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美術創作教學的體驗
初中美術創作教學的體驗貴州省羅甸縣羅沙中學黃曉峰
【摘要】教學工作發現,很多學生在繪畫時作品缺乏新意,脫離生活,技法陳舊,沒有創造性,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筆者經由多年的美術教學認為,在美術教學中引導學生認識生活,走進生活,創設情景,發揮想象,在創作中發揮自己的個性,采用靈活多變的方式積極參與到美術創作活動中來,是美術改革的重要方向。
【關鍵詞】生活;想象;創造力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章標識碼】D 【文章編號】1326-3587(2013)07-0021-01
美術創作教學是美術教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觀察能力、造型能力是很好途徑,特別是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并通過美術的形式去表現生活的意識,起到積極的作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學美術創作教學雖然呈現出可喜的結果。但學生對生活的感受和深入還顯得稚嫩,還缺少從自己與自然、與現實生活的體驗中積累感性經驗和創作素材,觸及到創作畫不少學生以重復性的卡通形象和簡筆式的圖解的來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受。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學生學習的體驗及素質下的課改精神,得出如下體驗:
一、認識生活,體驗生活
生活是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其樂無窮的,但讓學生真正走進大自然,去反映生活,表現生活,就會感到茫然,無從下手,這是因為學生還停留在盲目的無意識狀態中,作為教師就要引導他們體驗生活,認識生活,捕捉生活中最動人的一瞬間。善于從平淡的表面去表現其不平常的美。我要求學生做到三點:1,做一個有心人,仔細留意身邊的人和事;2,努力挖掘其中美好的東西;3,找出其中的新,奇,趣。如果不能讓他們走進生活,體驗生活,去挖掘生活中的動人之出,他們能創作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嗎?
二、創設情景,發揮想象
生活是創作的源泉,而想象則是開啟創作的鑰匙。將感受與藝術結合在一起,有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德國家黑格爾有句名言:“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法國象征主義詩人波德萊爾也指出“沒有想象力,一切功能,無論多么健康敏銳,都等于烏有。”“靈通八極,心接萬物,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想象力以其幻想、聯想等方式出現。”我們中學生應該從小就要培養這種神思的力,這樣對于他將來的藝術創作將有著神奇的不可低估的力量。而想象力的培養,源于生活中情景的創設,構思的獨到,學生由于平時進行美術創作訓練比較少,因此,在創設情景方面有一定難度,要善于啟發學生的創作靈感。
三、如何從經典作品中導入形式美感
要引導學生欣賞一些優秀的美術作品,并且強調說明生活是創作的源泉。因為,成功的美術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評價,是作者理想和愿望的表現,啟發學生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無論風景、靜物、人物,一盤水果、幾棵蔬菜……只要是美的、動人的,都可以入畫,這也可以激發學生進行繪畫創作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經典作品導入形式美法則,研究它們的構圖布局、位置安排、取舍關系等。可以大大開闊學生的審美視野。把在這些優秀作品中體會到的精巧構思運用到自己的畫面中。
達到豐富畫面的作用。對立統一規律是形式美最高級最簡單的法則,也是最常用的規律,對立統一產生的效果是樸素的辨證和諧。美術教學中的很多內容涉及到形式美感,因而,有了這樣一層鋪墊,學生對的審美視野會有所拓展,學生在面對素材時,可以運用學到的知識來經營畫面,特別是視覺中心的把握,主次的協調,空間深度的控制。
四、素材的提取與草圖的創構
對素材的搜集學生往往感到頭痛,盡管覺得生活的場景無限廣闊,但選取哪個片段,是需要教師深入的引導,可以讓學生放開手腳走進生活去用點、線和色彩甚至相機去記錄眼前的一切,然后集中起來教師與學生一起從藝術規律的角度把握,探討、發現美的所在。教師要善于與學生進行對話,引導他們思考,幫助他們用各自的生活經驗來理解創作畫的要求,通過連續的追問,或詢問認知加工性問題——如解釋、驗證、重新聚焦和限定核心問題,教師就是要幫助學生去關注生活中最感動的細節和精彩的瞬間,把景致之間的微妙差距提取出來讓學生明白,一幅創作畫,不僅有表達主題與意義,還要意趣、生活氣息、真情實感的結合。生活中許多樸實、真誠的形象是由細小的瞬間組成的。因此。素材的提取離不開離不開對生活的感受。當解決了生活“源”的問題,我們就要從中找到“源”的價值,生活的場景并不都是入畫的,不能照搬臨摹,需要去發現那潛伏的美感。
五、繪畫創作的加工完成
對草圖做進一步修改,這個過程完成后就要考慮用何種形式手法去表現,多數情況是學生往往會把創作畫表現成與素材一樣,把像不像作為評價標準。這種情況的普遍將是學生在創作畫訓練過程中沒有收獲,教師的耐心指導在這一時期顯得個格外重要,可以讓學生教師選取的作品與作品素材原型對照,讓學生感受到藝術家是如何對素材進行分析、感受、提煉、夸張。在進行畫面結構時,賀友直還提到關鍵的一點:橫線用直線襯,直線用橫線襯,一橫一直,一個層次,一直一橫,又一個層次。看看那些經典畫作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其實是非常講究的,創作手法有繪畫性的也有表現性的,具體要看你要表達的主題需要,江南水鄉的煙雨朦朧選擇水彩表現會更好,要表達強烈分明選擇版畫效果會好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范圍和生活經驗,教師細心的發現學生身上有許多創造力,有的學生對線條比較喜歡和敏感,可以側重用線來表現。具體刻畫要有情緒和氣氛的傳達,主體要突出通常要放在視覺中心位置,背景要虛而不假,起到烘托主體的作用,色彩處理可以與主題成一定對比關系。
總之,初中生的審美觀念逐步得到形成,有了對社會、自然和藝術美的廣泛體驗,是培養創作能力的重要時期,更主要是形成發現的眼光,自覺的在平凡生活中尋找或發現創作目標,并能以適合自己的表現手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初中美術創作教學的體驗】相關文章:
初中美術教學反思10-03
初中美術教學反思08-24
初中美術教學總結08-25
初中美術教學論文08-24
初中軍訓體驗心得09-28
初中美術的教學計劃02-01
初中美術教學計劃06-08
初中美術教學計劃06-16
初中美術教學個人計劃05-15
(優選)初中美術教學反思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