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日本校企結合培養模式對河北省職業教育的啟示

    日本校企結合培養模式對河北省職業教育的啟示

    時間:2022-08-15 18:54:55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日本校企結合培養模式對河北省職業教育的啟示

      日本校企結合培養模式對河北省職業教育的啟示
      
      徐丹郅錦 陳君
      
      (河北聯合大學外國語學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 日本十分重視實行企業與學校相結合的校企結合、工學結合的職業教育體制,特別在專業課程設置、教學模式、師資配備、就業指導等方面,值得河北省職業教育學習和借鑒。
      
      [關鍵詞] 校企結合;河北省;現狀分析;啟示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5-4634 (2013) 01-0026-03
      
      戰后日本經濟高速發展,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日本GDP平均增長率達到12%,這與日本重視職業教育、為國家輸送大量職業技術人才是密不可分的。日本職業教育在校企結合、產學合作方面形成了相對完善的培養模式,充分發揮了職業院校與地區企業合作及解決現實問題的優勢,從而為地區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進了日本經濟的高速騰飛。本課題組試圖通過對日本職業教育在校企結合培養模式方面成功經驗的分析,并結合河北省職業教育在校企結合培養方面的現狀,為河北省職業教育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1 日本職業教育校企培養模式解析
      
      1.1多元化的校企結合、產學合作形式
      
      日本十分重視校企結合、產學合作的職業教育體制。1960年7月,日本經濟同友會發表了題為“關于產學合作”的政策性文件。1960年12月,池田內閣制定了迅速發展國民經濟的“國民收入倍增計劃”,其中正式提出“對于教育訓練來說,今后更重要的是推進產學合作”,從而使產學合作體制確立并加速推行。日本職業教育校企結合、產學結合形式多種多樣。大學階段的產學合作主要形式有企業直接舉辦職業教育、產業界向學校投資、企業與大學在人員上相互交流、為學生提供實習場所、企業委托大學搞研究項目等”。
      
      1.2以企業為本,突出實踐學科的專業課程設置
      
      日本職業教育依據地區產業結構、企業崗位需求設置專業和課程。專業設置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適應了行會和企業發展的需要,適應了市場的要求。在專業設置方面,除設置了企業各個崗位、各個部門對應的專業外,還模擬企業內部各個機構的實際運行來組織教學,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水平及職業意識;在課程設置方面,除基礎學科、專業學科外,還有實踐學科,注重對學生實踐及動手能力的培養。例如:國立津山工業高等專門學校設有電子計算機室和各個學科的實驗室、實習工廠等,電子計算機以及有關機器、設備充實。給學生安排了充足的實驗和企業工廠實習的時間,專業教師講授專業知識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實習活動。學校對各科的實驗,實習科目配備專門技術人員進行現場指導。
      
      1.3注重企業實習的體驗式教學模式
      
      日本職業教育把在學校學習和在工廠學習結合起來,廣泛開展以動手實習為主的體驗式教學模式,推進學校與企業的聯系。企業為學校提供實習場所,企業實習形式多種多樣。如:參觀工廠、與企業職工交流、工作體驗、以職業意識培養為目的的實習、以培養職業技術能力為目的的實習等多種形式。年度學生實習工廠上課時間及課外利用工廠時間均在學習中占很大比重,形成了學習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體系。學校與企業的緊密結合,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進而提高了學生的職業技能,培養了學生的職業意識。
      
      1.4高度職業化的師資配備
      
      1997年,日本政府出臺法律文件允許公務員性質的教師到企業兼職,同時為了鼓勵大學教師暫時離職參加企業的合作研究,日本國會1996年通過了《教育公務員特例法》的部分修正案,保證暫時離職參加產學研的教職員退休后的退休金不受影響,從而破除了產學人員相互交流的法律屏障。企業和大學在人員上互相交流頻繁,有的大學教師兼任企業研究開發部門的顧問、特邀人員或講習會的講師等。而企業的一些技術人員、專家則兼任大學的講師,這種相互交流大大地提高了教師的職業技術水平。此外,教師資格認證制度中強調和注重工作經驗。日本《學校教育法》對從事職業的教師資格做出嚴格的規定,除對學歷有一定要求外,特別強調其實踐和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工作經歷和經驗。其中,教師隊伍中,在國有和民營企業有多年工作經驗、較強業務能力和教育能力的教師人數占很大比重。學校各科實驗、學習科目還聘用企業的專業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
      
      1.5產學研一體化
      
      日本政府主要通過立法和經濟援助等方式引導企業和大學開展合作。早在1983年,文部省就建立了大學與民間企業的共同研究制度。1998年,日本國會通過了《大學技術轉移促進法》和《研究交流促進法》的部分修正案,進一步推進了產學研一體化。在日本政府和各省廳的支持下,國立大學與民間企業積極進行區域共同研究等。1999——2001年間,僅國立大學與民間企業實施的共同研究,就從3192件增至5264件,增長了68%。此外,日本政府還建立了委托研究制度、委托培訓制度、捐贈制度、研究室制度、經費劃撥與使用制度、人員互派制度等。
      
      1.6體驗式就業指導
      
      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升級,日本推出“體驗式就業”等政策,打破原有產學合作概念,拓展合作內容,把產學合作領域推進到教育領域。強調企業參與學校教育過程,強調企業與學校共同進行就業前教育。同時,日本企業很重視參與學校人才培養計劃。通過與行會、企業共同進行課程建設與開發,確定教學大綱,制定課程評價標準、編寫教材等,實現了企業標準與教育標準的融合、就業與教育的融合。此外,職業學校還組織相關人員收集就業反饋信息,分析學生就業情況,及時掌握學生的就業狀態以對學生的就業進行跟蹤服務。
      
      2河北省職業教育校企結合培養現狀分析
      
      “十一五”期間,河北省職業教育呈良好態勢健康發展。但從總體上看,職業教育仍是教育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特別在校企結合培養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行業企業參與動力不足。行業企業與職業教育之間缺乏互動、互惠互利的運行機制。行業企業對職業教育認識不足,缺乏熱情,企業實習、訂單培養等政策及途徑尚不健全。校企合作存在深層次機制問題。另外,《職業教育法》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責、權、利沒有明確規定,職業教育法律法規有待進一步完善。
      
      其次,專業課程設置及教學與生產實踐脫節。河北省職業教育多數以學科發展和現有條件設置專業及課程,脫離市場需求,與生產實踐嚴重脫節,無法適應河北省產業結構升級及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課程設置方面,以理論課程為主,缺乏生產實踐環節。
      
      再次,職業教育師資匱乏。據調查顯示,河北省職業學校教師資源匱乏,職教教師缺乏準入標準,學歷達標教師短缺,整體素質偏低,缺少生產實踐經驗,“技師型”教師和“雙師型”教師缺乏。超過90%的教師為專職教師,兼職教師數量嚴重不足,大部分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驗。教師缺少進入企業和生產單位接受培訓的機會,而來自生產一線的技師和高級技工則難以獲得教師資格證書和教師編制。
      
      最后,教育與就業相脫節。河北省職業院校尚未形成與企業緊密聯系的就業服務體系。教育與勞動力就業相脫節,人才培養未能適應市場及企業需要。沒有形成統籌協調的職業中介網絡,就業信息發布渠道不暢。職業院校對就業不夠重視,未建立學生就業后服務跟蹤機制。
      
      3 日本校企結合培養模式對河北省職業教育的啟示
      
      3.1 強化企業參與
      
      借鑒日本校企結合經驗,在政策上建立激勵機制,調動企業積極性,使其能夠積極地參與職業教育過程,在行會企業與職業學校之間真正地建立起互惠共贏的校企合作體制。另外,完善法律法規,進一步明確行會組織、企業在發展職業教育中的責任與義務。建立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及教師實踐培訓的制度。
      
      3.2改革專業及課程結構
      
      在考慮專業設置時,要按照河北省區域產業結構,與企業密切合作,廣泛地開展企業調查,以行會企業職業崗位為依據,針對企業特定崗位需求或某個應用技術領域開設相應的專業。合理調整專業布局及結構,大力發展面向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專業;在課程設置方面,改變以往以課堂教學為中心的課程設置,把整個教學過程設置為基礎理論課程、專業課程及從事生產實踐的實踐課程,以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其職業技術水平。
      
      3.3改革教學模式,加強學生的企業實習和實踐
      
      借鑒日本經驗,要建立接受學生實習的制度,國家要對支付職業院校實習學生報酬的企業實行稅收優惠政策;職業學校要增加每學期工廠實習時間,并將實習成績作為學期末考核的重要標準。實習期間,學校要與企業共同組織好學生的技能指導工作,使“在學校學習”與“在工廠實習”真正緊密結合起來。
      
      3.4提高師資隊伍的專業技術水平
      
      以立法形式,加強職業院校教師準入制度及職教教師職業資格建設。通過立法形式完善職教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建立教師到企業實踐的制度。同時,加大兼職教師比重,支持職業院校面向社會聘用技師、工程技術人員參與人才培養過程,指導教學設計和教學改革。并制定兼職教師的資格認定及管理制度,加強“校企結合”、“產學合作”人才培養模式。
      
      3.5加強就業服務,建立就業服務跟蹤機制
      
      河北省要建立職業教育就業服務網絡平臺,定時發布就業信息、統計學生就業情況。職業學校要聯合企業共同對畢業生進行就業前教育,對已參加工作的學生進行就業跟蹤,了解其就業能力及狀況,以調整今后的人才培養計劃。
      
      4結束語
      
      在河北省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日本校企結合培養模式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與借鑒。但需要結合河北省產業結構實際,探索出有河北特色的職業教育校企結合培養體制,不斷提高職業教育對河北省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率。
      
      參考文獻
      
      [1]谷峪等,職業教育·生涯教育·終身教育——轉型期日本職業教育發展及其啟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楊玉春,日本職業教育的新動向[J].遼寧教育學院學報,2002,(11): 55-56.
      
      [3]陶紅,人均GDP達到2000——3000美元時日本職業教育概觀[J]教育與職業,2008,(20): 36-38.
      
      [4]河北省職業教育“十一五”發展規劃[EB/OL].(2012-8-30)[2012-10-31]. http: //www. doc88. com/p-77643555554. html,http://www.baimashangsha.com
      
      [5]劉娜,日本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模式研究——以日本岐阜高等工業專門學校為個案[D].北京:中央民族大學,200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韩精品欧美国产精品亚 | 亚洲激情激情在线 | 亚洲欧美日本久久综合网站点击 |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 | 性色AⅤ在线播放 | 日本亚洲色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