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讓多媒體點亮歷史課堂
讓多媒體點亮歷史課堂文/張建寧
摘 要:從三個方面闡述了新課改下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多媒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能夠很好地突破重難點;多媒體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新課改;多媒體;歷史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多媒體因其形象直觀使得教學形式越來越有趣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多媒體技術好像一個五彩繽紛的萬花筒走到了新課改的前沿,為我們的歷史教學開辟了一片嶄新的天地。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幾點認識,僅供大家參考:
一、多媒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我們積極探究事物或喜歡某一活動的傾向,一個人只有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進行積極的思維。多媒體技術正是用生動的形象、鮮明的圖像與靈活多變的特點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著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使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具有趣味。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高中歷史教材《中日侵華戰爭與八國聯軍侵華》一課時,我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甲午風云》中的一段視頻,學生親自領略了抗戰英雄的精神與清政府的失敗,他們對教材所講內容有了很大的興趣。
二、多媒體能夠很好地突破重難點
學習歷史應該從歷史概念、發展動因與規律著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接觸到的歷史概念,如果僅靠我們教師講解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而運用多媒體就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可以使知識由繁變簡、由易變難,學生在巧妙的演示之下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高中歷史教材《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一節時,我為了讓學生掌握“西安事變”這一重難點,用多媒體技術制作了知識樹,讓學生在動態圖像演示下,掌握了其中的有關內容。
三、多媒體能夠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我們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從頭講到尾,充當著灌輸者的角色,根本不在乎學生的反應。這樣的教學形式,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也累,長期下去,他們就會喪失興趣,甚至造成厭學。新課改針對這一弊端,明確地提出在教學中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而多媒體的運用在歷史教學中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高中歷史教材時,我常常組織學生運用網絡查找一些歷史資料,學生在準備的過程中很好地發揮了他們的主體地位。
總之,新課改需要我們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觀念,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爭取讓多媒體發揮更大的作用,讓自己的課堂因為多媒體而更加靚麗。
參考文獻:
[1]李冰。多媒體教學應用與教學改革創新[J]。電化教育研究,2000(07):89.
[2]孫勇。淺談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1(03)。
(作者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高級中學)
【讓多媒體點亮歷史課堂】相關文章:
巧用多媒體課件創建高效課堂08-20
寓歷史故事于歷史課堂的實踐08-25
英語課堂多媒體使用的誤區08-25
歷史教學課堂個人反思02-14
在語文課堂上發揮多媒體的魅力08-24
歷史課堂“有效教學”初探08-22
語文多媒體課堂教學情境中的幾點關注08-25
運用多媒體,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08-24
初中歷史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及其對策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