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更新教育觀念培養創新精神
更新教育觀念培養創新精神作者/荊曉英
摘 要:21世紀最重要的能力是創新,只有更新教育觀念,不斷學習新的思想,才能培養出符合21世紀要求的人才。
關鍵詞:教育觀念;創新精神;心理素質;問題情境
許多科學家,他們以光輝的成果提示了宇宙間事物運動和發展的規律,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為人類創造了幸福,他們不愧為偉大的天才。那么決定他們成為天才的因素是什么呢?許多研究者認為,決定天才的不是智商,而是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愛因斯坦說過:“我確實知道,我自己并沒有特殊的天才。好奇、著迷、頑強的耐力,加上自我批評,使我達到了我的思想境界。”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時代的崛起,現代教育觀念的轉變,培養擁有“創新意識和創造力”的人才已成為時代的需要,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埃德加·富爾所說的:“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怎樣來自學的人。”本文擬從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及與之相適應的教育觀念的轉變”的問題。
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心理學研究表明,除了白癡和特殊病患者外,其余所有的人都具有創造力,只不過一般人的創造力多屬“潛創造力”,而科學家、發明家的創造力是“顯創造力”罷了。學則須疑,疑則引思。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分析自身創造力受阻的原因,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在內部因素方面,要教育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遠大的奮斗目標、堅定的信念和百折不撓的意志力。高爾基說過:“一個人追求的目標愈高,他的才力就發展的愈快,對社會愈有益。”如果說創造力是由“潛”到“顯”的發展過程,那么創造力的結構就應是一個不斷形成和不斷完善的過程,是德、識、才、學相互聯系、相互協調中不斷發展的過程,即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辯證統一的發展過程,要使潛在的創造力轉化為現實的創造力,就要依賴于非智力因素的積極作用,只有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機結合、協調發展,才能使其潛在的創造力得到有效的挖掘。
在外部因素方面,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設疑,創設激勵的環境。激勵是開發創造力的心理動力,是激勵人們為實現事業目標而不斷釋放自己的創造能量的心理過程。處于最佳激勵狀態的人,其力量能源和創造力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和發揮。社會輿論是個人創造力的激發素,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學生適當的評價,使其成為一種“定俗”。激勵和提倡學生去大膽“創意”,隨著時間的推移會直接影響其對個人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選擇,以及創造力的挖掘和發揮。對于整個社會也一樣,只有能對創造力價值有正確評價的社會,才可能人才輩出,國家也才能繁榮富強。
二、開拓多種創造力,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靈感是人類思維發展到高級階段的產物,是認識上的質變,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形式。靈感這種思維過程是短暫的、突發性的,靈感產生的前提必須依賴于長時間的艱苦思索和辛勤實踐。人們常說“天才出于勤奮”,但勤奮未必都能成功,有些人平生刻苦勤奮,盡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可就是進不了成功的大門,究其原因主要是心理素質低下所致。
創造力是人的心理活動在最高水平上實現的橫向綜合能力。21世紀是創造的世紀,為把學生塑造成具有創造力的人才,應該加強其基本心理素質的培養和訓練,使他們順利通向事業成功之路。筆者認為,就學生的能力而言,包括自我教育能力、控制調節能力、橫向交流能力、臨界學習能力、想象能力、靈感思維能力等等,其中多種創造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比如,培養其敏銳的觀察力,設法從看起來無用的事物中找到有用的東西;培養其用特殊的思維方式對待事物間的聯系,善于從一些不足為怪的事物現象中引發創造性思維;善于把已知事物同研究對象進行比較,搞清研究對象。總之,要培養其逆向思維、對立思維、發散性思維等多種思維來激發創造的靈感,運用這種逆向的或矛盾的思維,從一些常出現的事物中發現新的聯系,創造出新的理論。
三、轉化教育觀念,培養“創新人才”
前幾年,社會上曾經有一種“高分低能”的說法,近年來,又有人提出“差生不差”的見解。這說明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和多層次化,人們對人才與分數有了新的看法。我們毫無理由僅僅從文化課分數的高低來預測學生將來能否成為人才,而是應該善于發現他們的特殊才能,為他們的成長創造條件,不應該僅僅把注意力放在向學生灌輸書本知識上。比如,我們在教學中發現,有些學生經常會有“奇思怪問”或思路新穎的解題法(或許不正確),但有的教師就會不耐煩地敷衍學生,甚至將這些學生誤認為是“刺頭”。著名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就有此等經歷,其因為問了“二加二為什么等于四”而被教師趕出教室。相反,那些循規蹈矩的學生常常受到教師的贊揚。德國心理學家海內爾特曾一針見血地指出,今天的學校不僅忽視了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而且常常與此作對。面對21世紀的挑戰,各國都不惜代價培養具有競爭能力、具有開拓創新精神的人才,作為中國的教育工作者有何感觸呢?又該采取什么舉措呢?
總之,要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從各方面入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只有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地去進行各式各樣的、豐富多彩的、創新的教學活動,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作者單位 山西省陽泉市陽煤集團培訓中心實踐教學部)
【更新教育觀念培養創新精神】相關文章:
更新教學觀念 實施有效教學05-11
觀念更新心得體會07-17
《思想品德》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08-26
淺談少先隊教育中創新能力的培養08-24
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能力的方法10-22
培養學生創新教育心得體會03-31
運用多種思維,培養創新能力08-24
例談創新思維的培養08-24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途徑12-19
創新人格的培養與作文教學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