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析人體運動中的氧供應
淺析人體運動中的氧供應文/努爾夏提
摘 要:在人體運動中的氧供應過程中,氣體在肺部交換,在血液中運輸,以氧和血紅蛋白占絕大部分。體育可以提高人體機體的有氧工作能力。
關鍵詞:有氧工作;肺通氣;呼吸功能;氧供應
人體有氧工作能力取決于機體氧運輸系統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體育運動可以提高機體的有氧工作能力。
一、肺通氣與呼吸功能
肺是呼吸中進行氣體交換的器官,肺泡是肺內進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呼吸道(鼻、咽、喉、氣管和支氣管)是傳送氣體的通道。肺通氣與呼吸在這些器官中進行。
1.呼吸與呼吸運動
人與外界環境間的氣體交換過程稱為呼吸。人的呼吸有三個連續環節。(1)外呼吸。指血液在肺與外界環境的氣體交換,包括肺通氣和換氣。(2)血液的氣體運輸。(3)內呼吸。指組織毛細血管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呼吸運動指呼吸肌的收縮,造成肺內壓的周期性變化,使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產生壓差,導致氣體進入肺通氣過程。
2.肺通氣
肺的通氣與換氣機能影響人體吸氧能力。空氣中的氧通過呼吸器官活動吸進肺,與肺循環毛細血管之間進行氣體交換,肺通氣量越大吸入人體內的氧就越多,呼吸頻率和呼吸深度影響肺通氣量的變化,運動時提高和掌握有效的呼吸動作,增強呼吸機能就可以提高有氧耐力。
肺內的氣體容量可分解為:
(1)潮氣量。指每一呼吸周期出入肺的氣體量。
(2)吸氣儲備量。指在平和吸氣之末,在盡力吸氣時所能吸入的氣體量。
(3)余氣量和功能余氣量。余氣量指最大呼氣末仍殘留在肺內的氣體量。功能余氣量是指余氣量和儲備呼氣量的和,起緩沖肺泡氣體壓力變化的作用。
(4)肺活量和時間肺活量。肺活量指在最大吸氣后,盡力所能呼出的氣量。時間肺活量指在最短時間內呼出的最大氣量。
(5)肺總容量。肺所能容納的最大氣量。
(6)最大肺通氣量。人體以盡快的速度和盡可能的深幅度進行呼吸時,所達到的每分通氣量為最大通氣量。
3.血液的大小循環
(1)大循環的途徑與作用
左心室→主動脈→各級動脈→全身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右心房
(2)小循環的途徑及作用
右心室→肺動脈→肺泡壁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
4.氧在血液中的運輸
(1)氧的運輸方式有兩種:一是物理性的溶解;(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 www.baimashangsha.com)二是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氧合血紅蛋白{HbO2},這種形式是絕大部分。
(2)氧合與氧離,在一定范圍內血液氧分壓越高,氧合血紅蛋白{HbO2}的百分比越高;反之就降低。
二、運動中的供養與耗氧
1.需氧量
需氧量指單位時間內人體所需的氧量,需氧量隨人體運動的強度而異。在人體運動中首先是通過供養系統吸入一定的氧量,由于氧不能在體內儲存,所以吸入的氧立即被人體消耗,人體在單位時間內所消耗的氧也稱耗氧量。運動,人體的需氧量增加,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促使吸氧量增加。
2.氧虧與氧債
(1)氧虧。由于氧運輸系統的惰性,在運動一開始,人體吸入的氧量不能滿足運動需要,這部分欠缺的氧稱為氧虧。
(2)氧債。在劇烈的運動中由于運動的需氧量超過人體氧運輸系統功能能力而形成的氧虧,必須在運動結束后,才能以過量的耗氧量來償還。運動生理學把運動恢復期內這種過量的耗氧量稱為氧債。
運動中的氧供應是由人體中的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承擔。氧供應的過程中氣體在肺部交換,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以氧和血紅蛋白占絕大部分。要提高人體運動中的氧供應能力,增強呼吸系統,血液循環系統的機能水平是重要的機體物質保證。
(作者單位 伊犁師范學院)
【淺析人體運動中的氧供應】相關文章:
淺析泰語精讀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08-25
淺析探究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08-20
淺析"公式教學"中容易忽視的現象08-24
淺析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08-23
淺析德育貫穿于初中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性08-24
淺析大專院校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08-25
淺析分音節法在英語單詞教學中的運用08-24
淺析實驗教學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08-23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個人體會08-20
開“氧吧”作文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