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文化傳播對高職生的心理影響
網絡文化傳播對高職生的心理影響陳勤
摘要:在當前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現況下,網絡成為了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將自身的優勢發揮的淋淋盡致,給社會進步帶來了巨大的推動,另一方面它所帶來的行為與文化對青少年學生的思維、行為、社交產生了許多不良影響。本文就網絡所傳播的行為與文化對高職生的心理影響作出探討,提出如何正確的引導學生對待網絡文化,以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職生網絡文化心理健康
自互聯網出現以來,全球網絡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的勢頭,網民數目也一路飆升,在這其中,我們中國的網民一直占據著全世界網民的大多數。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權威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我國的互聯網普及率為42.1%,網民總數已達到5.64億。
網絡,確實是一個好東西,它信息存儲容量大,傳播速度快,如今已成為社會信息發展的主流。但是,任何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新興事物的出現可以帶來喜悅,也有可能會帶來恐懼。網絡這把“雙刃劍”一方面推動了信息化的發展,給社會帶來進步,另一方面也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首當其沖的就是網絡文化給人們帶來的種種心理問題。尤其是對處于青少年時期的學生,網絡對其造成的心理危害頗深,而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們就恰恰是屬于這樣年齡階段的高危群體。因此,如何正確引導高職學生對待網絡文化的傳播以及合理使用網絡,已成為我們心理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新課題。
要解決問題就得先分析問題,下面我們先分析網絡文化傳播的特點,并結合這些特點來具體的分析它對高職學生在心理學方面產生的具體影響。
一、網絡文化傳播渠道多,傳播的信息內容多樣、豐富,且具有相當強的時效性和互動性
就這些特點而言,傳統的媒體傳播是根本無法與其相媲美的。首先,網絡在內容上幾乎囊括了所有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天下事,它能在第一時間發布出最新、最及時的新聞內容,并就各種新聞動態做到全天侯24小時不間斷的實時傳送,這就如同廣播和電視臺這些傳統媒體的現場直播。勿容置疑,傳統媒體要做到這一點,所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是遠遠大于網路傳播的;再者,網絡在傳播中可以產生很好的互動,能將傳播與反饋同時進行,無數的網友們可以同時對一個話題進行交流討論,而傳統媒體根本無法做到這一點。
與之相對應的是,高職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不穩定期,他們剛剛離開父母和家庭,獨自一人開始接觸外面的世界,他們充滿著旺盛的求知欲,需要大量吸收來自社會各方面的信息,網絡無疑給他們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平臺。網絡中豐富多樣的內容令他們眼花繚亂,網絡信息的時效性和互動性令他們心潮澎湃,于是乎高職學生一發不可收拾,利用一切的課余時間來接觸網絡,由此直接催生出各種心理問題。他們過分依賴網絡,遠離現實社會,與周圍人的關系日漸冷漠,出現人際交往障礙,甚至于無法控制自我,染上網癮。
二、網絡文化的虛擬化
曾有一幅經典的畫:一只正在敲鍵盤打字的狗對另一只狗說:“在網絡世界里,沒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边@個場景精確的形容了網絡虛擬世界的現況。客觀的說,網絡傳播虛擬的特征可以使上網的人掩蓋自己真實的身份信息,就像是戴上了面具、臉譜和人交流。在希臘語中,臉譜這個單詞同樣可以解釋為個性,那么在網絡虛擬世界中,戴上臉譜的人就把自己真實的性格演繹的淋漓盡致。從心理學角度說,人是喜歡集群害怕孤獨的,如果既能處于集群中又處于匿名狀態則會倍感安全。而網絡恰如其分的創造了這樣—個平臺,讓人們以虛擬的身份建立了虛擬的人際關系。
而高職生生源的現實狀況是: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城鎮居民家庭以獨立單元為主:農村家庭父母多在外地打工,子女得不到關愛;還有極少部分特殊學生存在家庭不和,父母離異等情況。這些高職學生存在一個共性——長期缺乏長輩關懷,內心空虛寂寞,渴求正確的方向引導。他們只有在虛擬世界中來找尋滿足,從網絡中尋求在現實社會中不能實現的自我價值。
三、網絡文化傳播的信息雜,內容質量得不到保障,傳播主體的不確定性又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匿名發布任何的信息,這些信息糟粕和精華并存,需要網民自己去辨別是非
當今相當一部分的高職生是既個性張揚又意志薄弱的群體,現如今的教育體制直接造成了他們在個性和追求上的一些缺陷,使得他們對社會、對人生的認知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由于高職生認知能力還不夠強,自我控制能力又差,特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針對網絡文化中良莠不齊的信息他們根本無法分辨孰好孰壞,而全盤的接收直接影響了他們的人生價值觀取向。
如何解決網絡文化對高職學生所產生的這些心理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著手:
。ㄒ唬⿵木W絡的管理和建設方面考慮。網絡文化傳播的方式已無法回避,因此我們必須先從網絡自身人手:(1)網絡社會作為發展迅猛的新興事物,缺乏有效的和完善的法律制約,在這種情況下,高職學生也就缺少了相關的法律保護,容易受到各種網絡方面的侵害。國家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立法和執法力度,預防各種網絡犯罪,給高職學生們制造一個良好的上網環境;(2)網絡管理者應該強化網絡文化傳播的把關功能,過濾掉那些能將青少年引入歧途的不良信息內容,給予高職生一片綠色的網絡天空;(3)網絡建設者們應多開發一些適宜青少年自身的網站,讓高職學生們通過這些網站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樹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
。ǘ⿵膶W校的管理工作考慮。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所以學校的管理工作不容忽視:(1)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們的道德素質,引導學生們正確的對待網絡文化和合理的利用網絡文化;(2)多舉辦體育運動比賽,充分發揮體育運動的作用。通過參加各項體育運動,高職學生們逐漸地鍛煉了自身與朋友、同學們的溝通能力,慢慢地加強了自身和團隊的合作,并最終提高了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此外,體育運動中通過競技獲勝而產生的成就感、自豪感能非常好地調節同學們的情緒狀態,增強他們的意志力,有利于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3)高度重視心理健康輔導工作的開展。學校應加強心理咨詢工作力度,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發現問題,立即進行輔導,避免學生陷入網絡的泥沼。對已經沉迷于網絡的學生,要進行個案治療,通過專業的心理干預技術,幫助學生學習新的態度和行為方式,調整并改善與周圍人的人際關系,正確的對待網絡以及網絡文化的傳播,做回健康人。
(三)從學生自身考慮。身為網絡文化傳播影響的主體之一,同學們應當從自我做起,認識到沉迷于網絡對自身的危害,增強思想認識,拒絕不良信息對自己的灌輸,對網絡文化傳播中的糟粕說NO;多多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加強自信心的培養,多與父母、同學、朋友溝通和交流,遇到困難學會主動找老師尋求指導與幫助。
綜上所述,作為高職院校的教育者,我們應該結合網絡文化的特點,充分意識到網絡帶給高職學生們的心理影響,并從網絡本身、學校本身和學生本身等方面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堅持不懈的將各項措施貫徹下去。只有這樣,高職院校的學生們才能體會到現實世界的美好,才不會在那虛擬世界中尋找滿足,真正的擁有和強健身體一致的健康心理。
參考文獻:
[1]余霞,楊少波。網絡傳播與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育U].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5):66-67.
[2]丁霞。高職學生網癮問題的成因及對策U].學理論,2012,(14):69-70.
[3]石飛。高職生網絡成癮的現象研究啪。知識經濟,2012 (1):83.(作者單位: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網絡文化傳播對高職生的心理影響】相關文章:
影響心理健康的幾個因素03-03
影響心理健康的氣象條件08-24
關于孕婦心理健康對胎兒的影響08-25
高職生自我鑒定12-30
房子采光不好會影響心理健康08-25
關于恐懼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08-24
關于嘮叨為何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08-24
影響男人心理健康的營養素08-24
家長對孩子說反話影響孩子心理健康08-24
高職生自我鑒定12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