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對中學生美育教學的一些思考
對中學生美育教學的一些思考文/劉崇明
摘 要:在初中從事美術教學工作轉眼已有十多年,看著一屆一屆學生初中畢業或步入更高學府,或義務教育階段結束后早早地步入社會,有時不免會有些感嘆,更會引發對所從事的美育教學的一些思考。在初中階段的美育教學給了學生什么?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作為教師,應該不斷地思考和探索,學生學些什么?什么內容將來可與他們的工作和生活或繼續學習有關聯?假如內容選定了后,又應該著重怎樣讓學生理解得更加深入一些?
關鍵詞:美術;欣賞;豐富
一、通過美術欣賞教學,讓學生對美術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讓學生比較全面得學會美術欣賞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過程。比如,在美術中的書法教學中,對一些充滿張揚個性的書法作品,很多學生都不知怎樣去欣賞,教師便要詳細地將書法的淵源娓娓道來,講述書法家不是寫字匠,并不是每個字端端正正的就是寫得好,就是書法作品。字的結體在端正之余,求奇險,整幅作品更要講究章法。再有對國畫的欣賞,學生更是云來霧去,教師更要把詩書畫印的欣賞法則講給他們聽,講解寫實畫與寫意畫的不同,寫意畫又分大寫意和小寫意的區別等等。一幅優秀的名家書畫作品,動輒上千萬,并非嘩眾取寵,因為這些畫作,就是中華五千年文明的組成部分,是不可再生的國寶。可以說是無價之寶,實際上優秀的藝術作品是難以估價的。另外,對建筑藝術品的欣賞。中國的傳統建筑講究的是對稱美,端莊大氣。一些皇家建筑,更是金碧輝煌,氣勢威嚴。而西方建筑的欣賞標準并非如此,當然他們又分了不同流派,在此不再具體說明,但一定要讓學生抓住要點,懂得分別。最多的當然是生活中如何發現美,并由此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比如,我們的電器,它的造型各異,但充滿著形式美感。我們房屋周圍的綠蔭、小溪同樣是那么的迷人。這個世界的一切一切,都要讓學生感覺到它們的美好,能從美術的角度去認知它們。時間長了,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學生也就對美術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二、教學方法需不斷豐富
一節美術課最終取得的效果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而教師教學方法與所傳授的課結合是否恰當是重要因素之一。傳統的教育方法是“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師在課堂上是絕對權威,滔滔不絕,經常會把學生的厭煩、緘默不語錯誤理解為側耳聆聽。當然,我們不否認教師是完全投入的,但學生或者大部分學生沒有配合,沒有融入課堂,效果肯定是不佳或大打折扣的。而現今,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變革,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以啟發引導為主,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放在首位。所以,教師會經常面帶微笑征詢學生,或直接參與到學生的討論中,或直接參與到學生的動手制作之中。這樣整個課堂有一種互動的氛圍,學生熱情高漲。教師由一個絕對演講的核心變成了一個關鍵時刻的引導者,教學效果更好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果更好了,所以,我認為教育方法的改變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從事農村初中美術教育十多年,偶爾會有一些念頭冒出腦海。綜上所述,是我對美術教育的一些想法的薈萃。美術課程是具有人文性質的,是學校進行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素質教育實施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作用不可替代。我殷切地希望通過美術教育,使每個學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他們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當然,這個過程是十分漫長的,是一個逐步積淀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教師都肩負著重大的責任,我們任重而道遠。
(作者單位 江西省廣豐縣橫山鎮中學)
【對中學生美育教學的一些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地理美育的幾點思考08-20
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一些困惑及思考08-24
科技教學中學生能力培養的思考08-18
教師美育教學心得11-16
把美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中08-19
美育教學心得體會02-28
對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一些思考08-20
試論語文教學中的美育08-22
融美育教學于音樂課堂之中08-19
談語文教學中的美育滲透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