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網絡語言,想說愛你不容易
網絡語言,想說愛你不容易張良金
2011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部分課程目標與內容中對課程目標與內容做了很小的改動,新增加了:“積極嘗試運用新技術和多種媒體學習語文”。在其后的實施建議里又再一次提到“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笨梢,新課標在制定的時候一定程度上考慮了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語文帶來的挑戰以及電子文本閱讀以其容量大、方便、快捷對紙質文本閱讀的沖擊。
在《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標準》出臺不久,李希貴老師在2012年第四期的《中學語文教學》雜志上發表了一篇《今天我們怎樣教語文》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文字:“長期以來,在語文課堂上,我們甚至一直在回避現實,包括規定不允許網絡語言進入學生作文等。其實,有些網絡語言真的很有魅力、甚至極有表現力,進不進文章完全可以隨作者的便;我們是不是能夠讀懂,是不是認可,又是我們讀者的權力。如果我們遇到那些令人拍案的文字,何必還要再去斟酌甚至打探一下是否是網絡語言?”這段文字可以說代表著許多語文教師的心聲。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今天,學生已成為其最主要的受眾群體,忽視或者拒絕網絡語言都是不可取的。
然而,2012年高考前夕,教育部出臺了《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把原來的答題規范表述的“筆試一律用漢文字答卷”調整為“筆試一律用現行規范漢語言文字答卷”。這一句話就扼殺了來自網絡的詞匯,網絡特有的造句方式、火星文等非規范的語言文字在高考答卷中出現的機會,考生想要使用網絡語言或者網絡寫作的方式就可能冒很大的風險。
實際上,這個話題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早在2006年初,臺灣新學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試卷中,最為主流媒體“痛恨”的網絡語言“火星文”竟然出現在語文考題中。當時風靡網絡的火星文被認為是導致臺灣青少年國文水平低下的元兇。但命題老師竟然在語文非選擇考題中出了這么一道題:“‘3Q得Orz’為不當用法,請改成正確的文字”。題目中的火星文是由數字和字母組成的,這讓一部分考生不知所云,也讓一部分專家大跌眼鏡,這道試題在島內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網絡語言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語言?于根元主編的《中國網絡語言詞典》中,對“網絡語言”作出了如下定義:“‘網語’是互聯網的產物。在網絡日益普及的虛擬空間里,人們表達思想、情感的方式也應與現實生活中的表達習慣有所不同,于是有的人創造出令人新奇也令人憤怒和不懂的‘網語’。大部分‘網語’是網民為提高輸入速度,對一些漢語和英語詞匯進行改造,對文字、圖片、符號等隨意鏈接和鑲嵌。從規范的語言表達方式來看,‘網語’中的漢字、數字、英文字母混雜在一起使用,會出現一些怪字、錯字、別字,完全是病句。但是在網絡中,它卻是深受網民喜愛的正宗語言!
網絡語言不管有多么新奇,實際都是立足于傳統語言,是在傳統語言的土壤里吸收了傳統語言的營養,它借助了很多傳統的語言要素,并且賦予其新的含義,有的是創造了新的概念或者通過諧音轉而賦予其新的意思,有時是由于相關事件的影響而后通過網友的高度概括整合來實現一種表達,而這種表達開始在一定范圍內流行,而后漸漸地走出了這個特定的范圍最后為眾人熟知,最終由小眾語言變成了大眾的語言。比如“PK”一詞原來是一款游戲中的語言,意思是兩個游戲角色通過打拼來分勝負,后來在2005年的時候“超級女聲”廣州賽區兩個女生通過登臺唱歌表演和觀眾互動方式決定去留,媒體對這件事大肆地刊載渲染,最后紅了“超級女聲”,也紅了“PK”這個詞語。
2012年7月19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第3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2年6月份,中國網民已達到5.38億,互聯網普及率是39.9%,電腦網民3.80億,手機網民3.88億。初中學歷的網民半年凈增了1860萬,初高中網民占到69%。這組數據已表明,網絡語言的傳播者和接受者都是一個充滿活力與熱情的年輕群體。這樣數量龐大的網民對網絡空間的利用率是:博客、個人空間62.1%;網絡文學36.2%;微博50.9%;論壇或BBS29%。顯然,網絡交流和表達已經成為網民生活的一部分,網絡的發展對于人們的思維方式、教育模式及語言生活也必定會產生巨大的沖擊。
網絡語言是在如今這個傳播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社會大背景下誕生并且迅速走紅起來的。網絡媒體的發展為這些網絡新詞的產生與傳播提供了物質條件和寬松環境,而寬松、平等、便捷的交流環境又加快了網絡語言的發展。
漢語詞匯體系不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它必定與社會生活聯系緊密,同時受社會的影響。媒體時代信息量巨大,社會變化的速度飛快,漢語的詞匯系統也要跟上時代的發展,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一門語言不與時俱進,吸收接納新鮮的血液,這種語言就會失去活力,甚至有可能消亡。漢語詞匯系統自然也會本能地吸納新的元素,而網絡語言憑著自身的“全民”、“高效”、“時尚”、“豐富”、“直觀”等特點將一批有價值的詞語短語注入現代漢語,這批新詞無論是內涵還是外延都極為豐富,更準確地反映出大眾的復雜心態,也為漢語增添了活力。比如“囧”字原屬于生僻字,本意為“光明”,原來很少有人認識它。2008年它開始在網絡中文社區里作為一種表情符號出現,網民根據字的圖形賦予了它“郁悶”、“尷尬”、“悲傷”、“無奈”等多種意思,結果這個字迅速在網絡上走紅起來,成為21世紀最為風行的一個漢字。
每年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委員會都會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筆者跟蹤調查了近幾年報告發布的年度網絡詞匯,發現總有一些詞匯以其旺盛的生命力留了下來,融進我們的漢語主流詞匯,下面略作列舉:
2007年教育部公布的171個漢語新詞中“房奴”、“秒殺”、“曬”最有生命力。
2008年:“腦殘”、“山寨”、“宅”、“做人不能太CNN”。
2009年:“躲貓貓”、“跨省追捕”、“樓脆脆”。
2010年:“坑爹”、“給力”、“我爸是李剛”、“一個艱難的決定”、“神馬都是浮云”。
2011年:“控”、“傷不起”、“蛋疼”、“你妹”、“羨慕嫉妒恨”、“杯具”。
另外還有許多如:HOLD住,有木有……
除了這些詞匯外還出現了很多獨特的造句方式,如2007年的“梨花體”、2010年的“咆哮體”、2011年的“淘寶體”……這些都有意無意地影響著我們傳統的話語系統,影響著我們的話語表達方式。
盡管我們一直在排斥網絡語言,但不管怎么樣,這些詞語以他極強的生命力悄無聲息地進入了我們的語言生活。既然如此,我們為什么不能正視網絡語言的發展,更新一下我們的語言觀,讓我們的思想跟上語言發展的腳步而不是用所謂的傳統來禁錮語言的發展,變主動為被動,由原來的圍追堵截變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呢?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第三中學(226001)
【網絡語言,想說愛你不容易】相關文章:
青春,想說愛你不容易08-23
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04-03
發球,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08-20
眼鏡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05-24
鋼琴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05-24
作業,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06-12
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精選37篇)01-05
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精選3篇)08-16
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800字08-16
想說愛你不容易作文(精選20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