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情感因素在中學英語教學的實施論文
論情感因素在中學英語教學的實施論文熊小蘭 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學校(330029)
【摘要】情感因素,能優化中學英語教學過程,實現中學英語教學的教育目的,不斷培養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態度。本論文從人本主義的角度出發,根據情感因素及情感教學相關理論的研究,針對性地提出如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運用情感因素,有效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和效果,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情感因素;中學英語教學;實施
1中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中國,英語課程已成為大多數中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各種英語輔導班、英語學習參考書以及雙語幼兒園、雙語學校的出現等讓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人們對學習英語的熱衷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當我們冷靜地思考英語教學時,我們會發現在許多地方,英語教學還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英語教學內容以語法教學為主線,偏重傳授知識;課堂教學方法單一,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學模式以知識性灌輸為主,英語教學常常只面向少數學生,拋棄了大部分學生。這樣的教學結果往往是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成了記憶、考試的機器。
另外,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隨著學習任務難度的不斷加重,學習者往往會出現焦慮、沮喪、煩躁不安等心理情緒,一些學生甚至決定放棄英語。究其原因,雖然有來自客觀方面的原因,如授課條件落后,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來自教師方面,大多數教師還沒意識到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或對情感教育知之甚少,在日常教學中對學生不是用鼓勵、贊揚、引導等積極的方式方法維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而是遇到問題一味地批評指責,使學生產生反感、逆反情緒,對學習造成消極、否定的影響。
2情感因素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
實施情感教學的目標就是通過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發揮學生的潛能,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增強學習能力和使用英語的能力。通過對文獻研究的分析,總結得出以下幾點:
3中學英語情感教學實施的途徑
3.1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與情感是密切聯系的, 沒有愉悅的情感就不會對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 良好的英語課堂教學氣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動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不能只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和手段,而應將游戲、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相結合,營造寬松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進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2加強師生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英語教學不僅是教與學的過程, 而且是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 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情感、學習情緒和認知過程。 因此,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不要以權威、監督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將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通過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這樣對創造和諧的語言學習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等都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3.3創新教學手段,優化課堂教學
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材, 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靈活選擇多種合理的教學媒體和教學手段, 如利用計算機多媒體、幻燈機、投影儀等現代多媒體設備實現生動有趣的英語教學過程。(英語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 教師還應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愛好,善于歸納和總結,用簡單的英語口語和手勢語言來組織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利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有利于學習英語的語言環境,將單調、枯燥、抽象的內容寓于形象、生動、有趣的教學情景之中,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4中學英語情感教學遵循的原則
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和溝通不僅僅存在于課堂教學之中,情感的產生可能從學生見到教師的第一面就開始了,而在與學生的日常相處中,教師應該隨時注意以下原則:
4.1尊重學生的原則
尊重每一個學生是教育實施過程中的基本原則。學生在人格上是與教師平等的。教師如果用高高在上的態度對待學生,那么永遠都不可能打開學生的心鎖。只有尊重學生,在平等的地位上與學生交流,讓學生感覺到你不僅是他的老師,同時也像他的朋友一樣,才會對你敞開心扉。教師想要充分了解學生,必須與之多交流。在教師與學生交流的時候,一定要以尊重學生為前提,恰當運用語言。過于嚴肅、正式的語言往往會拒學生于千里之外,使學生唯唯諾諾,不敢說出心里的真實想法。帶有情感的感性話語才能如春風化雨一般解開學生心頭的遲疑,和盤托出自己心底的“秘密”,才能無隔閡地進行溝通,教師才可以針對學生的問題對癥下藥。
在教學中,教師也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只有平等、平和地對待學生,才能讓自己的教學設計貼近學生,讓學生愿學、易學、會學。“所以,在課堂中教師不再是惟一的主角,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取而代之的是:教師對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的尊重,教師應以參與者、促進者身份參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可見,教師應該改變原有的陳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適應新課程改革目標下的教學形式,改變原有的“以師為尊”的觀念。唯有尊重學生,才能在同時也獲得學生的尊重,才能更好地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有效學習中來。
4.2理解學生的原則
在一項對中、日、美三國學生心理比較研究中發現,三國學生對教師最突出的期望就是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其比例占各項之首。在中國占被調查初中生的90%,在日本占93.5%,在美國為92.9%。可見學生是多么渴望能夠獲得教師的理解。而一位能夠理解學生的教師必定會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了解他們需要什么,用以指導自己該怎么做,因而所采取的措施也更能取得學生的理解,更能吸引學生“近師親師”,從滿足學生的理解需求圓滿過渡到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更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4.3信任學生的原則
英國作家斯達卡。R.(Robbins Stacia)說過,信任有傳染,教師要相信每一學生都可以發展、進步,同時也要把這種信任傳遞給每一個學生,讓所有學生相信自己,包括部分后進生。在學生犯了錯誤之后,也要相信他們能夠改正錯誤,要給學生機會改正并提高。給學生以信心,學生才會更自信,才不至于因為失去信心而導致半途而廢。教師給學生于信任,學生會更信任教師,教師才能真正在學生中建立威信,對教師開展工作極有好處。
4.4關愛學生的原則
在促成師生情感交融的過程中,師愛是最初的起動情感或激發情感。所謂言傳身教,教師的言行舉止時刻影響著學生。得到教師的愛,學生會感到身心愉快,會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學習中去,也會以良好的態度與同學相處,使整個學習生活變得快樂,這也會影響到他們今后積極的人生態度。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就是他們的“上帝”,因此決不能吝音自己的愛。在體現師愛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避免“偏心”的現象。
5結論
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發展是當前國際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我國基礎教育新一輪課程改革中,英語教學首次明確的將培養學生的情感目標作為英語課程目標之一,要求在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態度和自信心等情感因素,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理念。對于中學英語教學來說,情感因素的實施尤為重要。只有在英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培養出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出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出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才能使學生對將后的學習產生持久的、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學習動機,這才是提高中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未來的學習不僅僅是認知能力的培養,而且還要注重情感知識的獲取與情感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Arnold,J.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Daniel Goleman.Emotional Intelligence.New York:Bantam,1995
[3]陳琦。情感因素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D] .上海師范大學,2009.
[4]黃凌。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 .蘇州大學,2009.
[5]李培榮。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 .考試周刊,2010,(42) .
[6]余娟。論情感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D] .華中師范大學,2008.
【論情感因素在中學英語教學的實施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融入探究08-22
英語教學論文:再談中學英語教學的問題08-24
論希臘古典文化繁榮的城市因素08-17
英語教學論文05-31
高中英語教學小論文:情感教學之我見08-24
論小學英語教育(論文)08-20
情感教育論文08-24
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08-24
職高英語教學論文08-24
高職英語教學論文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