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幼兒園教育環境項目教學的研究論文
幼兒園教育環境項目教學的研究蘇州常熟市石梅小學幼兒園 楊黎娟
一、解讀教育環境——“第三位教師”
教育環境的研究是個古老的命題,產生于學校教育之始,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校而居,優化教育環境是教育永恒的主題。
教育環境是構成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是教師與幼兒活動的基礎。宏觀的教育環境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微觀的教育環境包括家庭教育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和狹義的社會教育環境。學校教育環境又有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之分。物質環境中教育場所、教育設施、活動室、班級規模、人數等的設置,精神環境中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交互作用時產生的活動氛圍、人際關系等的處理,都對學校教育環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開發幼兒園的教育環境,需以幼兒的生活實踐為基礎,以幼兒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花草樹木、魚鳥蟲獸等環境要素以及幼兒周圍現實存在或正在發生變化的環境作為基本內容,從而引導幼兒在感知、欣賞、體驗教育環境中,充分發展他們的感知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獨立思考能力、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在瑞吉歐教育系統中,也把環境作為每個班級兩位教師之外的“第三位教師”。因此,本人以一線幼兒教育工作者的立場,從構建微觀的學校教育環境人手,研究物質環境如何有效支持幼兒的發展,從而達到優化幼兒的精神環境。
二、構建教育環境——由項目出發
那么,如何構建支持兒童發展的教育環境呢?本文引用瑞吉歐教育體系中幼教工作者們創建的項目教學,對優化教育環境展開實踐與思考。所不同的是,瑞吉歐的項目教學是一群幼兒一起深入探索某個獨特主題的活動,即以小組為單位共同進行的較長期深入的項目探索教學,而我們的項目教學則更關注集體活動,兼顧小組活動。
(一)喚醒環境篇
幼兒園不管新舊,不管配備的設施多么齊全,真到用的時候,還是會有老師抱怨:沒有這,沒有那。其實,當我們無法改變既定的物質教育環境時,我們可以改變的還有自己,改變以往一直以來對教育環境的理念。如:樓梯不一定僅僅是樓層之間的通道,體育活動不一定要在寬大、安全的操場上開展,滑梯不一定是順爬的,螞蟻也不一定是讓人畏懼的……環境是彈性的,可以由幼兒與教師不斷地進行修正,并回應幼兒與教師們的需要,讓他們能成為建構自己知識的主角。
拋棄以往種種既定的理念,我們首先要思考的是:除了沒有的,我們有些什么?有數不完的石階、長長的樓道、亭臺水榭、為數不多的參天古樹、爬來爬去的螞蟻……根據課程需要,我們首先要培養一雙喚醒環境的眼睛,喚醒環境中那些被忽視的要素,并把它們開發成我們需要的教育環境。比如喚醒我園的中庭,把它們開發成為幼兒所用的“廣場”項目,就如成人世界里的廣場一樣,一個幼兒可以見面、聊天、討論、休閑的地方,鼓勵不同的活動,讓訊息在“廣場”川流不息。每年初夏,江南都會出現連續陰雨的天氣,雖然限制了孩子們的很多室外活動,但我們可以用很多方法來喚醒梅雨季這一自然景象:觀察天空的變化,觀察人們走路速度的改變,行人走路的姿態,積雨的路面,雨滴打在樹葉、車頂或路面的景象,這些都可以用畫筆記錄下來,探索“雨中的城市”這一項目。
(二)開發環境篇
當教師們具備了喚醒環境的眼睛,接下來需要做的便是開發這些環境。任何項目的開發,需要預設目標,評估幼兒與項目相關的知識與興趣,協助幼兒設置一個適當的情境。因為,只有通過預設后的評估和評估后的情境創設,才能讓幼兒在真正適合他們的情境中尋求探索的可能。以下我們用“螞蟻”“樓梯”項目詳細闡述如何開發適合幼兒的環境。
1.“螞蟻”項目
由于石梅園建于虞山南麓,螞蟻多不勝數,經常會爬到孩子們的身上,惹來一陣陣的尖叫。面對這樣不甚友好的鄰居,孩子們卻還是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觀察它們,時常會有孩子來向老師報告:“老師,我看見一只超大的山螞蟻,它在搬我們掉在地上的餅干屑。”“老師,我發現一個螞蟻洞,好多螞蟻在往里面搬東西。”“老師,我發現螞蟻爬到了樹上。”“老師,我發現很多螞蟻在搬一只死掉的蟲子。”……大人的緊張情緒并沒有減弱孩子們對螞蟻的興趣,那么我們何不把它們列為我們觀察的對象,和孩子們一起開展研究“螞蟻”的項目教學呢?
(1)預設目標
預設的目標僅僅是教師在開展項目之前的一個預估,隨時可以根據項目的發展進行修改、調整和擴充。

(2)評估幼兒對螞蟻項目相關的知識和興趣
在評測幼兒對螞蟻的知識時,發現孩子們僅僅停留在觀察螞蟻在做什么的表象上:螞蟻在搬餅干屑,螞蟻在搬樹葉,螞蟻在爬樹,有一個螞蟻洞,螞蟻在搬我們掉在地上的米粒,螞蟻們在搬一只死掉的蟲子,螞蟻爬到了某某的身上……綜合分析,筆者發現孩子們比較關注螞蟻在做什么,并對它們搬的食物感興趣。(論文范文 www.baimashangsha.com)從評估幼兒對螞蟻項目相關知識和興趣的過程不難看出,項目教學中的評估強調幼兒選擇,教師評估,最終生發出適合幼兒的項目,區別于以往整合課程中的評估,以往的評估放在課程實施之后,課程內容也是由教師選擇,幼兒僅有參與者的身份。
(3)協助幼兒設置第一個情境
第一個情境的設置區別于項目活動中的其他情境設置,因為第一個情境的創設,大部分都是由教師根據上一環節的評估所創設的情境。但是需要教師明確的是,在接下來的項目教學中,掌握適時退位的時機,把項目的自主權還給幼兒。
“螞蟻”項目中,根據評估,教師協助孩子們設置的第一個情境是“喂螞蟻”。一聽到這個提議,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表現出不可思議的驚訝表情來。活動前,孩子們準備了各種食物,餅干、薯片、糖、水果、樹葉、菜葉……活動中,孩子們發現螞蟻喜歡吃餅干屑、飯、糖、薯片等,而不喜歡吃菜葉、樹葉等,他們覺得螞蟻和小朋友一樣挑食。根據孩子們的疑惑與探索欲望,引發后來的一系列探索活動。
2.“樓梯”項目
長久以來,樓梯被認為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僅僅作為樓層與樓層之間的通道,孩子們每次上下樓梯時老師們總不忘再三提醒,尤其是當小班的孩子上下樓梯時。朱靜怡老師說過:“我們常常發現孩子在路上行走時,大路不走走小路,好路不走走差路。但越是成人限制的場所,越能激發孩子探索、游戲的興趣。”那么樓梯如何才能被開發為孩子們游戲的場所呢?
(1)預設目標
相對于螞蟻,樓梯是一個靜止不變的教育環境,沒有游戲的賦予,“樓梯”可以預設的目標比較單一,也不具有可開發性,因此在制定“樓梯”項目的目標時,確定為根據每一個具體游戲來預設相應的目標。
(2)評估幼兒對樓梯項目相關的知識和興趣
幼兒對樓梯的知識和興趣是毋庸置疑的,孩子們都知道樓梯是什么,應該怎么走,更知道樓梯是老師不允許玩的地方,但內心對“玩”樓梯的渴望從他們每次走樓梯的姿勢便可看出。
(3)協助幼兒設置第一個情境
“樓梯”項目的關鍵點在于協助幼兒設置的第一個情境。根據幼兒動作發展由近及遠、由粗到細的特點,樓梯項目的開展被安排從小班幼兒開始。第一次,老師預設了拖拉游戲。以往我們一般會選擇較大、安全的室外場地開展拖拉游戲,但發現很多孩子玩一會兒就沒有興趣了。在“樓梯”項目中,孩子們拖著自制的玩具小車,上樓梯,走過長長的樓道,下樓梯,拐一個彎……在上上下下的游戲中,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快樂,他們不用再躲著老師在樓梯上偷偷地玩了,而孩子們有了需要照顧的小車,動作變慢了,老師們也不用那么緊張了。拖拉游戲也僅僅是“樓梯”項目中老師預設的一個引子,在下一步的開發和應用中,需要由孩子們自己去尋求可探索的問題和可開發的游戲。
(三)利用環境篇
利用已經開發的教育環境資源開展教育活動是教育環境項目研究中的中心環節,如何更好地利用環境來開展教育,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是我們時刻需要思考的問題,也是我們著重突破的難題。
1.讓教育環境開口說話
教育環境本身是不會開口說話的,但幼兒在與其互動中,能賦予環境生命,發揮環境更大的作用。意大利幼兒教育家馬拉古奇也認為:所有幼兒園里的事物以及所使用的物品、材料不應被視為是被動的物質,相反的,是靠著幼兒與教師積極主導而成的有意義的情境。我們重視環境,因為環境有能力去組織、提升不同年齡者之間的愉悅關系,創造出美好的環境,提供變化,讓選擇和活動能更臻完善。比如“樓梯”“廣場”項目的開發,使樓梯與中庭成為孩子們游戲、休閑的場所,孩子們能在樓梯上跳躍、倒走、爬行……能在中庭看書、交談、健身、休息……在“螞蟻”“雨中的城市”項目中,孩子們與螞蟻游戲、與連綿的雨季對話。由此可見,在項目開發的過程中,除了充分挖掘環境的潛能,老師更加關注教育環境與幼兒之間的互動。
2.讓教育環境輔助課程教學
熱愛大自然是幼兒的天性,他們天生對自然環境中的水、土、空氣、生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們會樂此不疲地連續觀察和親近身邊的一根草、一朵花、一洼水、一只小蟲……從中獲得無窮樂趣。以幼兒的生活環境為項目開發的前提,強調“在環境中的教育”,從而達到教育環境輔助課程教學的目標。以下我們借助幾個實例來談一談教育環境輔助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螞蟻”項目,在研究有關螞蟻的科學知識的過程中,也組織開展有關“螞蟻”在各領域的活動,如語言領域開展螞蟻劇場、創編小螞蟻的故事等活動,體育領域開展螞蟻搬豆、螞蟻過河等活動,藝術領域開展繪畫螞蟻的巢穴、螞蟻連環畫等藝術活動。
“雨中的城市”項目,通過觀察天空的變化,觀察路上的行人、雨滴下落的路線等,以此為基礎,開展豐富多彩的繪畫活動:雨,建構活動:雨中的城市,體育活動:雨中的行人,語言活動:下雨了,等等。在一個個項目活動中,挖掘與課程的結合點,達到輔助課程教學的目的。
3.讓教育環境向社區延伸
在幼兒園的物質環境范疇里,周圍的社區環境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放眼幼兒園周圍的社區環境,有石梅廣場、消防中隊、美術館、讀書臺、軍營、圖書館、郵局等,將這些資源納入項目的開發與應用中,成為支持兒童發展的又一重要的環境要素。比如在幼兒園后山開展的登山運動,幾次活動下來孩子們覺得后山的臺階不再具有挑戰性了,經過協商將登山運動延伸至周圍社區——西城樓閣。
(四)幼兒自主開發篇
馬拉古奇說:幼兒學校必須能夠回應幼兒,就像是一個廣闊的擲繩索套牛的競技場,幼兒在那里可以學習如何駕馭一百種馬匹,不管是真實的或想象的。如何接近一匹馬、如何撫摸它、如何站在它旁邊,那些都是一種藝術,是應該學習的各個層面。假如有規則,那么幼兒將學習規則;假如幼兒從馬上掉下來,他們將再回到馬上;假如需要特別的技術,那他們要仔細地觀察更熟練的同伴,甚至討論問題或從成人那里學得經驗。是的,我們要讓孩子們在幼兒園自主學習如何駕馭一百種馬匹,哪怕是從馬上掉下來。將馬拉古奇的這一理念應用于教育環境的開發,即教育環境的喚醒、開發、利用,最終是為了喚醒幼兒的自主學習,協助幼兒通過協商、對話、規劃、記錄,自主地開發項目。
1.協商
協商,顧名思義,是指共同商量以便取得一致意見。項目教學摒棄了以往以幼兒為中心或者由教師來主導的教育理念,強調由幼兒發起并由教師組織,幼兒討論決定的協商式教學模式。比如“廣場”項目的開發,開始由教師發起,當孩子們感受到“廣場”不僅僅是可以走過的通道,還能在此逗留、休息時,孩子們就有更多的點子出現,“如果這里放一些沙發就更舒服了,又能坐著還能躺著”“還要有一些書”“我去過雕塑廣場,那里還有健身器”……此時教師就是一位協商者,在傾聽、觀察孩子的基礎上,探究、分析幼兒興趣背后的原因,從而真正做到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共同協商以取得一致意見,讓“廣場”成為孩子們想法降臨和出發的地方,真正成為孩子們的樂園。
2.對話
我們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在說話,有時候我們聽自己說話,有時候聽別人說話,而對話比說話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對話意味著對別人的意見做一種反思性的探索和努力去了解其中的涵義,是學習過程中的聲音。舉一個“螞蟻”項目中對話的例子:
幼兒1:你看,螞蟻爬到了樹干上。
幼兒2:哦,它會不會摔下來?
幼兒1:不會的,你看它已經爬上去了。
幼兒2:爬到上面就會摔下來了。
列舉幼兒所說的內容:螞蟻、爬上了樹干、可能會摔下來、可能不會摔下來,但是要真正了解幼兒所說的,就必須把它當做“對話”來探討與思考。我們可以問:他們為什么會這樣下定論?理由是什么?為什么他們之間會出現分歧?將幼兒之間的說話作為“對話”,試著探究幼兒談話的涵義,有助于幫助老師在項目開發中尋找假設和差異,也為孩子們的下一步自主開發提供探討點。
3.規劃
什么是規劃?我們大致可以解釋為幼兒記錄下計劃或解決方式的活動,一幅畫就可以是一種“規劃”,可以指導我們如何開展活動或建立某項事物。還是用“螞蟻”項目來舉例,第一次“喂螞蟻”活動結束后,孩子們對螞蟻的食物產生了疑問,螞蟻究竟吃什么呢?針對這個疑問,老師在聆聽幼兒的對話之后,讓孩子們以小組為單位規劃和解決“螞蟻吃什么”的疑問。有的小組繼續用各種食物來喂螞蟻,并將這些食物進行了分類,觀察螞蟻的實際進食情況;有的小組用查資料的方式,將圖書館、網絡納入他們查閱的范圍;還有的小組找出一個螞蟻窩,看看螞蟻的家里究竟藏著什么食物;等等。孩子們在自主規劃的過程中真正把自己當成了活動的主人,在實施的過程中探索和驗證他們自己的假設。
4.記錄
記錄的目的在于解釋,而不僅僅是展示之用,幼兒活動的過程可視為“記錄”,但幼兒所畫的單獨一張圖片、一張表格不能被視為記錄。比如教室的墻面上展示著照片、幼兒的作品、文字公告欄等,通過這一連串過程片段可以了解整個項目是如何實施的,這就可以被視為記錄。
協商、對話、規劃、記錄是自主開發過程中四個重要的組成要素,盤旋、交錯呈現于幼兒自主開發項目的活動過程中,“規劃”改善“記錄”,“記錄”檢討教學,同時增進對“對話”的思考,共同建構幼兒項目學習中的自我學習與自我獲得。
環境教育項目教學的研究,帶領我們翻越高墻,試著傾聽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探索兒童,發展兒童,教育兒童,并向兒童學習。
三、完善教育環境——讓教育環境回歸
教育環境的項目開發還只在探索階段,沒有既定的探究模式,隨著項目的不斷深入,不斷更新、修正與完善,下一階段需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1.如何把握每一個項目開發的不確定性
教育環境項目教學的研究具有太多不確定因素,如:教育環境開發的不確定性、幼兒興趣走向的不確定性、探究程度的不確定性、項目開發模式的不確定性等。在研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如何把握每一個項目開發中的不確定因素,從而更好地開展活動。
2.教師在教育環境項目開發中如何更好地發揮團隊動力
由于項目開發的種種不確定因素,也制約了教師團隊動力的挖掘,研究過程中往往是由教師單個個體或者教師多個個體開展各種在小范圍內的研究,這種研究方式不利于教學模式的推廣。隨著項目開發的種種不確定因素的突破,充分挖掘教師團隊的動力,以點帶面擴大教學研究范圍
3.將精神教育環境列入項目的開發
幼兒園教育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精神環境兩方面,顯然物質教育環境單方面的研究是遠遠不夠的,勢必要將精神環境也納入我們研究的范疇,從而全面構建支持兒童發展的教育環境。
【幼兒園教育環境項目教學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項目教學法論文08-24
小學語文快樂教育理念研究論文09-04
中職學生德育教學的研究論文08-24
機械基礎教學實踐研究論文08-24
幼兒園環境創設論文08-24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論文08-15
環境會計問題研究論文提綱08-19
音樂教育教學論文08-23
初中數學教學教育論文11-09
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方案研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