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數學論文>談中專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談中專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時間:2022-08-18 12:14:55 數學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談中專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談中專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
      
      作者/陳少冰
      
      摘 要:中專學生入學時學習能力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數學學習差異更大,學習困難的學生增多,要扭轉以上教學被動局面,使所有學生在各方面都能得到發展,就必須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一統模式,做到既不壓制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又不放棄學習基礎差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實施“分層教學”。結合教學實踐和探究,淺談了在中專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教學法的概況。
      
      關鍵詞:中專數學教學;分層教學;素質教育
      
      實施素質教育是當前所有教育工作者探索與實踐的主課題。伴隨著中專招生制度的改革,擺在中專學校招生部門面前的是:中考對中專學校已沒有多少意義了。因為中專招收的是高中落榜生或初中轉學生。隨著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傳統產業升級換代,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層次越來越高,在激烈的人才市場就業競爭中,中專生由過去的走俏變為現在的“坐冷板凳”。如何在中專學校中實施素質教育,使中專生經過幾年的學習成為高綜合素質的人才,使有特長專業的中專學校不會因為文化學科的偏差而失去應有的吸引力,中專學校的教學者必須與時俱進,教學計劃、課程設置、教材教法、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更新和探索。幾年來的招生難使得中專學生入學時個體素質差異越來越大,在這種情況下,不同程度的學生在一個教學班中學習,如果按同一標準、同一個模式組織教學,必然造成“吃不飽”與“吃不了”并存的局面,難以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這樣的“產品”進入人才市場,可能更不受歡迎,從而形成招生難、就業難、收費難、管理難的惡性
      
      循環。
      
      筆者從2003年起近十年來,在學校兩個教學班實施的“復式同步教學法”其實就是現在愈來愈流行的教學法——分層教學的一種。所謂分層教學,即根據受教育者的個體差異,對其進行分類排隊,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針對每個層次的不同特點,因材施教,借以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的一種教學方式。“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是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而學生是有差異的,所以,教學也應有一定的差異。下面談談我在中專數學教學中的教學實踐。
      
      一、教學主體分層次
      
      教育學認為:有效的教學始于對學生的準確了解。正確的分組,有利于縮小中專生入學時文化水平的差距,使文化水平相近的學生處于同一水平層次。開學初期,通過三到四周的了解,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學習能力、學習態度、學習成績的差異和提高學習效率的要求,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可能性水平以及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性格特征,按教學大綱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中層目標、發展目標這三個層次的教學要求,將學生依下、中、上按3∶5∶2的比例分為A、B、C三個層次:A層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我的教學要求是最低限度地掌握學科的知識,教學難度放低,旨在掃盲;B層的學生,則是要求能緊扣大綱,有效地掌握課文內容,在教師的啟發下基本能完成習題;C層是能掌握課文內容,獨立完成習題,完成教師布置的復習參考題及補充題的學生,對這一組的要求是在大綱的基礎上加深、拓寬知識面,旨在能完成專業知識學習后有能力參加高考或成人高考。分層前,我首先向學生宣布分層方案的設計,講清分層的目的和意義,以統一師生認識;其次是指導每位學生實事求是地估計自己,通過學生自我評估,由學生自己自愿選擇適應自己的層次;最后,根據學生自愿選擇的情況進行合理性分析,通過測試的成績,沒有公布姓名地公布了分層的結果。這樣,使部分學生既分到了合適的層次上,又保留了“臉面”,自尊心也不至于受到傷害,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但學生的層次也不是永遠不變的,經過一段學習后,由學生自己提出要求,根據學生的變化情況,作必要的調整(一般是半個學期或一個學期一次),最終達到A層逐步解體,B、C層不斷壯大的目的。
      
      二、教學過程的層次化
      
      專業化中專學校中的文化教學學時數偏少,按正常教學進度一般很難完成教學任務。教學中根據實際情況將課堂教學分為:主課講授、輔導練習課、測試三步進行。流程如下:
      
      學生自學→主課講授→輔導練習課→測試→學生自我分組→ 學生自學
      
      1.教學目標層次化
      
      分清學生層次后,要以“面向全體,兼顧兩頭”為原則,以教學大綱、考試說明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將知識、能力和思想方法融為一體,合理地制定各層次學生的教學目標,并將層次目標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對于教學目標,可分五個層次:①識記。②領會。③簡單應用。④簡單綜合應用。⑤較復雜綜合應用。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學目標要求是不一樣的:A層學生達到①-③;B層學生達到①-④;C層學生達到①-⑤。例如,在教“兩角和與差的三角函數公式”時,應要求A層學生牢記公式,能直接運用公式解決簡單的三角函數問題;要求B層學生理解公式的推導,能熟練運用公式解決較綜合的三角函數問題;要求C層學生會推導公式,能靈活運用公式解決較復雜的三角函數
      
      問題。
      
      2.課前自學層次化
      
      在進行主課教學前一般要求學生要對課本內容進行預習,按作業的要求讓全體學生把課本規定范圍內的公式定理抄寫在作業本上,要求B層通讀課本內容,推導課本公式;要求C層先做課后作業,帶著問題去上課。
      
      3.主課講授層次化
      
      采用三組同步教學,在教學中把幾個相關而又緊密聯系的內容看成一個教學整體,抓住其重點,理清其思路,讓學生了解學習內容的知識主干。在安排課時的時候,以B層學生為基準,同時兼顧A、C兩層,注意調動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比率,不至于受冷落。對一些綜合題或過于基礎的題目,采取黑板上講解和個別講解相結合的方式。例如,高一“函數概念”一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學生復習完相應的舊知識后,可設計如下一組問題:
      
      什么叫函數?映射?
      
      為什么說:“自變量x有一定取值范圍?”
      
      為什么說:“函數y有確定的范圍與之對應?”
      
      x、y的取值范圍可分別構成集合嗎?它們有何特點與關系?
      
      你能從映射的角度重新定義函數嗎?
      
      函數記號如何?新定義與原定義相同嗎?
      
      然后讓A層學生回答①②題,B層學生回答③④題,C層學生回答⑤⑥題。通過提問分析,既復習了舊知識,充分暴露出概念的形成過程,又可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全體學生基本上搞清函數的概念,從而在“成功的體驗”中,不知不覺中突破這一難點。
      
      4.輔導練習層次化
      
      設計出三套不同層次的例題和練習題,其中基本要求一致,習題技巧分三個層次,分別與三個層次學生的水平相適應。對于A層學生,設計基本練習題,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做一些基本的、與課堂例題相近的題目,檢查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情況,促使知識的內化,以達到第一層次教學目標的落實;對于B層學生,設計發展性練習,通過練習一些稍有變化的、比教學內容稍有發展的題目,檢查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對C層學生,設計綜合性練習,檢查學生對新知識掌握的程度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例如,在初二學習分解因式時講解了例題后,要求學生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①4m(x-y)+2n(y-x)
      
      ②16a2b-25bc2
      
      ③x2-4x-21
      
      ④16a4-b4
      
      ⑤3xn+2-6xn+1y+3xny2
      
      ⑥(a+b)(a+b+2)+1
      
      讓A層學生做①②題,B層學生做①-④題,C層學生全做。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適合的學習“胃口”。
      
      5.測試題目層次化
      
      測試題由淺入深,拉開檔次,確定測試梯度,同卷不同題。如,試題十道,外有加試題,A層必答前六道題,再于后選答兩道題;B層必答前八道題,再于后選答兩道題;C層必答全十道題,再選答加試題。每組的必答題按百分評算,選做題另外加分,計總分之內。這種測試是單向梯度測試。有時也采用同步自選測試,例如,在要答的十道試題中,每個題目都分A、B、C三個層次的題目讓學生自選,這樣,同分不同質,不會讓學生傷自尊心,又使師生都明白該生所處層次。再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我重新分組。
      
      三、分層教學的體會與思考
      
      1.體會
      
      從教學要求來說,分層教學脫離了傳統的統一化、標準化、機械化,代之以多樣化、層次化和個性化,建立了以達到統一教學要求和個體優勢發展為教學要求的新教學目標,各層次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正在變成現實;從教學內容來說,改變了過去同一年級、同一學科千篇一律的模式,教學內容因學生層次有了適當的變化;從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意識的體現來看,分層次教學為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創造了更好的環境,學生能主動地根據自己的需求、興趣、潛能規劃設計自己的學習,真正體現了分層教學的指導思想:能跑則跑,能飛則飛。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2.思考
      
      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僅靠課堂是不夠的,還應做好培優補差工作,讓一部分學有余力的學生的個性得到進一步發展。對于學習確有困難的學生扶他一把,通過課后個別輔導及時補救,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對學困生的輔導,還要防止把著眼點只放在知識缺陷的補救上,要注意分析他們的思想狀況,做到“對癥下藥”,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取得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王繼忱。初中分流教育的實驗研究。人民教育,1997(11)。
      
      [2]毛景煥。談針對個體差異的班內分組分層教學的優化策略。中小學教育,2001(21)。
      
      (作者單位 廣東省汕頭文化藝術學校)

    【談中專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相關文章:

    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分層教學法應用研究08-23

    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把握教與學的關系08-20

    分層教學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必要性08-22

    淺談小學數學分層教學的方法08-25

    談語文教學中的過渡08-24

    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分析與應用08-23

    高校數學分層教學的意義與實踐策略09-05

    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初探08-24

    高中數學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運用09-05

    談語文教學中的寫字課08-22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 午夜亚洲AⅤ在线影视 | 中文字幕制服丝袜在线 | 亚洲国产lv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长篇连载国产 | 色妺妺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