀏覽本校網站,并提示學生注意網頁的結構設計和網頁的構成元素。再宣布本節課的任務:自制一個內容自定的個人主頁。一聽到這個任務,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調動起來,具體制作方法要求學生利用網絡搜索學習教程,通過自學的方式完成這個任務。在這個充滿挑戰的任務驅使下,在由于探索未知領域而產生的好奇中,學生自身產生學習的需要,進而主動地探索有關網頁布局和圖片插入的知識,并把掌握的知識應用在實踐中。
二、滿足學生求知欲,實現“任務驅動”法教學
作為教師演示的課件,一定要在課前精心設計制作,才能達到“任務驅動”的目的。這時,教師演示講授操作步驟,盡管“全體廣播”使學生只能用視覺、聽覺,不能操縱計算機,但是教室里鴉雀無聲,竟沒有一個人不是全神貫注盯著顯示器的屏幕,這時的學生求知欲望最強。例如,在講授Word文字處理軟件的使用時,由于這是每位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識。講解這部分教學內容前,我事先準備一些用Word軟件制作的精美賀卡、優秀的電子報刊,向全班學生演示,引起他們的興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并適時提出任務:如何利用Word制作賀卡與電子報刊。然后問學生想不想親手體驗一下?這樣學生對這節課的內容產生了極大興趣,并積極地隨著老師的講解進入學習情境,這節課的效果可想而知。
三、給予學生成就感,實現“任務驅動”法教學
計算機學科具有必須親自動手的特點,教師的教法不可以紙上談兵。“任務驅動”讓學生在每一堂課上為著“任務”,為著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動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種困難。比如,想讓五環互相環套,卻涂抹了圓的一部分弧;想嵌入幾個漂亮的漢字,卻一個字都輸不上去等等,逼你提問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技巧。當大功告成,一種收獲的喜悅、一種成就感油然而生,立刻又在考慮:“我不能白做,得留下,留在我的U盤上!”接下來就學存盤——節課沒停手,既沒感覺累也不感覺枯燥,難道這不說明你掌握了這節課的知識?完成了“任務”,不是考試合格了嗎?
四、開拓學生創造力,實現“任務驅動”法教學
“任務驅動”對于學生來說,開始是模仿,制作出與教師的“成品”一樣的作品,積累了一定的基礎知識,接踵而來的便是豐富多彩的創造性作品,這就是由“任務驅動”引發的學生的無窮的創造力。當然,一個“任務”完成了,一個目標達到了,會產生新的“任務”,新的目標。例如,能在電腦上輸入漢字了,接著就要提出新的問題:怎樣改變字體、字號,怎樣把輸入的文章存盤,怎樣打印,怎樣在文本中插入表格或圖形等等。隨著一個個任務的完成,初學者將逐步消除對電腦的神秘感,而且會不斷地體會到使用電腦的樂趣。
“任務驅動”學習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為我們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逐步求精的學習途徑,便于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學好計算機的知識和技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志活動的良性循環,從而培養了學生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作者單位 甘肅省民勤縣第六中學)
【“任務驅動”法讓課堂教學活起來】相關文章:
“任務驅動”教學反思04-21
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嘗試08-25
“任務驅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08-23
嘗試“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08-22
中職信息技術課堂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探析08-25
任務分析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03-24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數據庫教學中的應用08-27
單元整合讓教學活起來04-29
房地產法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實踐08-24
五步法打造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論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