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雙元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論文
校企合作引領機制創新產學互促實現發展共贏——“雙元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李保俊
摘 要:廣泛深入地開展校企合作,是成為職業教育獲得進一步發展的必由之路。而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普遍停留在較淺的層次,對企業、學校的長期發展缺少規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缺少關注。本文闡述鄭敬詒職校大力推進深度校企合作,依托行業建設良好合作基礎,成立聯盟建立穩定合作機制,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專業實施“三一二”的“雙元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學生、企業、行業、學校、政府多方共贏。
關鍵詞:創新 校企合作 深度 共贏
2010年7月,我國頒布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了“以提高質量為重點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加快發展面向農村的職業教育和增強職業教育吸引力”四項重大任務。廣泛深入地開展校企合作,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
一、傳統形式下校企合作的困境
中職學校注重校企合作的開展,在辦學過程中,結合當地經濟發展實際,有意識地適時開辦新專業,重點發展骨干專業。但是由于校企合作缺乏必要的理論指導和系統完善的機制,或因學校與企業溝通不足、缺少對話平臺,雖然學校與企業有較多的合作,但這種合作多數建立在學校人脈關系的基礎上,普遍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企業通過合作彌補勞動力不足,同時挑選出部分企業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學校在合作中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的機會,學生在校企合作的平臺下參加頂崗實習,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實踐能力。在這種合作模式下,有不少教師對校企合作的理解就是學生到企業參加頂崗實習。在這種思維之下,校企合作缺乏長遠目光,對企業、學校的長期發展缺少規劃,對學生的終身發展缺少關注。
職業教育要想獲得新的發展空間,學校必須大力推進深度校企合作,實施訂單培養、工學結合等人才培養新模式,從而提升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達到企業、學校和學生多方共贏的目的。
二、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創新實踐
1.依托行業,建設良好合作基礎
順德倫教是我國最早的海外首飾產業投資地區之一,集中了一批馳名海內外的珠寶首飾企業,形成了以周大福、周生生、萬輝珠寶等知名品牌為龍頭的珠寶首飾加工基地。隨著珠寶首飾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急增,每年僅倫教用工缺口就在1500人以上。為了適應市場人才需求,實現專業與產業對接,鄭敬詒職校于2006年9月創辦了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專業。
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專業成立后,隨即加入當地珠寶首飾行業商會,成為商會的第一批會員單位;2012年4月,學校成為商會第二屆理事會理事單位。借助行業商會平臺,珠寶專業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密切聯系企業,廣泛而又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參與商會活動,密切與商會各會員企業的聯系,為開展各類校企合作打下良好基礎。珠寶專業先后承辦由商會組織的珠寶首飾設計師培訓、珠寶首飾設計大賽及作品展出、珠寶制作技能大賽等多項活動,商會會員到學校參與各項活動,實地了解珠寶專業辦學情況,提升了學校珠寶專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多家企業因參加商會活動而認識、了解了學校的珠寶專業,與珠寶專業達成合作辦學意向。倫教珠寶首飾行業商會多次組織企業技術專家到學校實地調研,與學校共同建立了珠寶專業指導委員會,企業專家對學校專業建設、課程改革等進行指導。
2.成立聯盟,建立穩定合作機制
鄭敬詒職校珠寶專業應市場人才需要而開設,更應企業人才需求而發展。珠寶專業成立后,先后與多個知名企業開展合作辦學,在實訓場地建設、課程設置等方面得到了企業大力支持和指導。2012年3月,學校聯合兄弟學校和行業、企業共58個單位,牽頭成立了“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產學聯盟”。與學校珠寶專業密切聯系的倫教珠寶首飾行業商會及與學校珠寶專業合作密切的多家企業加入了聯盟。在聯盟這個平臺下,根據聯盟單位共同討論制定的《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產學聯盟章程》,成員單位之間開展多元化合作。在《章程》之下進行校企合作,促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實行“工學結合”“訂單式培養”等多種合作方式,形成職業學校、行業協會、企事業單位之間的良性互動,推動職業學校依托產業辦專業,滿足企業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根據《章程》,學校與行業企業有計劃開展各類合作,共建產學合作教育基地和職業技能培訓基地,企業為學校承擔實踐教學、教師培訓等任務,學校為行業企業提供質量較高的對口人力資源。
3.創新模式,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緊密結合行業、企業人才崗位需求標準,著眼學生終身發展,實施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等多元、高效的合作培養模式,為企業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專業實施“三一二”的“雙元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
學生先用前三個學期的時間在學校打基礎,學習文化基礎知識、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和專業基本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目標是培養合格的“職校人”。
中間的一個學期,根據企業崗位需求情況,學生參加專項崗位技能強化實訓,全面掌握專項技能、提升專項技能水平;專項實訓由行業企業與學校共同組織、由企業提供實訓材料設備和工具并由企業派出高水平專業技師指導,目標是培養合格的“企業人”。(教育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以學校“手鐲專項班”為例,該班是珠寶專業與珠寶企業合作開展的“三一二”“雙元三段式”手鐲專項班。班級學生在中間一個學期的實訓中,耗材由企業提供,實行“雙導師”制。學校和企業分別派出教師和技師共同擔任導師,導師根據項目特點,緊密結合企業職業崗位要求,共同制訂教學計劃,共同編制教學指導方案,共同確定教學內容。學生在該班的學習過程中,在前面三個學期掌握的知識技能基礎上,重點掌握貴金屬手鐲的制作程序和技能,為學生最后的兩個學期到企業定崗實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后兩個學期,學生到企業參加頂崗實習,掌握專業技能,提高綜合職業能力;學校派出的老師繼續對學生進行基礎課教學、職業道德教育和跟蹤管理,目標是培養合格的“職業人”。
“雙元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由企業和學校雙方面共同建立、共同派出師資、共同承擔實訓,突出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培養,在三個階段的學習中實現了學生由“職校人”“企業人”“職業人”的三次提升。“雙元三段式” 模式特色明顯,培養的學生有基礎、有專長,崗位適應能力強,技能水平提升快,綜合職業素養普遍較高,畢業生得到企業的一致好評,學生對口就業率在95%以上。學校與相關企業相繼開設了手鐲、扣珠扣鏈、執模和削花等多個專項班,實現了“企業開設課堂、車間辦進學校、課程對接崗位”,培養企業需要的專項技能人才,學生不僅能夠順利就業、就好業,更能夠獲得較好的發展,一批畢業生在企業迅速成長為技術和管理骨干。
三、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實現多方共贏
珠寶專業堅持服務企業需求、服務學生成長,以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目標,扎實開展校企合作,逐步形成了建立“一個機制”、 實現“三個對接”、達致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建立“一個機制”:初步建立了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在校企合作機制中,“產學聯盟”的建立實現了校企資源共享,專業指導委員會成立實現校企同步跟進,“雙元三段式”人模式的確立才實現校企動態調整。
實現“三個對接”: 專業設置對接產業發展、培養模式對接行業要求、校園文化對接企業理念。
達致多方共贏:“校企相融,產學互促”的特色辦學之路,促進了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升,為學生實現高質量就業奠定了基礎,為企業壯大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為行業實現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儲備。學校珠寶玉石加工與營銷專業自2006開辦以來,學生規模由最初的1個班54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16個班770名學生。2009年以來,學校培養了超過400位的珠寶專業畢業生,其中與企業共同實施“三一二”的“雙元三段式”培養模式的畢業生近200人。近三年畢業生“雙證”率平均為96.4%,畢業生就業率為100%,對口就業率超過95%。
近幾年,倫教和珠三角地區的珠寶首飾業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深度有效的校企合作實現了學生、企業、行業、學校、政府的多方共贏。
(作者單位:佛山市順德區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
【“雙元三段式”人才培養模式實踐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云南水運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研究08-15
高校合作辦學模式研究與實踐08-18
高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研究08-17
法學人才培養模式實踐基地教改探索08-18
機械基礎教學實踐研究論文08-24
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幾種模式論文(通用6篇)07-19
自學—互動—訓練三段式課堂教學模式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