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引導藝術
精引細導建構高效 ——淺談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引導藝術作者/ 袁雪琴
摘 要:一堂課的成功與否和課堂的導入是密不可分的。動聽的樂曲前奏、華麗的戲劇序幕都能迅速地吸引住觀眾,讓人產生強烈的觀看欲望,而課堂導入也是如此。每個學科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都千差萬別,因此不同學科采用的課堂導入也不盡相同,但效果可以殊途同歸。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有其獨具一格的特點。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化解學習內容的難度,實現新舊內容的自然過渡,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呢?一個好的課堂引導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引導;藝術
實施新課程標準以來,師生角色定位也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一言堂”逐漸被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小組交流所取代。不可否認,很多探究活動是積極有效的,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一些探究活動,特別是信息技術的探究活動,如果過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管理上忽視教師的引領作用,會使學習方向不明確,課堂目標不能達成。如果說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話,筆者認為,教師的引導是不可或缺的點睛之筆。馬卡連柯曾經說過:“同樣的教學方法,因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20倍。”這充分說明教學語言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武器。那么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我們應注意哪些語言技巧呢?怎樣進行課堂引導呢?下面我結合幾年來的一點膚淺教學實踐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教師的教學引導語言要幽默風趣、比喻恰當
幽默的語言是一種才華,更是一種力量。幽默能消除教學中師生的疲勞,改善課堂氣氛,使課堂生動活潑;能在快樂之中把教師和學生聯系在一起;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其學習動機;有助于培養學生樂觀、熱情和開朗的個性;有助于發展學生的創造力等等。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基本概念和理論性的教學內容,往往使教師感到棘手,使學生感到抽象、枯燥,記憶較困難。在講授時,如果能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的比喻,就能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輕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比如,在講利用視頻處理軟件制作電子相冊時,學生往往對視頻處理軟件充滿著好奇,很想學習視頻的制作過程,但又覺得很難掌握,不敢輕易“下手”。如果教師用輕松的語言介紹軟件的使用方法,將素材比喻成一塊塊的積木,要制作視頻的過程比喻成在搭積木,只要把這些“積木”先搭好,最后加些效果,視頻制作就完成了。
二、教師的引導應具有明確的指向
如,假設一個情境:你對你們的老師有意見嗎?或有要對老師說的話嗎?我便抓住這個機會,點撥學生說,現在信息交流的方式越來越多了,在現代化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我們不僅可以打電話,還可以通過發送電子郵件、MSN、QQ、微博、微信等把我們的心里話悄悄地發給自己想要傾訴的人,以此來打破距離和空間的限制,實現彼此隱蔽交流的想法。
三、教師的引導層次應該清晰
有些內容我們可以先用展示比較引入主題,然后進行具體的操作演示,引導學生觀察其中的變化,并安排學生自主實踐,最后由學生進行交流評價,主要內容層層遞進,將復雜的內容教出了新意,使課堂呈現出輕松活潑的局面。例如,在介紹文件夾的知識時,學生往往不明白文件夾的含義,我用了這樣一個比喻:“文件夾就好像我們用的資料袋一樣,里面可以裝一些文件。新建一個文件夾要給它命名,用來區分各種類型的文件。”
四、教師要引導學生多元化、多角度地分析問題
在講授高中信息技術課程《表格數據加工的多元性》一節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把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結合起來,我通過“看不見硝煙的戰爭”——“貨幣戰爭、經濟戰爭”等一些歷史事件的再現,讓學生感受到經濟安全非常重要,影響深遠,讓學生自己獨立去探索社會經濟安全問題,時刻注意維護國家經濟活動的安全,養成良好的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五、教師引導的內容應形象、生動、直觀
信息技術教學若能將一些抽象的概念、關系、原理變得具體化,變復雜為簡單,化靜為動,化虛為實,按它們的規律表現出來,便能誘發學生對新事物的好奇心、求知欲,大大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由此喚起高漲的學習情緒,使大腦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獲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如,多媒體電教手段及多媒體CAI的介入,能夠將“汶川地震”視頻圖像直接投影放大,形象直觀、真實客觀地展示震前與震后的情境畫面,形成對學生視覺及情感上的強烈沖擊,培養了學生的愛國熱情。這樣既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又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六、教師的引導要首尾呼應、畫龍點睛
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里,我們經常用創設情境法來導入新課,設計一些疑問來激發學生的思考,然后在逐步的講解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結尾處還要注意呼應開始的疑問或問題,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利用新知識解決疑問,鞏固深化所學知識,增強學習的信心,使學生能對知識形成一種系統的概念,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例如,在教學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信息技術基礎》Excel的函數的時候,首先讓學生幫助劉老板解決日常生活問題,計算出他三年來購買的各類商品的平均價格,各類商品的最高價格和總價格。學生遇到這樣的問題一般都會使用上節課所學的公式法進行求解,然后在具體的操作中發現用公式不是很容易解決,然后教師引出函數這個概念,進入函數的應用和具體的實例的講解,學生帶著疑問來學習函數的使用方法,最后再回應開始的問題,幫助劉老板解決這個問題。
總而言之,新課程的課堂是預設與生成相映生輝的課堂,預設的實踐需要教師精心的引導,課堂上的生成更需要教師高超的引導藝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亮點,抓住教學中的爭議點,把握時機,適時、適度地引領學生探究,能更好地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一理念。
(作者單位 湖北省襄陽市第一中學)
【淺談信息技術教師的教學引導藝術】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藝術淺談08-22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11-02
淺談如何引導小學生名著閱讀08-24
淺談信息技術課堂評價教學語言08-23
淺談信息技術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08-25
淺談課堂教學藝術之——愉快教育08-23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08-24
淺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提問藝術08-24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教學論文(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