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途徑探索
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途徑探索作者/錢躍蘭
摘 要: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所學校發展的前提保障。有很多人對于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做了詳細的理論方面的闡述,基于理論層面的基礎上,在實踐層面對該命題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理論素養
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首先,要虛心學習,做一名反思型的專業教師。教書的過程是學習、反思、改進的過程。課堂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沒有完美的課堂,只有不斷改進的課堂。青年教師每學期都要制訂讀書計劃,定期閱讀教育教學專著,豐富自己。比如,《教育是慢的藝術》《靜悄悄的革命》《第五項修煉》等。把學習與研究結合起來,不斷汲取先進、專業的理論教育,提升理論素養,并將其用于指導實踐,最終形成自己的專業特長。
其次,明確目標,做一名有理想的快樂教師。對于我們年青教師來說,目標就是成為一個名師。正是這一份信念促使我不斷地在上課、公開課、教壇新秀、教學能手、課題研究等方面花費大量的精力。當每次達到目標的時候,就能品味成功帶來的喜悅和幸福,并激勵自己朝下一個目標進行下去。
最后,積極探索,做一名教科研方面的拔尖教師。教科研就是在教學中尋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優秀的老師不僅僅體現在課堂中,上好一節課是最起碼要求,也是教師專業技能體現的。優秀的老師還必須在教科研方面有所建樹。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除了自身的不懈努力之外,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扎根于學校這片熱土。因而學校應盡最大可能地給青年教師提供一個專業發展的平臺,學校能夠為老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機會。
一、專業引領——為教師的專業發展規劃定位
首先學校對教師的專業發展進行明確定位。學校可以為老師制訂教師發展規劃,比如五年規劃,在師德要求、學歷進修、教科研發展、競賽要求等方面作出具體要求,為教師學習、成長提供明確的指向。學校邀請一些大學教授、特級教師等來校指導教學工作。老師可以參與這些專家學者的課題研究,可從專家身上捕捉到治學的嚴謹和對待事業的激情,從而使工作態度得以轉變,思想意識得以升華。在參與課題研究和觀看專家學者的講座之后老師能夠更明確自己的未來發展目標和方向,并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和方案。
二、校本教研——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平臺
學校可以推行校本教研制度,可以舉行豐富、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如教研組學術沙龍、外派教師學習、對外教學活動等。學校可以組織老師舉行大型對外公開課活動,邀請專家學者和兄弟學校老師來觀摩課堂。學校還可以舉辦主題沙龍,為教師搭建相互交流溝通的平臺。比如,青年教師學術沙龍活動,定期舉行,學員選取一個聽課視角,有針對性地聽課、評課,定期舉行網絡讀書活動,網上集體備課、試題編制等活動。在每一次沙龍活動中,我們不僅可以向其他青年教師、同行學習,同時在交流讀書心得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理論素養。
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內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自身要確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在實踐中積累豐富的知識經驗,不斷自我發展,不斷自我超越,因此,教師必須成為一個不斷學習、善于學習,勇于進取、可持續發展的人,正所謂“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參考文獻:
[1]熊川武。論反思性教學[J]。教育研究,2002(02)。
[2]田慧生。時代呼喚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師[J]。教育研究,2005(26)。
[3]周健。全區域教師進行科研的策略與實踐。教育科學論壇,2007(10)。
[4]譚永清。走進校本教研新天地:新課改背景下校本教研的內涵、意義及其行動研究。現代中小學教育,2009(09)。
[5]章師亞。教師專業成長的7個“關鍵詞”。青年教師,2007(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溧陽中學)
【青年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踐途徑探索】相關文章:
教師專業發展基本途徑的探索教師專業成長08-24
教師培訓途徑與方式的探索與實踐成果總結08-18
小班區域活動的實踐與探索08-23
農村中職數學與烹飪專業相結合的探索與實踐08-24
探索實踐“五四”校本化德育08-18
物理“微課”教學的實踐探索08-20
淺談美術學案教學的實踐和探索08-18
基層協商工作的實踐和探索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