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音樂教學之我見
農村音樂教學之我見朱貴春
摘要: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以“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材”為目標,要達成這一目標,音樂教學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然而,音樂教學在很多農村學校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關鍵詞:素質教育;全面發展;薄弱;教學模式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以“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等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材”為目標,要達成這一目標,音樂教學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因為,音樂是一門聲音與行為結合的活動藝術,它能開發學生的創造靈感,使學生在流動的音符中感受到音樂的美。然而,音樂教學在很多農村學校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首先,人們不夠重視。你看:語文、數學都有教研活動,來的是真槍實彈。而音樂就不同了,它被戴上了“副科”的帽子,被打入了“冷宮”,即使有的地方有音樂教研組,也只不過是“有計劃和有總結”的空頭支票。有的學校排的音樂課簡直就成了語文數學的補充課、作業課等。
其次,教法單一。在很多地方,音樂課成了純粹的“唱歌課”,老師教一句,學生唱一句,學生唱熟了,本節課的目的就算達到了。
針對以上存在的這些問題,本人有幾點拙見與各位同仁共勉。
首先,要從根本上轉變觀念。為了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的新型人才,作為教師的我們,就要從思想上徹底摒棄那種認為音樂學科是“副科”的偏見,我們要把它提升到與語文數學同等重要的位置來,重視教材中安排的每一個教學內容。
第二,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現在我們多數學校使用的音樂教材,每一個內容都是以單元形式呈現,而每一個單元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進行編排的。每個單元當中,就包括了“學唱歌、音樂游戲、音樂欣賞、歌表演、音樂律動、創編活動、配樂朗誦、簡單的樂理知識”等等。
第三,教師要勇于開發教學資源,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音樂課是一種審美教育課,應該是給學生更多的樂趣,更多美的享受。教師不但要善于去發現、去利用現存的教學資源,還要學會自己去開發、去挖掘隱形的教學資源。
我們農村小學的音樂學科教師,幾乎都不是專業的“音樂人”,但只要我們把“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為己任,通過自己不斷的努力,不斷培養自己的音樂才能,做一個與時俱進的音樂教師,相信一定會把音樂課上得豐富多彩的。
作者單位:貴州省畢節市七星關區長春堡鎮教育管理中心
【農村音樂教學之我見】相關文章:
提高農村作文教學之我見08-24
數學教學之我見08-23
農村小學音樂教學論文06-08
中學體育教學之我見08-20
語文教學之我見08-25
小學作文教學之我見08-20
數學多媒體教學之我見08-24
初中政治教學之我見08-24
錘煉教學語言之我見08-25
農村教育之我見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