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自私行為
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自私行為陳云霞
四川省內江市威遠縣一幼(642400)
【摘要】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是一個人獨立于社會的基礎,而幼兒處于人生的初級階段,這時既是關鍵時期,也是危險階段,因此良好的教育和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尤為重要。
【關鍵詞】幼兒;自私行為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家里的獨生子女,掌上明珠 ,父母的寶貝,爺爺奶奶的心肝,事事以自我為中心,好吃的先自己吃,不去管別人;好玩的強占為己有,也不管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和同伴一起玩也不懂謙讓不講友愛 。到了幼兒園,不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扣紐扣,地上有字紙不會撿,椅子倒了不會扶,小朋友有困難也不會去幫助。
其實,在良好的教育與環境下,二、三歲的孩子就能做一些簡單的關心他人的事情,如一極大的興趣和熱情為下班回家的父母搬凳子,取毛巾,端茶杯;主動幫小朋友拾起玩具;能同情被欺負的小朋友,用笑臉和動作去關心安慰;知道哪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會自覺地去制止;見到小朋友摔倒了懂得去扶起;能把自己的好東西和小朋友分享。這些都說明,幼兒在正確的教育引導和影響下,是能夠助人為樂的。因此,面對已經發生的自私傾向我們必須要認真對待。
1家庭與學校配合,注重日常小事的熏陶
當孩子初步懂得好壞以后,有意識地引導他做些關心他人的事情,例如媽媽下班回家,主動給媽媽讓座;奶奶做飯累了,給她捶捶背;爸爸口渴了,給他端上一杯熱茶。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適當的再讓他承擔一些簡單的家務事,譬如掃地,擦桌子,洗自己的手巾之類的事。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關心他人的品質,抑制自私行為的滋生。
2學兒歌,講故事,進行品德教育
喜歡聽故事,念兒歌是幼兒的天性。我班新開設了一個自帶玩具區域,孩子們把家里自己愛玩的玩具帶到幼兒園來,集中放到一起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可是,當區域活動開放時,孩子們就一涌而至,你爭我搶,互不相讓。這時候,我首先是讓幼兒停下來,然后念起兒歌:“玩具玩具真好玩,你玩我玩,大家一起玩,”這樣一邊念兒歌一邊模仿做動作。幼兒由聽到學會、記住,從而都知道了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懂得了應該怎樣去做 。接著我又給幼兒講述《雷鋒的故事》啟迪孩子幼小的心靈,日積月累,效果良好。
3老師父母,當好幼兒的表率
小孩子天真無邪,幼稚單純,是非明辨能力不強,愛模仿一些故事里自己喜歡角色,難免受到一定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以及周圍的成年人要加強自身道德修養 ,提高自身思想水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出榜樣,讓孩子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使心靈上受到良好影響。
4及時進行批評與表揚幼兒
做了好事時,要及時對他肯定表揚,使其懂得這樣做就是關心他人的好行為,喚起孩子由此產生的歡樂情緒和自豪感,從而養成關心幫助他人的行為習慣。反之 ,當孩子得到別人關心和幫助時 ,也要懂得心存感激之情 。孩子做了自私自利的事情,則要及時教育糾正,使孩子知道自私自利,只顧自己,不管他人是錯誤的,必須要改正,同時還要告訴孩子:人與人之間的關懷是相互的,大家應該要彼此關心幫助,引導孩子抑制自私行為的發生。
“訓育重于教育,人格重于知識”,在注重幼兒知識培養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把幼兒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放在首位。
【怎樣正確對待孩子的自私行為】相關文章:
自私的句子09-21
自私的作文05-20
自私的代價08-24
怎樣培養自主自強的孩子08-23
怎樣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08-20
關于自私的句子01-24
人自私的經典句子01-15
自私經典語錄12-12
形容自私的句子03-05
人性自私的經典句子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