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合理排課促使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
合理排課促使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文/陳舒君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標準的改革,新編的省中等職業英語教材的誕生,中職英語教學越來越被推廣,中職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合理排課促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成為本校領導和每一位英語教師所共同關注的課題。
關鍵詞:中職英語;合理排課;課堂效率
目前職業高中英語排課一般周課時為4節,傳統的課時安排是兩節連上,每班英語課上兩次。現在本校為了促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性,嘗試周課時4節課分開錯時上,每班上4次,根據幾周的嘗試,我發現兩者各有利弊。下面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根據教材的內容合理排課
1.新編的省中等職業英語教材,筆者嘗試過一學期的教學,覺得非常優秀,它介紹了不同的民族風格、不同的地理環境、中西方不同的學校活動等。內容豐富,貼近生活,滲透品德教育。
2.它由淺入深,從易到難,步步為營,分成三個梯度,適合不同的學校、不同的專業和班級。如:聽、說、讀、寫分布合理,有側重于主題展開時的教學“熱身運動”,有側重培養學生的基礎語言能力,還有側重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包括課后練習的搭配合情合理,又緊扣新大綱,體現了編者的集體智慧。
3.它每單元分Section A,Section B,Section C和鞏固練習、語法四個板塊,每個板塊大約需兩課時完成,有的板塊適合兩節連上,有的板塊適合兩節分開錯時上。
二、根據教學內容分析兩種排課模式的利弊
1.每單元的Section A 和Section C兩節連上利大于弊
(1)Section A始終交織著簡單的“聽、說、讀、寫”的學習活動,側重于主題展開時的教學“熱身運動”——看圖“說”英語;接著以“聽力”活動為主線及側重點,同時穿插音標或語音的學習內容,為學生的聽、說、讀、寫打好基礎;最后,以Chant、English saying的語言小文本的學習為載體,滲透快樂教學法。這一板塊內容是一個整體,互相聯系,分開錯時上會破壞教學的系統性和連貫性。例如,我在第一班上Unit 1的Section
A是上午的第3節(45分鐘),我根據主題,通過“熱身運動”導入看圖說話,教學生如何用英語描寫人的外貌和性格,總結了描寫外貌和描寫性格的詞匯,還以班上學生為例簡單描述了他(她)的形象,接著讓學生試著用英語描述自己或好朋友的“光榮形象”, 學生正在興頭上, 卻下課了,這樣學生的思維剛展開,需要學生鞏固操練時斷了,要想繼續,等第二天再進行,等到第二天接著上同一個內容,學生的新鮮感和興趣感會大打折扣。 如果兩節課連上,筆者會讓學生在第2節再進行口筆頭操練,以鞏固所學內容;還有針對這塊內容,以“聽力”為主線的描述等都能如期完成。筆者在第二班上Unit 1的Section A是上午第四節(35分鐘,因錯時放學),教學進程更少些與第一班不一樣;我在第三班上Unit 1的Section A是上午3、4兩節連上,教學進程又與前兩班不一樣,這樣一來造成教學內容和教學進程的安排變成“腳踩西瓜皮,滑
到哪里算哪里?”
綜上所述,筆者覺得Section A兩節連上更能體現教學內容
的連貫性、整體性和系統性,由淺入深,漸漸誘導,環環緊扣,上起來得心應手,學起來津津有味,又能如期完成Section A的教學任務,為Section B的教學做好鋪墊。如果兩節分開錯時上,筆者覺得弊大于利。
(2)Section C側重語言綜合能力的培養。以“讀、寫”為重點。以一篇200~280個詞的文本作為學習的載體,內容難度稍大,要
求學生掌握閱讀技巧和文本中的語言知識點,也適宜2節連上,
假如2節分開錯時上會導致怎樣的結果?
以Unit 1的Section C為例,這塊內容分句型和一篇200~280個詞的課文,也可以說在編排上“頭輕腳重”,就是說句型內容少,課文內容多,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對中職學生來說,難度大,一節課完成不了,需兩課時完成;如果兩節課分開錯時上,中間斷哪里呢?下面介紹兩種斷法模式上課:①這一節就上句型,讓學生反復操練句型,口筆頭練習句型。缺點:內容少,學生吃不飽;反復操練同一句型枯燥、乏味,可能會導致學生昏昏欲睡,上課提不起精神。第二天,這一節就上課文,內容多,難度大,又要復習上節的內容,時間不夠。假如走過場,會導致學生消化不良,對有些學生來說等于沒上;這篇課文不得不分兩次來完成,這樣上等于說
Section C要用三課時才能完成, 當你第三次去上Section C時,學生覺得新鮮感全無,上課乏味,可能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不排除學生厭煩,認為教師“念叨叨,炒冷飯”,直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學生學習興趣的下降意味著教師無效勞動的產生。②句型上完后,課文提一部分上,剩余部分下次上,這樣看起來在時間可以兩節課完成Section C的內容,但實際上破壞了這篇課文的整體性和連貫性,也會導致降低學生的新鮮感和學習興趣。
如果Section C兩節課連上,以點帶面,突出重點,更能體現教學內容的整體性、完整性和有效性,還能按教材計劃編排完成教學任務,筆者覺得Section C兩節連上,利大于弊。
2.每單元的Section B兩節課連上,弊大于利
Section B側重將詞匯、會話學習及語篇學習想結合,最大化地實現分層教學和語言綜合能力的提高。以Unit 1的Section B為例,這塊內容分兩篇小對話,(一篇短,一篇長)句型和一篇短文組成,且對話和句型內容有連貫性可以放一節課上,短文與前面的對話、句型無多大聯系可以放另一節課上。兩塊內容的量在時間的分配上差不多。分開錯時上的優點:(1)重點突出,目標明確,效果好。因為對話內容由淺入深,逐步遞進,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僅能掌握這一對話,而且能運用對話,背誦對話,并根據不同的情景編對話,學生練習量大、面廣,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上有機會表現,課后也有足夠的時間記憶、背誦、做作業。這樣,第二天上課復習對話,抽查背誦,能在很短的時間里達到最大的效果;接著導入短文,采用語文“總—分—總”的教學模式,再進行分段教學,找出中心思想,找出短文中出現的重點詞組和句型,在黑板上呈現,讓學生通過造句模式來拓展思維,最后總結課文。作業:①用短文中的詞組造句;②背誦短文;
③作文題目:How to make friends.要求學生結合實際,按自己的思路仿寫,字數70~90字。(2)兩塊內容分開錯時上,既減輕學生的背誦的思想負擔,又有利于學生消化吸收所學內容,還有助于學生記憶的溪水長流。
如果Section B兩節課連上,我發現這一板塊量大、內容多,不利于學生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僅背誦作業一下子(一篇對話和一篇短文)就有可能會遭到學生的抗拒、害怕或擔心,萬一學生的抵觸情緒一旦產生,教學效果就會事倍功半,所以,筆者認為Section B兩節課分開錯時上,利大于弊。
3.課后的鞏固練習和語法兩節課連上,弊大于利
在上鞏固練習前,先總體復習這一單元的詞匯和Section A,Section B,Section C,再逐步導入課后的鞏固練習Vocabulary Practice和
Writing的所有內容。
這部分練習筆者采用分組比賽的形式來提高學生參與答題、做題的積極性,填空題每組選派一人上臺各答一題,根據填空的數量決定學生上臺的人數和次數,在黑板上寫出正確答案,由座位上的學生當評委,及時批改;組詞成句或句子翻譯題,每組學生口頭進行比賽,答題人次不能重復,盡力面向全體,所有答對的學生獎一顆“紅星”,平時成績加一分,平時成績高的學生期末成績加分。這樣一來,學生參與答題積極性高,面廣,速度快,時間短,題量大。作業:(1)填空題做在書上。(2)組詞成句、翻譯題和作文題做在本子上。這樣,一節課就能達到復習、鞏固的效果,課后有足夠的時間復習、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內容。
語法教學是研究詞形變化及句子結構規律的科學,也就是研究詞法和句法。學生只要掌握了這一規律,就能更好地學習和運用語言,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效率,然而由于英、漢語法有所差異,給我國學生學習英語帶來了很大的困難,英語教師對于這些差異應該心中有數,把它們作為重、難點進行講練,力求做到“精講多練”,所以語法教學適宜一節課獨立完成,不宜與其他內容混合教學,否則會導致學生概念模糊,消化不良;課后鞏固練習和語法兩節課分開錯時上,有利于學生有時間消化吸收,以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所以筆者認為課后的鞏固練習和語法兩節課連上,弊大于利。
三、根據教學實踐,權衡利弊,得出結論
針對中等職業英語省編這套新教材,結合本校每周4課時排課的模式,從教學實際出發,分析兩者排課模式,權衡利弊得失,筆者認為合理的排課模式應該是Section A兩節連上,Section B兩節分開錯時上,Section C兩節連上,課后的鞏固練習和語法兩節分開錯時上;即每周排課先兩節連排,后兩節分開錯時排,筆者覺得這種排課模式既考慮到單元板塊教學的連貫性、整體性和系統性,又考慮到英語教學的特殊性,還能促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
總之,有效的課堂離不開一系列的有效的設計,如何讓學生與課堂快樂地一起飛翔是我們教育界永恒的話題。當然,教育課改“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職業中專)
【合理排課促使中職英語課堂教學更有效】相關文章:
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8-22
課堂教學有效反思08-22
淺談如何開展合理有效的區域活動08-23
對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認識和思考08-21
中職德育課程有效作業之我見08-25
如何有效處理課堂教學危機04-22
成功的導入,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石08-23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論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