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觀察與思考
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觀察與思考四川省平昌縣教師進修校附屬小學 王 俊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各地轟轟烈烈地鋪開。新課改,讓課堂充滿激情和活力;新課改,讓課堂教學更精彩。“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漸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尤其是“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更加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大家都對它是一片贊揚之聲,但大家在評價的時候大多時候只看到了其中比較好的一面。經過調查筆者發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存在著這樣幾個問題。
一、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教學中老師不能為概念而概念,讓合作學習走過場。實際工作中有的老師見有人在公開課上使用合作學習的手段,受到有關人員的肯定時,自己也就不假思索地照搬過來,因此就形成了不管課堂實際需要不需要,一古腦兒搬進來,為合作學習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完全流于形式。課堂上我們可以看到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時有的學生對此置之不理,有的學生仍然做自己的事,有的幾個人在一起隨便說兩句就算大功告成,還有的學生雖然幾個人在一起,但說的卻是與學習無關的事,教師對這些事也是聽之任之……當老師叫合作學習小組代表發言時往往都是自己的一家之言:一個人來代替小組,小組的其他組員對此無動于衷。老師面對這種情況有的則是熟視無睹,認為反正自己使用了合作學習這種形式,至于效果如何那就管不著了。如有一堂課,課堂上教師叫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學習小組,大家在一起看年歷探討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其中一個小組中有一個學生比較能干,雖然小組已分了工,但在整個過程中基本上是那一個同學完成的,其他同學只是作為一個陪襯。試問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有什么用,簡直是聾子的耳朵——擺設。
二、課堂上合作學習的安排不合理
合作學習不是在什么情況下都需要的,而是要講究一定的契機,教師在上課時不能隨心所欲地安排合作學習。所謂的內容不夠,合作學習來湊是萬萬不可的。課堂上我們可以看見教師動不動就讓學生合作學習,只要遇到問題都離不開合作學習,把合作學習當作靈丹妙藥,包治學習上的百病:本身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有的老師也要讓學生合作學習;剛一上課教師就叫合作學習;大部分學生都已明白的問題還是讓學生合作學習;學生對這種形式已經產生厭煩的情況下老師仍按部就班地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凡此種種,已經對合作學習產生了負面影響。我們倡導的合作學習是名副其實的,是在學生獨自解決不了問題的情況下,學生發自內心,確實需要合作學習才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才采用。
三、合作學習中師生關系、學生與學生關系調控不好
實際教學中,有的老師認為合作學習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學生有了問題老師可以甩手不管,讓學生自己去解決,老師在課堂上好像是一個看客,遇到爭執時不指導學生如何解決,結果學生的時間耽誤了,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如合作學習小組之間組員的搭配不合理引起內訌,人員的分工不合理,人數不合理;教師沒有真正地參加到學生的合作學習中,只是當了一個監工,個別老師在學生合作學習時自己在想與教學無關的事。
四、用合作學習取代學生的獨立學習
平常的教學中我們發現有的老師十分熱衷于合作學習。課堂上看到的整節課都是學生在合作學習,很少看到有時間讓學生獨立學習,這樣一來有的學生就形成了一種依賴思想:我懶得動腦筋,反正我不思考也沒有關系,我不思考自然有人幫我思考,有人會幫我說出答案。常此下去,一個班上只有一小部分學生能得到鍛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降低,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培養。怎樣才能真正發揮出合作學習的效能呢?關鍵在于我們是否能科學地理解合作學習的基本內涵,把握它的精神實質。所謂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因此它的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1.合作小組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要將學生的性別、性格、成績、人數等因素合理搭配組建合作小組。我們一般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分組策略,人數一般4——6人。分組中盡量不為“小權威”、“合作滯后者”的產生創造條件。同時也要看到,并不是組建了小組自然就會合作,要避免開小差、說閑話等假合作的形式,需要教者進行長期的培訓。
2.合作技能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保證。小組合作技能水平低往往導致小組交往水平低:不善于傾聽小組成員的發言,只關注自己的發言,個人主義泛濫;需要協作時“各自為政”,體現不出小組成員的相互幫助、相互啟迪……小組合作技能包括傾聽、協作、交往、整合等技能。教師在平常訓練中有意識地對學生加強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3.合作任務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確定什么樣的合作任務至關重要,恰當的合作任務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合作欲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合作任務中;牽強的合作任務更多地是為合作而合作,不僅達不到預期的合作效果,而且很容易引起學生對合作學習的厭倦和反感。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首先應有一定的難度,問題應有一定的挑戰性,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與小組學習活動的激情以及發揮學習共同體的創造性;其次合作學習的內容應當具有一定的生活價值,活動形式可以生活化,從而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在合作中感悟數學的運用性。同時也是保證合作學習更具實效性的關鍵之一。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方式,雖然影響合作學習實施效率的因素有許多,但我認為最主要的仍然是教師對合作學習的認識,對學生主體性的真正關注。我們應當意識到合作學習這一發展性教學策略,給學生個體以及群體發展所帶來的深遠意義。有了這種觀念我們才能做到創造性的使用教學資源,有意識的創設合作學習的條件,讓活動本身具有挑戰性和現實意義。讓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在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
【小學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觀察與思考】相關文章:
關于初中數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08-18
合作學習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08-24
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運用初探08-20
基于物理知識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的思考08-19
談作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08-20
淺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08-23
小組合作在班級管理中的幾點思考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