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業“撕開”做
作業“撕開”做文/張澤春
摘 要:期末考試臨近,各科都在緊鑼密鼓地復習,而歷史課每個班每周只有兩節,時間緊,任務重,作業的布置也成了心頭之患:多了怕學生負擔重,少了又擔心學生不能牢固掌握;學生手頭上雖然有一本厚厚的關于能力訓練方面的書,但因平時教學進度緊張,還有很多套題沒有時間去做,其中有一大部分題是一些重復性、訓練價值不高的內容,如直接發給學生去做,增加學生負擔不說,一本本書擺在教師的面前僅僅是翻開也是很麻煩的一件事。
關鍵詞:作業;學生;教師
那么如何有選擇性的做些題,既不增加學生課業負擔又讓教師容易批閱呢?看到桌子上的活頁試題,我不禁靈機一動:何不把資料書撕破,挑選有價值的題發給學生!于是,針對學生在做選擇題容易出錯的學情實際,選取了關于能力訓練方面書中20道選擇題估計約10分鐘的作業量,布置給學生:“撕下這一部分內容!”學生不解地看著我。當我問道:“你們愿意保持書本的完整,還是愿意將其一點點‘吃掉’呢?”一聽說要將作業“吃掉”,學生很快撕下了當天的作業。第二天,課代表把學生的作業—— 一卷紙交到了我手中,由于省去了翻頁碼的工夫,我再批閱起來感覺流暢多了。
想到平時的工作,不禁又有許多感慨。幾乎每天需要“麻煩”一次的學生作業,卻從沒想過去撕開,沒想過怎樣做更方便教師的工作。其實不管“撕開”還是“訂起來”,作業沒有變,只不過“撕開”更方便!很多的時候,我們已經將這種“麻煩”默認為一種定式,習慣上去接受它,卻從沒有想過去改變它。新一輪教育改革中明確要求我們要轉變觀念,大膽創新。任何一種新觀念的確立,都是對舊觀念的變革。本次教育改革不僅要改變我們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我們每天都進行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聯系我們平時的工作做法,教師往往是使盡渾身解數,在教和學上下著工夫,但是對課下的工作往往還是日復一日的重復,自以為是成了我們“天生而原始的詬病”。那么怎樣才能夠打破這種定式、也讓自己的工作更加輕松而高效?筆者認為:“如果試圖改變一些東西,首先應該接受許多東西。”只有廣博而深厚的積淀才能豐富自己的頭腦,拓展思維;其次要養成勤于思考的習慣,養成勤于反思的習慣。思考是為了更全面,反思是為了能提高;還要善于創新,善于挑戰新的工作方式。
“撕開”的作業不僅是撕開了一本書,也是“撕開”了我們的一種“習慣”——讓教改從你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作者單位 山東省肥城市潮泉鎮初級中學)
【作業“撕開”做】相關文章:
作業啊作業作文09-13
作業啊作業作文05-20
作業的作文12-06
周末作業08-20
額外的作業08-19
關于小學語文作業的論文 作業合同04-29
不愛作業的女孩02-08
作業的優秀作文06-30
作業批改心得06-25
作業的煩惱作文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