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問題與對策研究作者/李 晶
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改革是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改革問題進行了探討,以對當前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改革有所裨益。
關鍵詞:學前教育;實踐課程;問題與對策
隨著幼兒教育的發展,新的教育觀念、教育理論不斷涌現,目前,城市中的學前教育機構要求幼兒教師不僅僅掌握幼兒教育技能的基本訓練能力,還要他們能在更高層次上理解幼兒,開發幼兒的潛力,富于創新能力,并能對幼兒教育工作進行深入研究,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發展后勁的幼兒教師。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程的理念也已滲透進學前教育機構。某種意義上說,幼兒教育對這些理念的要求更高。這也要求高師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必須不斷改革,以適應這種變化。在此筆者就自己的實踐做如下探討。
一、實踐類課程的專業化設置與專業課程實踐教學設置的矛盾
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以“三學六法”和藝術教育為主體。除“六法”(語言、計算、常識、音樂、美術、體育教學法)具有明顯的學前教育專業特點之外,其他課程主要從鄰近專業延伸(或衍生)而來。例如,從學校教育專業延伸過來的課程主要有教育學、教育史、比較教育等,并衍生出學前教育學、幼兒教育史、學前比較教育學等;從心理學專業延伸過來的課程有普通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并衍生出幼兒教育心理學、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等;從醫學專業延伸過來的有生理學、人體解剖學、衛生健康學等,并衍生出幼兒營養學等;從藝術院校延伸過來的鋼琴、聲樂、舞蹈、美術課程,雖然由專業藝術教師擔任,但長期以來他們重點學習的是音樂、美術的專業課,對學前教育關注不夠,對幼兒的心理不太了解,所以教學往往專業性過強,很少考慮幼兒的特點,與幼兒園實際聯系不夠緊密,加上招生生源分藝術生和文化生的差別,上課針對性就不夠強。
這樣的課程集合,形式上好像合乎邏輯,實際上并沒有整合成系統的學前教育專業自身特點和真實需要的課程體系,不僅內容龐雜,體系混亂,而且消耗了大量的課程資源,沒有很好地將師范性與職業性有機結合。
高等學院的學前教育的建設必須在師范性與職業性之間尋找平衡點。首先建設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年齡和學科結構合理,專兼職相結合的學前教育專業教師隊伍迫在眉睫。其次,對課程設置、教學大綱及教學內容應結合職業需求進行整合,尤其是要逐步加大實踐環節的操作,只有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才能適應社會就業需要。
二、尚未設置起一種比較完善的基于知識和創新的實踐類課程
目前,實踐課程主要安排在高年級,并以集中見(實)習為主要形式。從以下三方面分析:
1.從課時總量及分布來看,總量不夠,分布過于集中
一般開設時間主要集中在三年級時4周的專業見(實)習、四年級時8~10周的畢業實習。而且幾年來由于就業形勢嚴峻,一直不固定,用人單位為了能選到滿意的學生,一般在三四月份就陸續開始招聘。
2.從形式方面來看,點式、塊式的實踐課程設置不連貫
以集中見(實)習為主要形式,可以稱之為塊式的實踐類課程安排。此外,還有分布在各門教學法課程中的見習活動,可稱之為點式的實踐類課程安排。雖然各個點與塊之間有不同的要求,但這種散點式的課程設置,使各點或塊的主要負責教師之間一直存在著如何進行銜接與配合的問題。
3.從內容方面來說,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連接不夠緊密
常見的實踐類課程的主要內容是見(實)習幼兒園保育、教學活動主題設計與實施及幼兒園環境創設等,主要指導教師是由各教學法任課教師和見(實)習基地的教師擔任,當然也安排在教學法課程中。經過見(實)習,學生雖積累了一些實踐經驗,但往往缺少理論的指導與提升,因此,不少學生感覺學習理論課程沒有用或用不上。不知如何從專業角度,從一定的理論高度來分析理解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生的教育現象或教育問題。如,學前教育心理學,學生通過實驗了解了一些心理現象,但這些現象通常是常見的,或是成人的心理狀態,真正面對幼兒的心理需要解決問題時容易不知所措,這與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疏離以及實習指導的相關制度的欠缺等因素具有一定的聯系。加上近年來學前教育的中西教育法交替更新及學前教育就業市場的層次逐步提高,學前專業主干課程也根據實際需求適當增加了一些新的內容,如,胎教、0~3歲嬰幼兒的早期教育、親子活動的設計、幼兒園雙語教學的探索、特殊教育的嘗試等。
那么,教師應該設置一個實踐課程的良性循環系統。在新的課程方案中,使它貫穿各個年級、各門專業理論學科及教學法課程的學習,努力形成四年一貫制的教育實踐類課程體系。將實踐類課程改為循環式、螺旋式,在內容上逐步深入,層層遞進,環環相扣。同時,要體現出綜合化的特點,促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專業理論與實踐技能在實踐中的統一。所謂綜合化,主要指以下幾個方面的綜合:
(1)專業理論與教育實踐的緊密結合
將形成“理論學習→實踐驗證→理論提煉→理念形成”的循環圈。對學生而言,這就是一個“在教中學”“在學中教”的過程。
(2)教法課程內容的綜合
兒童的生活是豐富的,在學前教育實踐中活動的主題設計、教育目標也越來越多。而且,在一個綜合活動的設計中更能反映出學生專業理論與教學技能水平。因此,通過實踐,進行綜合課程的教學實踐訓練就顯得尤為重要。
(3)第二課堂素質拓展主要以項目推動的形式進行
以職業技能證書、寒暑假的社會實踐、以賽促訓等多種形式的項目促進學生對職業技能的提高。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除了吸取傳統的實踐方法外,必須有針對性地從實踐種類、課程內容、考核方式等多方面進行改革,使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得到根本的改善和發展。
參考文獻:
[1]秦金亮。“全實踐”理念下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整合課程探索[J]。學前教育研究,2006(1)。
[2]張慧琴。談微格教學在高師音樂教育中的運用。藝術教育,2007(3)。
基金:重慶文理學院2012年校級教改課題《《音樂基礎》課程教學綜合改革》(項目編號:120216)的研究成果。
(作者單位 重慶永川區重慶文理學院)
【高師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問題與對策研究】相關文章:
高師院校教師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08-27
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頂崗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精選15篇)05-14
職高語文評課的問題與對策、方法研究08-24
農村幼兒園課程的現狀及對策研究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