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以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以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四川省夾江縣梧鳳中學 周長安
教學片段
一、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后質疑,教師再補充設問,并作板書(板書略)
1.故事情節應如何簡括?
2.赫爾墨斯問道:“宙斯的雕像值多少錢?”這屬于什么描寫?反映了人物怎樣的心理?
3.赫爾墨斯又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你從“笑”中看出了什么心理?
4.赫爾墨斯看到自己的雕像時的心理,用自己的話應如何簡括?文中的“心想”和“饒頭”之間是什么關系?這一關系反映出怎樣的語言特色?
5.赫爾墨斯是怎樣一個人?
6.用自己的話寓意應如何概括?
二、集體朗讀后,學生筆答(可速寫:只寫反映思路的關鍵詞語)
三、學生自由朗讀后分組討論,再各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最后由學生代表總結
四、探究后,朗讀品味
五、拓展:閱讀《狐貍和山羊》
感悟:新課標的課程基本理念是積極倡導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目的,語文課堂是一個廣闊的舞臺,如何演繹才能更加精彩?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又有哪些巧妙的實施策略呢?通過長時間的思考和摸索,我個人認為:可以用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更多地經歷學習全過程,進行自主探究,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加強引導,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方法
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促進學生形成相應的“學力”,是教改的方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把培養訓練掌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基本方法和步驟作為教學的重點。預習新課時,要引導學生細讀“單元提示”和新課的“導語”以及文后的“研討與練習”,從而抓住重點、難點,并在重、難點處質疑探究。在課堂教學中,實行“精講多讀”,放手讓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探究。
二、讓學生多讀,以培養語感
朗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標對7—9年級學段的目標和內容作出強調,讓學生學會朗讀、默讀、略讀、瀏覽等方法,并養成習慣。朗讀是理清思路,理解分析課文主要內容的手段,是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的方法。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線,重整體感悟,重語感培養。讀得多,積累得多,語感也就逐漸豐富了。
三、讓學生多悟,以訓練思維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僅有讀是不夠的,更要“悟”,也就是讓學生在讀書思考的基礎上,要有自己的見解。通過朗讀,準確把握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學會多讀多思,使“讀”伴隨著“思”,“思”的過程就是思維訓練的過程。學生在獨立閱讀和探究中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如上例,讓學生在朗讀后自己質疑,先獨立探究,然后共同探究。如能持之以恒,對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會有很大的好處。
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訓練表達
語文課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語言,即理解積累和應用語言。學生理解語言一個重要的標志就是看能否用自己的話對課文內容的領會表達出來。只有教師給學生創設了暢所欲言的空間,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究的藍天,才能真正做到課堂教學的氛圍和諧、民主。如上例,采用小組說、派代表說、總結說、教師補充說等形式來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快速組織語言的能力。
五、課處延伸,注重積累
“新課標”指出:初中畢業生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年閱讀兩三部名著,背誦優秀詩文80篇(段)。這充分體現了“重閱讀”、“重積累”的語文教學理念。因此,教師在課堂設計一些適當的拓展閱讀,這既能收到“多讀多積累”的效果,又能為學生的課外閱讀起到示范作用。
結語:新課標提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這一課程基本理念,要求“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用探究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的一種嘗試。其效果如何,有待實踐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