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引導策略論文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引導策略論文

    時間:2022-08-15 00:22:29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引導策略論文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引導策略
      
      成 莉
      
      二十一世紀,中國經濟發展依然強勁,但國人的道德水準沒能與經濟發展同步提高,甚至出現了嚴重的道德滑坡。在此大環境下如何教育青少年,如何有效地對其進行德育引導,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人道主義精神、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塑造良好人格,是教育工作者應當思考的問題,語文教師更要承擔一定的德育責任。
      
      一、語文課堂教學與德育引導的關系
      
      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而非附加任務。語文課本中,一字一句皆承載著作者的思想與靈魂,若能引導學生讀懂、領悟,必將提高學生的道德基礎文明。
      
      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過:“學語文不是只學雕蟲小技,而是學語文學做人!惫P者非常贊同,德育引導并不是語文課堂教學中的輔助手段。要想有效開展德育工作,需對德育有一個科學認識。二元結構學說認為,道德包括基礎文明和德性修養兩方面;其中基礎文明是可教的,德性修養則依賴于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因此,教師在進行課堂德育教學時,應著眼于傳播基礎文明,在修養方面則進行引導,旨在幫助學生自發地將外在的道德知識內化為行動準則,而不能把學生物化,視為容器強行灌輸德育內容。語文課堂雖是德育工作的主要園地,但由于教材的編排順序等多方原因,語文課程系統與德育訓練體系并非渾然一體。因此,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引導還應圍繞教材展開,不能漫無邊際、脫離課堂。
      
      二、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引導策略
      
      高中語文教材蘊含著動人的真、善、美。然而在高考背景下,不少高中語文教師只注重語文的工具性,致使語文教學極度簡單化。學生在枯燥的知識技能訓練課中苦不堪言,甚至麻木不仁,這對德育工作是十分有害的。若想使語文課堂重歸人文性,必須讓感性回歸,讓課堂環境與師生內心不再被純理性的、機械化的知識掌握所湮沒。教師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以理近人,以情動人,以德服人,使學生在感性的情境中得到道德熏陶。
      
      1.以理近人,在教材中認知基礎文明
      
      筆者在《五人墓碑記》教學中,將德育目標定為“了解本文所闡述的生死價值觀,認識大義”。生死價值觀對于高中生而言并非生活中經常討論的話題,卻是每個青少年多多少少都曾思考過的。因此,筆者在教學時運用注釋,加強歷史背景知識的講授,與學生共同探討五人犧牲的價值和意義,并示范配樂誦讀,激發學生感性,幫助學生了解“激于義而死”的觀念,同時例舉了大量的為他人、為集體、為國家舍生取義的典型例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人生觀教育。即便學生無法當場將這些觀念全部內化,也必然會在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以情動人,在情境中內化道德修養
      
      語文課堂教學進行德育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態度。因為情感具有信號功能和傳染性,教師的心理活動往往能夠即時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德育引導工作時,首先要做到投入,其次還要將感情有效地傳達給學生。
      
      筆者在《我與地壇》一課的教學中,采用了情境導課的方式,在背景音樂中動情地介紹作者史鐵生的經歷,與學生一起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青春年華斷了腿,將有何感想。學生在所營造的情境中無不動容,深深體會到作者的孤獨與痛不欲生,以及領悟生死后的坦然。一堂課下來,學生紛紛感慨親情的偉大,并樹立了逆境不倒的正確人生觀。教師的感情流露,激發了學生心底的真實感情,引導了學生的情緒流向。如果只是簡單對課文詞句進行分析理解,是不可能達到此種德育引導效果的。
      
      3.以德服人,在表率中實踐高尚情操
      
      常言道:“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钡掠囊龑Р⒎莾H限于課堂,而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對學生進行道德引導之前,應先對自己的道德立場進行反思,不能課堂上教一套,課堂下做一套,否則無論說得多好聽,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形成的道德修養也勢必被教師的言行不一清零。
      
      三、德育引導中應注意的問題
      
      1.明確目的
      
      德育引導的目的是學生價值觀的生成,因此教師首先不能只注重豐富多彩的理論和手段,天馬行空,而應在每次授課前明確教學的三維目標,合理分配時間,避免脫離教材、離題偏題;其次,傳統德育往往片面追求社會公眾價值而忽視本體價值,因此教師要明確德育的本質在于育人,避免追求“假大空”,脫離學生的發展水平和生活實際。
      
      2.優化教法
      
      傳統教學中,學生一聽到“德育”二字就想到古板乏味的說教。筆者認為,其原因歸根結底在于教法學法和教學手段僵化教條。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引導時,教師應采用多種教法學法,可以講授法、對話法與討論法交叉進行,也可以借用豐富的現代化教具。例如在學習古詩詞時進行配樂朗誦,在學習名著小說時播放改編電影視頻,使道德的熏陶生動直觀、饒有趣味。此外,多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著力于必修內容,省略選修內容,忽視教材中的寫作與口語部分。這種做法看似節約時間,實際對于德育引導工作是毫無益處的。教師應將閱讀、口語與寫作也歸為課堂內容,讓學生閱讀名著,進行課前三分鐘演講,進行思想吸收與匯報,教師適時點評總結,進行德育引導。
      
      3.適時適度
      
      德育引導工作畢竟是融會貫通于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能夠照本宣科。由于學生成長軌跡的不同與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課堂上往往出現計劃外的情況。因此教師在進行德育引導時,必須做到靈活,能夠隨機應變。此外,德育應符合學生心理發展的層次。教師在進行德育引導時應注意深度,不能過于膚淺,也不能超越該年齡段青少年的接受水平。針對學生在不同階段的特點設計引導策略,才能使教學工作圍繞學生展開,提高德育工作的實效。再者,德育工作與語文課堂教學相同,教師都只是引導者,學生才是主人公,因此,教學中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對道德問題的選擇與表述應該力求客觀開放,不能站在道德的絕對制高點,不可生搬硬套、牽強附會。
      
      總之,身為語文教師,在育人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和不可推卸的責任。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到:“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人情!苯處熢谶M行德育時,應致力于營造和教學內容相協調的教學情境,代入主觀感情,呼喚感性回歸。如果一個教師能夠堅持經常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引導點,創設德育課堂環境,那么這對培養學生的端正品行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無疑能夠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并使學生終生受益。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實驗中學(226100)

    【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德育引導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簡述德育中實施活動教學的策略研究08-24

    班主任德育理論和操作策略 論文05-09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論文09-05

    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質疑08-19

    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制定的策略08-24

    構建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策略分析08-24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德育08-24

    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論文05-31

    淺談病原生物學教學中對德育的滲透策略08-24

    初中語文德育論文08-23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乱码视频 | 日本午夜啪视频免费 | 亚洲欧美日韩偷拍综合一区 | 一级欧美字幕一级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亚洲中文字幕乱碼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