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聾校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

    聾校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

    時間:2022-08-19 03:20:30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聾校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

      聾校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
      
      文/王蘭珍
      
      摘 要:課程改革提出了“以學生發(fā)展為本,關心學生需要,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落腳點,強調課堂教學要聯系學生生活,強調學生充分運用經驗潛力進行建構性學習”的要求。生活化教學是一種全新的課程理念,它注重從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把教學與現實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生活實際中體會到數學的用途,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減少數學的枯燥無味,讓學生遠離對數學的畏懼,親近數學,特別是聾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導致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維都比較弱,對數學的學習更依賴于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形象思維,因此如何把枯燥的數學教學生活化,把聾生的生活經驗課堂化,化抽象的數學為有趣、生動、易于理解的事物,變得生動、有趣、貼近生活,讓聾生感受到數學其實是源于生活且無處不在的,讓聾生樂學活用,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對聾校數學教學生活化作了粗淺的探討。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聾校數學
      
      一、導入現實生活,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所謂的教學情境就是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貼近現實生活,讓學生身臨其境,從而加強感知,激發(fā)學生興趣,開發(fā)數學思維。而聾生從不同的媒介認識生活,已積累了一些生活經驗,不論自然現象還是社會現象,他們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施教之初,貴在引導”,數學問題無處不在,教師可以利用一些生活情境引入教學,使生活材料數學化,數學教學生活化,從而喚醒聾生已有的生活積淀,產生對數學的親切感,激發(fā)聾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聾生感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是密切聯系的。
      
      如,講解幾何學定義,若按書本上講:“幾何學是研究物體的形狀、大小及物體間相互位置關系的一門學科。”這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學生甚至不理解為什么要學幾何。因此我變換了導入方法,注意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什么球架要造成三角形?為什么鐵門要造成四邊形?為什么車輪要造成圓形?……這些問題與生活聯系緊密,這些情境也常在學生眼簾中閃現,如此引發(fā)問題,就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寓數學于生活,融生活于數學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有用的數學應當為人人所學。”我們不但要讓學生掌握數學知識,還要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的過程中,這樣才能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如,“這幾年用電緊張,政府部門為了鼓勵節(jié)約用電,對電費從2004年7月起實行階梯電費。按以下方式收取,生活用電價格為每度0.53元,月用電量在50及50度以下,價格不變,月用電量在51度到200度電價每度上調0.03元,月用電量超過200度部分電價每度上調0.10元。(1)小王六月份用了45度電,應交電費多少元?(2)小李六月份用了用了120度電,應交電費多少元?(3)小陳六月份平均電費為0.54元,則小陳六月份用了多少度電?應交電費多少元?”這些涉及日常生活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比較、綜合,學生利用已學習過的知識解決此題,既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又鍛煉了聾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聾生充分體驗數學本身的魅力。
      
      又如,壓歲錢與學生息息相關,七年級(上冊)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有一道例題是:“小明把壓歲錢按定期一年存入銀行。當時一年期的年利率為1.98%,利息稅的稅率為20%。到期支取時,扣除利息稅后小明實得本利和為507.2元,問小明存入銀行的壓歲錢有多少?”諸如此類的問題,讓學生親身體驗,從而使學生分享到數學應用于生活的一種樂趣,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以及學好數學的愿望,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好地體現課改理念,真正讓數學應用于生活,服務于社會。
      
      生活中到處有數學,教師要善于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去挖掘生活中的數學教育資源,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校園生活中的數學資源,留心社會生活中的數學資源,了解家庭生活中的數學資源。通過對這些資源的收集利用,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們應該學好數學,用好數學。
      
      三、延伸數學課堂,開展多彩活動
      
      1.開展數學實踐活動,讓聾生在活動中應用、發(fā)展數學
      
      例如,在學習了三角形的相似之后,讓學生分組到操場上測量旗桿的高度;學習了統計圖表以后,讓學生三四人一組到學校門口去收集某一時刻的車流量,然后制成一張統計表。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他們意識到數學知識正在為我們的學習、生活服務。
      
      2.引導聾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例如,讓學生設計并剪制勻稱美觀的軸對稱及中心對稱圖案,適當地用在黑板報、宣傳欄上,用在主題班會的布景上,或運用軸對稱及中心對稱知識設計建筑物造型、家居飾物,改變自己房間的局部布局等。
      
      3.制作數學小報
      
      制作數學小報可以將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有趣的小報形式中去,讓學生輕松地學知識;也可以借機鼓勵那些學得一般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發(fā)揮他們的特長;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及收集、整理資料、構思、排版、繪畫等各方面的能力。
      
      總之,聾校的教師要在新的教育理念,特別是新的課標理念指導下,引導聾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yǎng)聾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充分利用社會生活中的有效資源,使聾生從生活中發(fā)現數學、學習數學,用數學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社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真正寓生活于數學,使聾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個全面的提高,做一個自立、自強、殘而有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參考文獻:
      
      程俊華。初中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新課程學習:中,2012(05)。
      
      (作者單位 福建省龍巖市特殊教育學校)

    【聾校數學教學生活化初探】相關文章:

    聾校教學反思08-25

    聾校二年級數學教案01-10

    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策略08-24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的探析08-21

    也談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08-20

    淺談初中數學教學生活化08-25

    聾校班主任工作計劃01-05

    初中數學生活化教學反思論文09-06

    “活動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初探06-19

    中職數學之情境教學初探08-19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在线观看国产一区 | 精品呦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一区福利片三区 | 综合久久久久婷婷丁香五月 |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