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校本課程開發
論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校本課程開發文/魯錫軍
摘 要:近年來,我國國家課程教育一統天下的局面被打破,校本課程作為新生物登上時代發展的舞臺。在知識經濟的強大推動下,社會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課程作為關系國家教育的核心內容,其改革和完善關系著我國教育的基礎,是健全課程體系的重要舉措。通過論述校本課程開發對學生發展的影響,剖析其發展的利弊之處,從而不斷深化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校本課程開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學生發展;課程改革;校本課程;開發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不再被國家課程獨立壟斷,校本課程的開發成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進行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世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將教育的發展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從而不斷實現我國“科教興國”的重要目標。如今,我國的基礎教育課程逐步形成了以國家課程為主,地方課程為輔,校本課程進行補充的新的教育課程體系。很多學校在校本課程的開發、應用和管理方面已經有了較為深入的實踐,探索出一些關于校本理論的有效理論。
一、校本課程開發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輔助事物,對國家課程具有重要的補
充作用。校本課程的開發,不應當只局限于教師本位,應該著重考慮校本課程的開發對學生的發展產生的作用。為了適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可以改變長周期課程開發模式,建立一種以課程開發為主題的決策機制,不斷促進課程改革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學生的學習能力。
從課程改革的分類上講,校本課程的設置充分結合地方學校的發展特色,在國家課程的引導下,將校本課程向本土化方向發
展,根據學校發展的實際進行改編、補充和拓展,使國家課程符合地方教學的需要。同時,校本課程一般都是由學校自主設計和開發的,以學校的長遠發展和學生的個性發展為需要,設計適合學生需要的課程。
一般而言,國家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會將一部分權力下放給學
校,強調學生課程設計的地方性特色。在進行課程改革時,教師需要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基本需求,并且要得到專家、教師以及全社會的支持才算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期實質是個民主決策的過程,需要學校領導、教師、學生以及眾多專家及社會人士的指導和評價,在各界力量的共同推動下,促進校本課程設置和開發的有效性和實用性。
二、校本課程開發存在的誤區
我國的校本課程開發處于發展初期,在教師本位的指導下,將一些有經驗的教師的科學成果編寫成教材或是學習資料,提出一些有效的借鑒意見。但是,由于缺乏與學生的溝通、和外界進行交
流,且每個教師的個人經驗和能力往往有限,導致校本課程在設置上存在不合理之處,導致課程設置的不均衡。但是對于國家課程而言,校本課程是一種新生的事物,有利于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和諧發展,所以要摒棄錯誤認識,不要局限于教師角度、社會角度以及學校發展的課程開發。
1.思想觀念認識不到位
在學校教育中,課程的設置合理與否與學生的發展水平形成重要的制約。在有些地區的學校教育中,很多領導和教師校本課程開發的意識極其缺乏,片面地認為課程的開發只是專家學者的
工作。還有一些錯誤的認識是,新課改的要求就是拋棄傳統觀念的課程開發,忽視課程設置的長期改革和創新的融合作用。這種錯誤認識,使很多地區錯失了創辦地區性和彌補學校發展差異的課程開發機會。有些教師在課程開發中,忽視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沒有因材施教,錯誤地對待學生發展的個體差異。
2.校本課程的開發僅從教師、社會等角度考慮
在校本課程開發中,由于一套教材的編制到實施都是來自于
同一批教師的杰作,他們負責承擔全部的責任。然而,這樣的改革模式也會導致一些教師的話語霸權,為了教師的教學方便,只是按照教師的權威思想來進行,忽視學生的主體意識。甚至在有些學校,以適應社會的需要為目的,忽視學生發展的個性特征,按部就班地進行改革阻礙了學生的長遠發展。
校本課程作為一種新生事物,很多地方學校不了解校本課程的實質意義,也就完全不懂校本課程的開發和設置。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有些學校為了應付教育部門的監察,胡亂拼湊校本課程,嚴重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考慮其長遠發展的意義。長此以往,這樣的校本課程開發,既不能促進學生的發展,也不能體現學校的特色。
3.課程開發的機制和評價導向問題
新課程的改革,促進課程設置的機動性和靈活性不斷提高,教師的工作具有更大的挑戰性。課程開發的管理機制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優勢,促進教育人事制度的不斷改進,從而與時俱進地跟上國際教育發展的步伐。同時,課程的開發在于提供有選擇性的課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在我國,目前的教育形勢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為了升學只注重文化課的學習,以此應對國家的人才選拔形勢。在教學資源方面也存在嚴重的不足,各種競爭的壓力使課程改革的可操作性偏離公正、客觀的標準,評價問題影響著新課程的開發和實施。
三、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主的校本課程開發的相關措施研究
在課程校本開發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程的編制中,要解決校本課程的開發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發展水平造成的制約影響,以課程變革促進學生學習為核心,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素質。課程編制要以學生的生活為原則,在實踐中讓學生樹立主體意識,使課程開發呈現多樣化的特征,從而構建既能體現課程的基礎性,同時又具有高度靈活性的課程結構。
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以學生生活為本進行課程編制。校本課程的開發需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課程的編寫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加大對學生的生活形式和空間的關注,課程內容來源于學生生活,又高于學生生活,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激發學生課程學習的興趣,進而更好地為學生的生活服務。同時,校本課程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強化對學生精神世界的關注和了解。
例如,在校本課程的設置和開發中,要充分考慮城鎮學校和農村學校的差別,結合不同地區和教學環境下的學生生活狀態,為農村學生多提供一些基礎科普知識和了解外面世界的新動態。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盡可能地提供健全的教學設施,加強多媒體建設,引進各種學習資源以開闊農村學生的視野。
綜述全文,校本課程具有長遠的發展歷史,為了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需要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參與性,在教師進行校本課程設置中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和需要,與當地學校的發展條件相適應,突出學校自身的教學特色。因此,在校本課程開發中,將促進學生發展的理念貫徹在課程編制、實施和評價的各個階段,堅持以學生為本的課程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社會提供所需的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舒婷,范美群。論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校本課程開發[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05)。
[2]張文湖。談中學校本課程的開展[J]。科技創新導報,2009(30)。
[3]張立平。多元智能視角下的校本課程開發[D]。上海師范大學,2008.
(作者單位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五鄉中學)
【論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校本課程開發】相關文章:
校本課程開發的文獻綜述08-18
校本課程開發工作總結03-06
校本課程開發方案(精選11篇)05-18
新課改下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實踐研究08-24
中職Flash校本課程開發的實施與研究08-24
生本教育方法論在初中信息技術校本課程中應用策略的研究08-20
以學生個體發展為本 用好課堂教學評價語言04-10
教師校本課程開發培訓心得體會10-28
小議公關課程的開發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