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創新才能
重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創新才能甘肅通渭●張冰琴
摘要:化學是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科學,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是實驗;瘜W實驗是有目的地使自然界中的許許多多的化學現象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簡單化、明晰化、突出重要因素重現出來,以便于進行觀察研究,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瘜W中的概念、規律和原理,大都從實驗出發,在實驗觀察的基礎上經過分析、綜合而總結、概括出來的。通過化學實驗,不但是學生掌握“雙基”、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培養探究問題的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重要手段和途徑,而且也能指導學生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來能夠獨立地、有創新性地進一步深入學習和從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因此,化學實驗教學是整個化學教學工作的基礎。
關鍵詞:化學實驗;演示實驗;學生實驗
一、通過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的習慣
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化學演示實驗,能使學生具體地認識物質的外表特征,物質變化的條件、現象和規律,順利地形成概念和確信理論的真實性,并能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等能力。
要做好演示實驗,我認為可從以下幾點來做:
1. 精心選擇演示實驗
中學化學教材中的演示實驗,教師應盡量創造條件去做。此外,還可根據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和實驗設備條件等增加或調換一些演示實驗,在選擇演示實驗時,還要考慮有利于突出教學內容的重點、講清難點,以符合直觀、簡單、安全、可靠等基本條件。
2. 課前充分做好準備
在做實驗前,首先要對實驗反復預試,然后將演示實驗預試成功所用的一切儀器、藥品和器材,置于演示實驗專用盤中,檢查無缺漏、無差錯后,再按使用的先后順序擺放整齊待用。
3. 圍繞學習目標,指導學生運用正確觀察方法進行全面細致的觀察
如在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在開始演示前要提示學生重點觀察試管內黑色粉末的變化和澄清石灰水會有什么變化;在演示的過程中及時引導學生留意通入一氧化碳的安全規則,看清楚發生的現象,還要提出思考的問題,如黑色粉末為什么逐漸變為亮紅色?為什么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怎樣防止一氧化碳對空氣造成污染?……演示完畢后,引導學生對該實驗進行綜合、概括并得出結論的邏輯順序為:一氧化碳奪取了氧化銅中的氧,跟它化合成二氧化碳,氧化銅失去氧就變成紅色的銅。這樣就不難理解還原反應的概念。實驗時,不僅培養了學生細致的觀察習慣,并且為形成抽象概念提供感性認識,符合感性到理性的認識過程。
二、通過典型的學生操作實驗,培養學生嚴謹的實驗態度和實驗能力
在進行學生實驗時,可按實際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操作探究,并詳細記錄實驗的相關情況及結果。這種實驗方法能夠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探究能力。如何完成一堂成功的學生實驗課,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四點:第一,明確實驗目的,了解實驗原理。在進入實驗室前要求學生明確這次要運用什么方法、什么樣的實驗原理和實驗裝置來使這次實驗達到一個什么樣的效果。教師在實驗前應通過視頻或演示讓學生明確實驗的目的、實驗步驟、所需儀器、藥品及實驗裝置;第二,認真指導實驗,培養學生能力。在實驗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規范每一個實驗操作步驟,可采用重點深入和普遍照顧相結合的方式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并及時糾正。教師要做到全面指導,以解決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指導學生將觀察到的實驗現象詳細記錄下來,并在課后及時認真地思考問題,這樣既保證實驗的很好完成,又培養了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實驗課質量;第三,通過實驗體會,明確實驗注意事項。例如在氧氣實驗室制取中可設置這樣的討論:加熱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為什么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為什么在試管口要塞一團棉花?實驗結束時,為什么要先從水槽中撤出導氣管,再移去酒精燈?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到不這樣做會帶來什么后果,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第四,選用一些歷年中考試卷的典型綜合實驗試題,指導學生正確分析題目乃至跟動手實驗結合起來訓練。如氫氣、二氧化碳等的實驗室制取探究與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酸、堿的性質探究等性質探究實驗,對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驗操作技能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通過多媒體模擬實驗,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獲取知識
有一些危險性較大、或對環境有很嚴重污染、或無法實際操作的實驗,在課堂上都不能很好地演示,若采用電教媒體來模擬實驗,不但能以不同的視角觀察實驗現象,增強實驗的可見度,強化實驗的演示效果,而且還能有效保護環境,從而達到完成教學的目的。
四、利用課外小實驗,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課外化學小實驗是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和提高化學技能的有效途徑,其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開展課外小實驗既可鞏固和運用課堂所學知識,又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能力和實踐運用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可讓學生利用家庭的廢藥瓶、注射器、飲料管等制作簡易實驗裝置,如制作水凈化簡易裝置來練習水凈化、利用廢舊電池中的石墨棒探究石墨導電性、利用食醋來清洗熱水瓶壁上的水垢等一些“課后家庭小實驗”,讓學生能夠把理論應用于實踐,體會到學好化學知識的重要性,并感受到化學實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科學探究的濃厚興趣。
此外,還可讓學生參加一些如“制作葉脈書簽”等化學小制作展覽,“燒不毀的手帕”“空瓶生煙”等化學實驗小魔術,以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總之,化學實驗教學主要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使其得到綜合發展。在教學中強化課堂演示實驗、落實學生分組實驗、開發課外小實驗,都是培養學生化學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教師要特別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和思維能力,使素質教育能夠真正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郭廷強。淺析初中化學實驗教學[J].新課程學習, 2010(9)。
[2]費喜龍。淺談化學課也要開展思維教學[J].學園,2012(8)。
(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初級中學)
【重視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提高學生創新才能】相關文章:
重視高中英語單詞記憶教學提高學生語言才能08-20
重視學生英語聽力提升學生語言才能08-20
民間美術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才能08-15
重視生態文明教育培養學生創新精神08-15
農村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反思08-20
音樂課堂如何提高學生創新能力08-23
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08-16
重視詩詞熟讀背誦 提高詩詞教學效果04-21
仔細觀察才能創新作文08-20
提高執政能力 才能構建和諧社會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