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改中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
新課改中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馮曉靖
登封市直屬第二初級中學,河南登封452470
課程改革的基礎是教師,沒有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改革就難以成功。所以,在新課標實施的過程中,初中教師究竟如何去應對這種改革背景,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就成為新課程實施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一、教師要不斷進行教學反思,做一名出色的教師
廣泛的反思性教學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對教學不斷反思、對業務不斷提高、對自我不斷發展,以促進教師發展朝終身化方向發展。反思將強化教師的創造性、激勵個人成長愿望、有益于傳授主要知識和培養課堂技能,養成教師的專業氣質。以高標準進行反思性教學的教師將逐漸形成敏銳的專業判斷力,使我們教師更加專業化。這就要求教師要克服一次性學習的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精神,使每一堂課的教學都成為教師反思和提高的機會。那么受益的學生就遠不止一堂課、一個班級。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還要保有良好的心態。對于教師而言,生活與享受生活,上課與享受上課,教育與享受教育是完全不一樣的。保持樂觀、平和、積極向上的心態是成為優秀教師的基點。現在很多教師沒有良好的心態,教學工作帶有濃重的功利化色彩,讓現代教育變了味。也許我們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覺得學生越來越不淳樸了,社會習氣越來越重,受社會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而沒想到學生在學校面對老師的時間最長,你的言行對他們也起著不小的影響。所以教師要守住自己的職業精神,教師的職業精神包括對教育事業的執著和對自己的激勵,以及對教育事業的熱忱,對教改未來的堅信,這是我們現在許多年輕老師所缺乏的。面對現代社會的各種誘惑,老師要保持一個良好的教育心態,不僅僅是教師的個人問題,也是一個教育問題,教師良好的心態可以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勇氣,點燃學生創造的火花,培養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成為合格的公民和對社會有益的人。
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教師,還要能把握好自己,習慣研究自己,學會規劃自己,做一個善于思考的智者。新課改要求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既是教育者又是研究者,教師要研究自己,這才是提升個人素質、提高教學水平的最佳途徑。一個人如果認識不了自己,就好比在黑暗中摸索,即使付出了辛勞,也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這就好比盲人摸象,摸到的總是片面的一部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每個人又都有一定的不足,只有正確認識自己,才能充分發揚自己的優點,在適合自己的領域里盡情發揮自己的聰明才干,少走彎路。作為一名教師,要研究自己,首要的是進行深刻地自我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有沒有前瞻性?自己有沒有更高的教育追求?教育責任感、使命感是否到位?學識積累是否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是否與時俱進?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能否適應學生?自己是否做到及時總結教學得失、不斷充實和完善呢?并通過反思制定解決具體問題的策略和辦法,在實踐中增強自己的教育智慧,促使自己得到較快地成長和發展。
二、分析教學經驗,寫教后感,有規律地反思成功或失敗的經驗
教師要經常分析教學實踐與學生學習之間的關系,以開放的心態對待創新,把學生的需要與長期教學目標結合起來。挖掘學生和當前語言教學的知識深度、開拓他們知識的內容廣度、促進學生和教師的認知發展。一旦養成終身的自我評估習慣,教師將不斷地挑戰自己、發展自己,從而把專業的成長與發展和賦予課堂教學以活力當作自己的責任。
要明確地認識到我們初中教學是一個發展的領域,所以教師要經常研究教學實踐,精通專業人文知識,同時還要了解自己教學的前沿問題,跟上學科的發展。通過創新,通過各種方式主動研究自己的教學,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領域,自覺養成終身研究的習慣。
三、教師要不斷分析、評價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效果、促進自我發展
教師需經常與同事交流、參加集體備課和研討課,形成自己的教學行為原理。另外,為更新自我知識,還要積極地與其它學科教師進行有效地互相交流和學習,積極尋求同事的幫助,以教師和學習者的身份繼續發展自己。同時,參與同行教師的教學、歡迎同事以他們的觀察幫助自己做自我評價,或學習其他在教學上富有經驗的教師,從而提倡內部合作與團隊精神,實現跨學科、跨層次教學。
【新課改中教師要提高自身修養】相關文章:
提高修養的句子04-14
新課改論文 深化新課改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05-24
教師入黨思想匯報2019年:提高自身素質08-18
教師入黨思想匯報2019年:提高自身素質08-18
大學生怎樣加強自身修養論文(精選5篇)05-26
教師要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細節08-23
新課改中怎樣進行閱讀教學08-24
走進高中新課改,語文科要怎么學?08-20
地理教學中要善“比”08-18
新課改視野下提高語文課堂實效性初探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