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新課程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
淺談新課程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作者/ 劉玉麗
摘 要:隨著社會的高度發展,人們越來越著重教育教學的發展,尤其是高中化學教學。而隨著新課程的進一步提出,全面提升高中教育質量的目標應運而生。從新課程標準的特點入手,針對新課程的新型教育理念提出見解,并根據高中化學的學科特點來探究其教學實踐內容,更好地為社會提供優良的新型化學人才。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實踐;化學人才
傳統教育往往是理論“填鴨式”教育,并沒有根據學生自身需求來因材施教,沒有真正的發現、發掘以及加強學生的自我能力。而現今,新課程下的教育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旨在發掘學生內在潛力、啟發學生的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而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將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實踐改革。
一、學生與生活相結合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課本理論知識應該貼近學生生活,通過課堂上教授的學生熟悉的化學反應原理來解釋生活現象并且將知識運用于生活,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知識來源于生活這一重要思
想。因此在新課程中,要求學生積極投身于高中化學教育教學中,多觀察、多實踐、多開展研究性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當地的自來水廠,讓學生親身體會凈水過程以及凈水原理。又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關的化學實驗課,讓學生親自做實驗,讓學生真正理解理論知識,理解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這一道理。
二、改進評價體系
傳統教育往往忽略了評價體系的重要性,而在新課程標準中,因材施教、關注個體差異、加強參與互評體系、多多采取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評價體系。而不是如傳統評價中,僅僅以分數作為唯一的評價手段,從而減輕了學生因為考試成績不理想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也從多方面鼓勵學生學習,給予學生更加積極的觀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加強學科間滲透
傳統的教學中,僅僅注重單一的學科學習,將學科作為單一的存在個體,并沒有做到聯系發展,所以學生在學習多種學科時感覺困難、內容繁重。而新課程中,更加注重學科間的滲透聯系,不僅僅將學科作為單一存在個體。例如,在學習化學中可以將數學與物理相結合,讓學科間充滿聯系,讓學生在學習中養成聯系發展的思維模式。又如,學習化學中巖石構成時,可以將化學與人文歷史相聯系,這樣學生不僅學習了化學也學習了歷史。所以,這種學科間相互滲透、相互聯系的學習模式能幫助學生拓展視野,樹立正確的世界觀與科學觀。
參考文獻:
歐衛強。“新課改”要求下高中化學教學的發展方向:引導學生自主學習[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09)。
(作者單位 河南省虞城縣高級中學)
【淺談新課程下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程理念下的生物教學08-22
淺談新課程下的小學英語備課08-23
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科學課堂教學08-22
新課程高中化學教學論文08-23
新課程下的地理教學反思04-12
新課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論文08-24
對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的淺談08-25
新課程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反思04-17
新課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學反思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