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淺談語文基礎教學的素質教育轉型

    淺談語文基礎教學的素質教育轉型

    時間:2022-08-19 03:50:23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語文基礎教學的素質教育轉型

      淺談語文基礎教學的素質教育轉型
      
      文/胡光明
      
      摘 要:自上世紀末國家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以下簡稱“新課改”)便在我國如火如荼地推廣開來,其目標便是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新型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成了每一位語文教師新的任務。
      
      關鍵詞:語文基礎教育;新課改;素質教育
      
      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新型的高素質復合型語文人才,成了每一位語文教師的新任務。但目前的形勢是,語文基礎教學對“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型不是十分適應。因此,結合目前語文教學的實際情況,我對新形勢下如何做好語文基礎教學工作談幾點淺見。
      
      一、語文基礎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基礎教學“素質教育”轉型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日益凸顯出來,然而語文基礎教學難以適應此種轉變,教學改革效果不明顯。素質教育要求學生的思想道德、文化修養、科學知識、勞動技能和身體心理素質得到全面均衡的發展。對此,多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感到捉襟見肘,左右為難。
      
      語文基礎教學呈現出目前這種狀況是有其原因的。這主要是由于語文基礎知識的“枯燥乏味”,但這卻又是語文教學中的根本。忽略基礎知識的教育違背教學規律,過于重視又難以達到新課改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說如何平衡這種關系,使學生在全面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又能提高語文素質修養是目前困擾語文教師的一大難題。筆者認為,面對這種困境我們應主要處理好以下四種關系:第一,處理好基礎知識教學和思想觀念教育的關系。第二,重點處理好教學目標和提高語文素養的關系。第三,關鍵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第四,注意把握好傳授知識和能力培養的關系。那么,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做好這幾點呢,筆者認為應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二、做好語文基礎教學工作,促進語文教學的素質教育轉型
      
      1.夯實基礎,鞏固基礎知識
      
      毋庸置疑,無論語文教學如何改革,把好語文基礎知識教學關仍舊必不可少,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幫助學生夯實語文基礎知識,構建語文基礎知識的宏觀框架,進而在日后的學習與生活中不斷完善、豐富、更新這個框架。相反,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沒有學好,那么既不能消化原有的舊知識,也不能理解新知識,學習語文的道路也將越來越艱難。所以說,學好語文基礎知識,是構建語文知識體系的首要前提,只有夯實好這個基礎,才能在日后的學習中得心應手。
      
      初中語文基礎知識包含了漢語知識(包括音、字、詞,以及短語、句子、修辭等)、文體知識(包括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和應用文等文體常識)、文學知識(包括課本課文所涉及的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三部分。在教學課程中,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如,畫樹狀圖或表格等,以便學生可以從宏觀上認識并把握整個知識體系。
      
      2.激發興趣,注重教學方法
      
      語文基礎知識的單調,很容易使課堂變得枯燥乏味,從而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造成授課效率的降低。因此必須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基礎知識的興趣。
      
      教師可以采取分析法、比較法、觀察法、列表法、練習法、互動法、知識競賽、情景式教學、討論式教學等方法,避免照本宣科的生硬地灌輸知識。如,在講解含有一定新概念的語文基礎知識時,利用比較法與相近、相似的或異同的知識進行比較分析,使學生理解更深入、記憶更深刻。又如,可以組織知識競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使學生參與到知識記憶的比賽中,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與學習的效率大大提高,學習興趣更是與日俱增。
      
      3.自主積極,促進知識運用
      
      新課改下,要求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不僅要注重知識點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把握自主的學習方法。如,學生掌握了正確的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那么某種程度上便可以做到自主學習了。此外,學生對學習方法的掌握,是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重要保證,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運用。
      
      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從整體上了解學生,適時地去點撥學生,并以引導為教學手段,真正把學生看作主體,把自己放在輔助的位置。例如,講授一篇文言文時,可以先讓學生通過查閱工具書等方式自主預習,然后在課堂上由學生自己翻譯講解,通過討論找出錯誤并提出問題,最后再由教師點評并答疑解惑。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更使學生在實際應用中學會學習方法。
      
      4.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改下的“素質教育”與傳統的應試教育最大區別在于對學生基礎知識、思想素質、實際能力等各方面的綜合培養,而不僅僅是單一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文化性極強的特殊學科,更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加大思想道德教育的力度,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心理素質、道德水平等。所以在語文基礎知識教學中,要適時融入思想教育,體現出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特征。例如,在講解關于祖國的文章時,要讓學生產生一種自豪之感,講解抗日戰爭時,要讓學生理解什么是“落后就要挨打”,什么是“民族團結同仇敵愾”,這樣不僅吸收了文化知識,還增強了學生的愛國精神與民族精神,更能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培養其健康向上的思想斗志。
      
      參考文獻:
      
      [1]黃麗芬。淺談如何有效實施初中語文基礎知識教學[J]。散文百家,2012(11)。
      
      [2]倪文錦。語文教育要切實加強語文基礎:從語文教材談起[J]。課程·教材·教法,2011(05)。
      
      (作者單位 浙江義烏江東中學)

    【淺談語文基礎教學的素質教育轉型】相關文章:

    淺談鄉村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的轉型08-24

    淺談語文教材解讀方式的轉型08-20

    淺談數學教學如何實施素質教育08-24

    淺談職校的素質教育08-18

    淺談煤炭企業如何轉型04-26

    語文基礎教學反思04-19

    淺談課堂教學中如何體現素質教育03-31

    淺談素質教育與教學改革(通用7篇)07-27

    淺談《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中基礎理論的教學體會06-07

    淺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08-2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 | 亚洲日韩国内欧洲在线观看 | 性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片中文字幕在线 | 一本到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