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的價值在于喚醒人的覺悟
教育的價值在于喚醒人的覺悟作者/劉智勇 王駿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教育的功能是豐富的,每個人可能有不同的關注,有功利性的,也有根本意義上的答案。所以,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在追問:在眾多可供選擇的答案中,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北京四中的校園里,有一幅題為“追求”的鍛銅浮雕,背后隱藏一個50年前的真實故事:在一節俄語課上,一個小男孩沒有聽講,而是悄悄地畫老師的漫畫。當老師提問他時,惶恐之中他把書本和那張涂鴨之作都碰翻在地上。老師撿起那幅漫畫很認真地看了看說:“這幅漫畫送我做紀念吧!下課后到我宿舍來一趟,我送給你一本《特列嘉科夫畫廊》的藏畫。”
從那一天起,這個小男孩兒成了學校俄文黑板報的美工。20多年后,這個曾經的小男孩,成為著名的藝術家,擔任了人民美術出版的總編。
多年以后,這位小男孩與他的同桌有一段對話:
“老師在宿舍里批評你了嗎?”
“沒有。”
“那你以后在課堂上還畫過漫畫嗎?”
“沒有批評,但我確實也沒再在課堂上畫過漫畫。因為老師讓我擔任了一個‘職務’——給學校的俄文板報畫插圖,老師信任我,尊重了我,我有了一份責任感,工作蠻認真。現在明白了,那就是一種現代社會成員所應具備的‘契約意識’——在上課的時候,把課上好,不能隨意抒發自己的愛好;課外呢,一定要把黑板報辦好,我的愛好有了展現的舞臺!答應老師的兩件事兒,不能失信于他!”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生一入學,學校就肩負起了它的“造就之責”。基礎教育最重要的價值追求,就是喚醒人的覺悟,推動學生追求“自覺”,并具備“自覺”的能力。讓學生懂得自省、自律,形成健全的人格,成為一個好公民,這是現代社會中學校的使命,也是構建現代學校文化的前提。
喚醒覺悟,需要適度的寬容。想象一下,如果教師當場把那位小男孩狠批一頓,并不給他那樣一個出路,那他后來會是個什么樣子?如果換成僅有強制、譴責、對立、沖突,那個小男孩會不會發展到被教師逐出校門的地步?教育者,只有對教育根本價值的理解,才可擁有那樣的智慧與胸懷。教師對學生的寬容,學校管理者對教師的寬容,實際上就是學校育人的春風春雨。“教不嚴,師之惰”“嚴師出高徒”等,這千百年來奉行的信條,曾扼殺了多少學生的個性、自尊與人格?當然,寬與嚴都是教育所必需的,而且寬容是有底線的。寬嚴相濟,就是一門教育藝術,這是教育者永遠需要追求的境界。
喚醒覺悟,需要平等和尊重。民主、平等是普適的價值,當然適合于知識與思想的樂園。民主與平等是和諧的前提。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有助于發展學生自覺的意識、獨立的人格以及朦朧的責任感。教育的責任在于人的開發,而不是扼殺。
喚醒覺悟,需要關愛和鼓勵。愛,具有滲透的能力。當教育者對學生示以愛的胸懷,只能造成對學生的吸引,學生就會追隨其左右,聆聽他的教導。教育者,要永遠給學生以希望、以出路,使學生把握正確的方向,而不會迷失在路途中。教師的一舉一動都可能影響到他的學生,有時可能是連教師自己都不注意的一句安慰或一聲鼓勵,卻可以給予學生莫大的關懷和自信,也許這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喚醒覺悟,需要環境熏陶。在校園里,看到一些不良現象:比如抽煙、亂扔垃圾,看到了,不是責罰,而是提醒,如果學生能向教師有一點“不好意思”的表示,就應該贏得教師的寬容與機會。千萬不要小看“不好意思”!其實,這一點“不好意思”,就是自覺意識的發現。當一個人感到不好意思隨地吐痰、不好意思說粗話臟話、不好意思亂扔垃圾、不好意思大聲喧嘩、不好意思鋪張浪費、不好意思違反交通規則的時候,他就產生了羞恥感,他就懂得了自尊、自愛,人類的美德就在他身上發芽和生長。
今天,在5000年歷史的坐標中觀察,我們的社會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的理念和普適價值觀正滲透入我們的頭腦,改變著我們的行動。現代學校更應該成為正義和良知的堡壘。今天的教育是培養未來社會的公民,也是在塑造未來的社會。在拋棄專制、愚昧觀念的同時,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與實踐,喚醒人的覺悟,促進人的自覺,正在成為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因為人在自覺意識產生后,就獲得了主動發展的永不枯竭的動力與熱情。
(作者單位 湖北省竹山縣第一中學)
【教育的價值在于喚醒人的覺悟】相關文章: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學反思04-04
喚醒的作文01-04
喚醒的作文04-21
喚醒優秀作文09-18
喚醒良知作文05-28
把心喚醒作文06-10
喚醒優秀作文08-19
不算晚的覺悟作文500字05-02
有關喚醒作文通用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