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模式探究
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模式探究包瓊雪 (溫州職業技術學院)
現代社會是一個經濟迅速發展、人才倍增的新時代,重點大學培養高等專業人才值得關注,但也不能忽視高職院校對技術人才的培養。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會益處多多。從高職院校的角度而言,二者合作會擴大高職院校的聲譽,對樹立高職院校的辦學形象具有很大的幫助;從專業市場角度而言,二者良好合作,高職院校技術人才可以隨時為專業市場服務,使專業市場人才資源源源不斷,能切實有效地解決專業市場人才短缺的問題。專業市場專家和技術人員可以在指導學生實踐過程中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為參與日益激烈的商業競爭打下堅實的基礎。高職教育主要以理論知識教育為主,雖然有實踐機會,但是不如專業市場的實踐范圍廣泛,高職學生需要在專業市場的大環境中鍛煉技術、熟練知識,這對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培養至關重要,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具有必然性。
一 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的必要性
(一)專業人才合作培養
普通高等教育的畢業生理論知識較為深厚,而高職院校培養學生則是注重人才的專業性、實踐性和技術性,這對于專業市場對職業崗位的需求有很大的益處,這樣有針對性的培養教育能較快適應專業市場的專業人才需要,在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方面占有相當大的優勢,能盡快適應專業市場的發展。專業市場和高職院校合作培養的人才,是集理論、實踐、建設、管理等于一體的專業技術人才,這種人才僅僅依靠學校教育是無法達到要求的,需要專業市場依據各個行業各個部門的用人需求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和高職院校聯合教育合作培養,有些專業工作崗位需要培訓哪些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都要專業市場提供相應信息,必要時還要組織專家到學校指導學生或者是專家引領學生到具體工作崗位現場指導操作,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術實踐能力,在培養期間要制定長遠目標和近期計劃,在有計劃的方案下,有條不紊地操作執行,使高職院校所培養的專業技術人才直接面向專業市場,有力地促進市場經濟的發展,有效地提高專業技術人才就業率。
(二)職業教育合作共贏
最近幾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越來越困難,但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在就業方面卻異軍突起,受到全社會的矚目,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高職院校創辦之初就把職業導向放在首要地位,和專業市場聯手合作共同培養關鍵崗位急需人才。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模式可以提升高職辦學活力和特色,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實際需求,可使高職教育更加貼近生活和工作實際,使學生在工學結合的良性環境中獲得進步和發展。可以說,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是高職培養人才和專業市場單位發展需求相結合的真實體現。
(三)應用才能合作發展
為了實現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各高職院校普遍重視實驗實訓和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職業院校和專業市場直接聯姻,共同打造特色人才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師生的共識。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就是高職培養這種特色教師隊伍的關鍵性環節和重要模式,學校聘請專業市場單位人員做兼職教師,再派出教師到專業市場單位進行一線鍛煉,這樣有利于提高高職辦學質量,與高職教育的目標相一致。
二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模式的構建
(一)雙方共建模式
1共建發展目標
共建發展目標是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模式中較為關鍵的一環,雙方聯合商議、聯合互動,為培養市場實用型人才共同建立科學合理的目標。高職院校領導與專業市場負責人共同成立合作委員會,根據專業市場行業的崗位需求,制定培養目標,力爭做到切實可行、科學合理。
2共建發展計劃
在培養專業人才方面只有目標還遠遠不夠,還需要制定周密、詳實的計劃,高職院校要針對專業市場對人才的各方面要求以及所在行業專家和學者的建議,確定相關課程,制定專門的實驗學習計劃,以及后期學業考試就業分配情況等。
3共建學習課程
有很多高職院校的課程對于專業市場來說實用性不大或者說存在疏漏,這就需要高職院校依據專業市場規定建設課程體系,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內容、設置合理的課程結構,有效開發專業教材。不同行業的職業教育課程都可以編人課程計劃之中,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道德發展,有效提高學生的團結進取精神。
4共建教學課堂
雙方共同建沒教學課堂。在高職院校是班級教育教學課堂,在專業市場就是不同崗位的工作學習現場,在學校可以聘請專業市場中的行業權威為高職學生講座,有針對性地解決本行業中的一些實踐問題;專業市場還可以為廣大高職院校學生提供實習基地,創新學習基地,發展高職學生骨干力量。另外還要調動專業市場行業中的骨干力量指導學生實踐操作。
5共建師資隊伍
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為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分別抽取教學骨干教師和各部門技術精英組成專業師資隊伍,高職院校教師指導理論知識,專業技術精英指導業務實踐,使高職院校學生掌握最新的生產技術。
(二)教育就業對接模式
1提高對接意識
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意識決定行為。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就業對接模式建構中要提高對接意識,雙方是以培養高新技術人才為宗旨,不能理解為只是和專業市場合作就業,因此要糾正對接意識,把握好行動方向。
2加大對接權力
合作對接是為了高職院校學生更好地發展技能,但在合作過程中,高職院校地位處于弱勢狀態,面對這種情況學校應該加大對權力的爭取,使專業市場各部門能按照教育教學的辦學規律進行合作,有效促進雙方合作,加大學生就業穩定性。
3加強對接課程
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的最終宗旨是要更好地培養高端技能型人才,應該按照“信任一個崗位,適應一群崗位”的標準來進行課程設置,而不是以合作專業市場的需求為標準來設置課程。學校應該以行業標準為基礎,在行業標準的基礎上可以適當偏重于合作專業市場涉及的技術,這樣設置的課程才會滿足“立足一個行業,突出一個專業市場”的要求。同樣,學生考核也必須遵守“立足一個行業,突出—個專業市場”的標準。
4滲透對接文化
文化是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都需要具備的,高職院校培養大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具備優良的品質、合作精神和溝通、創新能力等。在專業市場工作崗位需要具備盡職盡責、無私奉獻、任勞任怨的工作精神,具有熟練的社交溝通能力和業務創新精神。學校對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是為了更好地到專業市場大展宏圖,展現人文品質魅力。
5強化對接理論
任何技術都是在專業的理論指導之下的,沒有理論知識的儲備,不可能較快地吸收和理解技術,因此,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的合作需要強化理論對接。高職院校為了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提高動手操作技巧,常常減少正常理論教學課時,這種做法大大削減了學生掌握技術、熟練操作的理解層次,致使理論學不到位,專業市場技術理解效率下降,因此,要想業務高效、能力高水平,一定要有深厚的理論知識。
6實現對接就業
學生就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高職學生就業有其特殊性。為了使學生順利就業,各高職院校必須組織專門的隊伍對學生就業工作進行系統研究,負責就業指導的高校教師必須堅持市場調研,摸清行業新技術和新要求,反饋給教學部門,教學部門根據就業部門反饋的信息合理調整教學計劃,并將之落實到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過程中。在離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的過程中訓練新技術,使學生掌握新技能,從而讓學生能夠順利就業。
三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效益分析
(一)學校效益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模式中,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制定方案和學習實驗、見習實習等都有專業市場的管理人員參與,這些管理和技術人員對生產技術的更新都了如指掌,能促進學生在實踐中直接學習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少走彎路,使工作效率更高、更快,這就使學校的教學經驗更加豐富,強化了學以致用的辦學思想,人才培養質量逐年提高,加快教學改革的步伐。
(二)專業市場效益
專業市場在和高職院校合作中,可以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的知識資源,對各個部門的員工進行理論培訓,使很多理論知識不足的員工豐富知識,提高各部門的工作效率;另外融合大學的思想素質教育,促進廣大員工提升自身修養,提高職業道德,豐富專業市場的人文文化。
(三)學生效益
在雙方的合作模式中,高職院校的學生收益也是很多的,既能在學校學到更多的知識,又能在專業市場進行實踐,所謂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雙豐收,在專業市場的實訓中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使學生更快地成為國家需要的高新技術人才,而且就業率和普通高等教育大學相比是極高的。
四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的長效機制
建立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無縫對接的長效機制,通過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開展訂單式教育,將專業市場的智力資源直接引入教育過程,專業市場成為學校的實習實訓基地,學校為專業市場提供優質的定向培訓服務,實現校企資源共享,完善互惠互利、互動共建的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長效機制,促進學校與專業市場的相互協調發展。搭建職教集團平臺,建立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組織機制;加強校企師資合作,完善師資隊伍建設機制;注重學校專業建設,探索專業內涵發展機制;爭取上級主管部門政策支持。總之,建立專業市場與高校之間的人才供需對話對接機制,可以有效地解決我國的教育輸出問題和專業市場所需的人才問題。
【高職院校和專業市場合作模式探究】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管理模式探究08-26
高職院校生活化德育模式構建08-24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的管理與探索08-05
小學“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08-14
高職專業生成機制創新探究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