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暑期課堂教學改革培訓實錄(教師版)
暑期課堂教學改革培訓實錄(教師版)今天早上的培訓,把中學部全體教師按照新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分組,并把昨天布置有關高效課堂“五步三查”的各個環節進行分解,每周承擔一部分任務。本組承擔的是五步的最后一步,“學案整理與課堂檢測”,今就本組的問題予以詳細闡釋。
本組的板書設計與展示以及小組建設按照高效課堂模式進行,有組徽、組名、組號等,作一簡單的闡釋;
組名:文科綜合組,這個組名沒有什么特色,以政史地三科的學科歸屬而命。
組徽:史地政三個漢字的組合,簡潔明了,一目了然。史字是篆體的變形,之所以把史放在前面,源于歷史學科是一門最為古老的學科,無論是自然科學學科角度還是從人文社科角度,歷史學科是最早產生并成熟的學科,有學者稱歷史學科為所有學科之母,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歷史。另一層寓意為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悠久歷史的民族,歷史文化典籍豐富。用黃色書寫寓意為我們中華民族為炎黃子孫,黃皮膚、黃種人,吃的黃米飯,喝著黃河水,面朝黃土背朝天,死了后都要上黃泉路。黃色也是五行中土德所屬,居中,是皇家用色 ,高貴!史字最后一筆托起的是政和地,篆體的政字寓意為政治學科,有了人類后,人類社會由開始的無組織、無意識狀態逐漸過渡到有著嚴密組織體系,遵守一定的規制與制度,于政治制度產生了,政治學科也接著產生。紅色為中國人的喜慶色,同時紅色也象征著我們對政治學科的熱情象沸騰的血液,用自己的熱血、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地字為隸書書寫,地理學科產生較遲,嚴格意義上的地理科學產生于近代以來,因此上歷史比較短暫,故排名最后。用綠色書寫,寓意為建設綠色家園,建設環保型社會,綠色消費,節能環保等。這三個漢字共同組成本組組徽,簡潔明了,寓意深刻。
組號:書通二酉,集腋成裘。這個組號是上官解釋的。兩句話都有其典故出處,書通二酉出自宋初編纂的《太平御覽》大概意思是,秦始皇統一全國后為強化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思想控制實施焚書坑儒,燒毀儒家的文化典籍,秦朝博士伏生(有一說伏勝)冒著生命危險把儒家典籍偷偷藏于大酉山的二酉洞,漢替秦興,漢文帝時下“挾書令”開始收集逸散于全國各地的儒家及各家典籍。這時伏生以90多歲把藏在大酉山的《尚書》獻于朝廷,并開始講授儒家經典,后來有了長達幾十年的今古文之爭。(另一說是伏生把儒家典籍藏于家中夾墻中)后來,讀書人把大酉洞和二酉洞看做成文化的發源地。集腋成裘出自《慎子·知忠》:“故廊廟之材,蓋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蓋非一狐之皮也。”指狐貍腋下的皮毛雖小,但聚集起來就能制成皮衣。比喻積少成多。寓意知識是由一點一滴慢慢積累而成。做學問要扎扎實實,最終能夠成就大師。
五步三查模式--“學案整理、達標測試”部分操作流程(文科綜合組)
五步三查自學模式至第四步為組間的大展示,大展示完畢后進入到第五個環節“學案整理、達標測試”今就第五個環節學生和教師的操作流程進行簡單梳理。(此為文綜組全體組員集體智慧的結晶)本組對該問題進行了細節上的分解,分為三個方面進行具體的闡述,及第四步至第五步之間的銜接問題;學生對導學案的整理問題;課堂達標測試問題。
一、第四步至第五步之間的銜接問題。
第四步是各組對自己所承擔問題在黑板上的大展示,可以說是高效課堂最為關鍵的一環,那么大展示結束后是不是就直接進入到第五步學案整理和達標測試?本組認為,在進入第五步之前兩者之間應該有所銜接,關于之間的銜接相當于傳統課堂中教師講授不同知識點之間的承轉,因此應該注意以下兩點:
1、形式上:教師口頭引導。在第四步完成后,教師帶領學生對整堂課程內容進行回顧和梳理,也可以由學生對本課的整個環節和流程做一簡單的回顧。
2、知識上:對大展示內容概括、總結。這一部分可以由學生也可以由教師或師生共同完成,即對本堂所陳述知識層面的進行歸納和總結,可以概括出共性或共識性的東西,從而強化學生對本堂所展示內容的理解和記憶。
二、學案整理問題。
導學案是實行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是高效課堂走向成功的助推器。那么當本堂課的展示和教師的點評已經基本結束時,學生應如何對所用導學案進行有效的整理,關于這一問題分為下面四個方面進行闡述。
1、貫穿與獨學后的各個環節。由于獨學是學生在課前已經自主完成,不存在學生對學案的整理問題。緊接著進入第二環節的對群學,這一環節各小組組內的對子就其學案中問題的完成情況進行相互交流,查漏補缺,使彼此之間一些事實而非的問題得以解決。如果組內對子對學案中的問題仍不能自主解決,那么可以在群學時,向其他小組進行求教,通過不同小組之間的群學使學生對不懂的問題可以初步解決。這一階段教師穿插于各組之間進行必要的思路引領或點撥。因此,在對群學階段學生利用雙色筆對自己獨學沒有解決的問題可以在在此階段落實在學案上,是學生對學案在知識層面上的第一次整理。(由于第二環節和第三環節的小展示緊密相連,故學生對學案的整理體現在第二、三環節,這兩個環節主要是學生通過組內和組間對相關問題進行查漏補缺或是補充。)第四環節為大展示,本環節是重難點知識的集中解決階段,也是教師對學生所展示相關問題的深化和擴充階段。能力層次較高的學生在本階段可以通過講述和講評,解決一些較難問題。那么其他各組學生在這一階段可以根據自己對問題的理解和完成情況又一次對學案進行補充和糾謬。另外一種情況是所有學生對同一問題都沒有解決思路和方法,這時教師可以對該問題進行必要的引導,如果仍無學生理解,那么就需要教師做完全的講授,學生在學案上落實該問題。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學生在展示時教師對所展示問題進行深化和拓展,或者是方法和規律的總結,這時仍需學生把教師講授的相關內容落實在學案上。因此,在第四個環節學生必須及時、準確、合理的運用雙色筆落實相關內容。即對學案進行多次整理。
2、學生嘗試構建知識框架。對于文科知識而言,對于每堂課完后知識結構的自主構建尤為重要,這一階段學生可以自己構建,如有困難在教師的幫助下對本堂知識內容進行系統化的整理和構建,因為有系統、成體系的知識更有利于學生的記憶和理解。在形式上可以是樹冠狀的,也可以是大括號下小內容的體現等。(一定要督促學生將其落實在導學案或課本上)
3、組員之間相互對查。此時學生對學案該落實的已經基本到位,小組之間的對子可以就彼此的落實情況進行對查,督促彼此把學案上的內容落實到位。
4、由小組長進行組間互查,并點評打分。為了避免小組內部彼此對查的徇私舞弊、態度不認真等情況出現,由各組小組對其他小組成員進行二次復查,再次督促其他組員認真落實。并對落實情況較好的小組或組員進行點評和打分,從而體現對學案落實的重視。
以上四個方面,基本涵蓋了學案整理的流程和內容,通過學生對學案在不同階段的整理和落實,確保學生對本堂課內容的理解。
三、達標測試
達標測試是高效課堂五步三查完成后,對學生自主學習質量檢測環節,通過問題設置檢測學生是否達到本堂課學習目標的落實。那么針對這一環節,在問題的設置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性;所謂針對性是指試題的設置要緊扣本堂課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學生對這些試題的解答,檢測其對本堂課核心知識點理解和掌握。對于畢業年級而言,那么試題的設置要更有針對性,適當的以中考高考原題和模擬試題為主,使學生對問題的思考角度和考試趨于一致。
2、層次性;層次性主要指對試題設置要考慮到不同水平的學生,既不能全部是簡單題也不能全部是難度,試題難易要體現出一定的梯度,兼顧不同水平學生,從而使之全面進步和提高,有所收獲。
3、靈活性;所謂靈活性是指試題的形式上可以靈活多樣,除了傳統類型的填空題、問答題、材料題外,還可以根據課程內容和知識點設置一些與實際生活聯系緊密的問題,學以致用,讓學生體會知識的有用性。當然也可以是學生的活動、小劇本、心得體會等。
4、適度性;適度性是指試題設置在量的控制上,不能太多,太多課堂上任務完成不了;也不能太,太少達不到檢測鞏固的目的。因此,達標檢測試題在量的控制上要根據自己的學科性質和內容,分別對待。
5、落實性;一節課知識內容關鍵在于學生的落實和掌握,如果沒有落實那么學生一無所獲,因此上落實很重要。特別是文科知識帶有很強記憶的特征,需要牢固掌握。那么在學案的設置上可以體現出當前需要學生落實的內容,當堂消化和掌握。這樣以來,減輕學生課后的課業負擔,當堂內容當堂掌握,提高效率。
【暑期課堂教學改革培訓實錄教師版】相關文章:
課堂教學改革反思08-24
課堂教學改革淺析08-23
有關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考08-23
教學改革的培訓心得12-13
《競爭不忘合作》課堂實錄08-25
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匯報03-06
課堂教學改革標準評價指南08-24
課堂教學改革心得體會04-10
小學2022年課堂教學改革計劃02-23
英語課堂教學改革中的幾點體會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