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如何促進當代大學生創業
淺談如何促進當代大學生創業王 寧(青島理工大學〔臨沂〕,山東 臨沂 273400)
摘 要:近年來,隨著高校畢業生數量的逐年增加,大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大學生創業作為大學生就業的一種重要形式,越來越受到社會各個方面的重視。可以從優化創業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開展創業教育,搭建大學生創業平臺;轉變就業觀念,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等方面積極采取措施,更好地服務大學生創業。
關鍵詞:促進;當代大學生;創業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02-0083-02
目前,我國的就業形勢呈現出復雜多變的狀態,怎樣提高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越來越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中提出:“為方便畢業生就業,培養創業技能應該成為高等教育主要關心的問題”,“畢業生將不僅僅是求職者,而應該首先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由此可見,創業對于一個青年就業者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國,社會上的創業活動越來越普遍,創業指數也不斷升高,并且在國際上的排名不斷前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鼓勵了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另外,在中國還有一個現象,18到24歲的青年人在創業中一直保持著較高的比例,年輕化是中國創業活動的一個特點。而且,從社會性的創業活動來看,創業需要不斷有新鮮的血液注入,創業者的素質需要不斷地提高,隊伍需要不斷地壯大。在這些方面,大學生責無旁貸。
但是,當前好多大學生創業本身存在著許多迷茫和困惑,深入研究、科學把握大學生創業的實踐和內在的規律,對于有效指導大學生創業和相關的研究,具有重大意義。大學生創業不僅關系大學生解決就業的問題,還關系到當代大學生素質的提高。
一、優化創業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一)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
大學生創業需要政策、資金等各個方面的扶持。當今社會,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政策還是比較少,缺乏向高校的滲透與傾斜。所以,這就要求政府各級黨委,以及政府的各級職能部門不斷地改善創業環境,通過制定出相關的政策法規來優化大學生創業的環境,支持和指導大學生自主創業。
在大學生創業的過程中,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要為大學生創業提供重要幫助。當前,我國政府已經出臺了一些有利于創業的政策。例如,一是稅收減免政策,這類政策主要集中在鼓勵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鼓勵服務型企業和商貿型企業吸納下崗失業人員等。二是小額信貸政策,這類政策的主要內容是提供小額貸款,幫助自謀職業和自主創業的下崗失業人員逐步解決創業起步階段面臨的資金困難。三是社保補貼政策。四是就業援助政策。五是主副分離政策,在鼓勵國有大中型企業分流安置富余人員方面,給予實實在在的政策扶持。六是就業服務政策[1]。
(二)營造良好的全民創業氛圍
創業是富民之本,強國之策。倡導大學生創業,必須倡導全民創業。中國社科院近期發布的《2009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顯示,居民商業和創業意識越強的地方,各項經濟活動就越活躍,越是能有力地推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倡導向浙江人民學習,學習浙江人對創造社會財富的激情,永不言敗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成就了浙江經濟,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它給人們展現的是一種強烈的自主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是對人生目標的不懈追求。我們應該看到,當自主創業意識成為一種社會氛圍、一種社會共識的時候,經濟社會的發展將充滿生機和活力[2]。
(三)社會其他力量的支持
大學生創業的資金哪里來呢?這就需要銀行為大學生打開綠燈。基本上,現在的大學生創業面臨的最大問題基本上就是資金的匱乏。大學生剛畢業不久,他們本身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要想創業其實是相當的困難的。所以我們的銀行這時候就需要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資金的各項優惠政策與支持。
此外,社會上還有那些力量可以對學生進行幫扶呢?保險公司有這個能力。針對目前專門針對大學生的險種比較少,為此保險公司可以專門增加些專門針對大學生創業的險種。除此之外,大學生創立的企業還可以參加保險,這樣就將其對社會公眾的責任轉嫁給了保險人。還有哪些方法能降低大學生創業的風險呢?大體上,可以通過增加雇主責任險、員工意外傷害保險、團體保險等,將雇員的責任轉為由保險人承擔。
新聞媒體也要加大對大學生創業的支持。完善宣傳制度,加大宣傳力度。大學生創業史開創性工作典型的行為。大學學生的開創性工作,要專注于中共中央、省級和市級的宣傳。同時注意規避學生風險,尤其是對自我的政策措施,引導企業優惠政策的相關部門,認真執行各種積極地為大學生的風險進行故障排除的政策。
二、開展創業教育,搭建大學生創業平臺
(一)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
1.加強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創新教育在教育和文化素質教育專業教學計劃和信用體系中居于重要地位,建立多層次、立體創新教育課程體系具有重要意義。必須突出專業特色,創造性得把課程設置和專業課程體系的有機融合,創作實踐和專業實踐教學,積極促進有效的連接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指導專業教師、就業指導教師積極開展創新教育方面的理論和實踐案例研究,不斷提高專業教育、就業指導課程教育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支持教師企業掛職鍛煉,鼓勵教師參與社會實踐的創新產業。積極從社會各界中招聘企業家、商業成功人士、專家和學者作為兼職教師,建立一個結合高質量和創新創業教育教師。
3.廣泛開展創新創業活動
大學應該采取創新實踐創新教育作為一種重要的擴展,通過舉辦創新競爭、講座、論壇、模擬實踐等,豐富學生的創新知識和經驗,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二)加強大學生創業基地建設
1.全面建設創業基地
教育部會同科技部、國家大學科技園,建設了一批“大學學生的科學和技術業務實踐基地”,還頒布了相關政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當地實際,通過各種形式建立省級大學學生的開創性工作實踐和孵化基地;同時得到有關部門的支持,積極促進該地區,當地的高中、大學科技園建立大學生創業實踐或孵化基地,并根據類別、規模和孵化效應,給強有力的支持,并充分發揮的基礎,輻射示范效應。
2.規范創業基地的管理
大學科技園作為“大學學生的科學和技術業務實踐基地”建設的主體,基地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建設的公園,和一個特定的管理部門負責基地的建設和管理;加強和學校和有關部門的聯系和慣例,開展大學生創業實踐。高校應高度重視大學科技園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行動,出臺一些更多的好大學科技園在學生的開創性工作政策措施和激勵機制。
(三)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支持政策,加強創業指導和服務工作
1.認真落實創業支持政策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教育部的要求,及相關部門密切合作,共同組織實施“創業領導計劃”,切實實現以下策略:大學畢業生創立公司,據該行業的特點,建立合理的資金、人員訪問的條件,并允許注冊資本間隔。允許畢業生依照法律規定的條件、程序和合同將家庭住宅,商業房地產貸款的房間,臨時場所的業務管理。
2.積極爭取資本注入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與相關部門協調配合,積極通過當地政府和社會的支持,通過金融和社會兩個渠道來建立一個“大學畢業生風險資本”、“天使基金”,投資項目的重點扶持大學學生的開創性工作。建立一個風險投資機制,鼓勵吸引外國和國內社會資本投資的大學生合資企業。
3.高校要出臺促進在校學生自主創業的政策和措施
大學可以多渠道地籌集資金、設立大學學生的開創性工作來支持資本;依靠大學科技園、業務基礎,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平臺等等,以其他科技園區為大學生提供商業網站。同時,有條件的大學應該結合學科和科學研究項目的特點, 積極促進教師與學生的科研成果、科技發明、專利等轉化為創業項目[3]。
三、轉變就業觀念,培養大學生創業精神
(一)轉變思想
受我國傳統文化影響,絕大多數人的就業觀念普遍有“重穩定,輕發展”的特點。即便是大學生,往往也會受到來自親朋好友的善意規勸。創業態度不堅決的人往往會受其影響,轉而成為現有工作崗位的競爭者。
當代大學生應該意識到,在知識經濟時代條件下,人的生存與發展方式不再是適應,而應該是創新。大眾化的高等教育立足于時代與市場要求,培養的是具有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4]。所培養的人才是符合社會需要的多品種、多規格的人才,從“自主擇業"走向“自主創業”,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所大力提倡的[5]。自主創業是對傳統就業觀的挑戰,它是在自主擇業的氛圍中產生的一種新的就業形式,有利于發揮人的創造性和冒險精神。”[6]大學生要有主體意識,充分認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以天下為己任,報效祖國。逐步跨入社會創業,為自己創業,也就是為他人創造就業機會,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發展。
(二)培養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
大學生要學習,努力樹立創新意識。大學生要樹立創新的意識就必須要多學習,擁有多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大學生創業者需要有各種綜合的素質能力,包括實踐、開拓創新、組織領導和溝通、創業、創造能力等。
大學生們要主動培養創業意識。外部因素是天劍,內部因素是根本。無論創業的環境到底怎么樣,最終走上創業道路還都是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必然會遇到許多矛盾與艱辛,這就需要大學生創業者們要有堅韌不拔的毅力、敢冒風險的果斷性和勝不驕敗不餒的精神品質。
(三)家庭要成為支持孩子創業的堅強后盾
大學生在擇業道路上經常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作為家庭成員要充分重視子女的創業活動,要尊重、理解、引導、支持子女的自主創業,要為子女在創業的初期給予必要的鼓勵與幫助。指導創業的選擇,提供信息渠道,并且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家庭要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提供必要的經濟以及物質方面的幫助,使大學生們對創業信心倍增。家庭條件不具備的,也要給孩子提供精神援助,幫助他們縮短從學校到社會的適應期,來正確地引導他們認識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國家和個人需求的矛盾,消除畏難情緒,徹底告別保姆式的家庭教育,并且要注重鍛煉子女的獨立生存能力增強自強自立意識。
參考文獻:
[1]《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大學生創業手冊[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8:234.
[2]本刊評論員。全民創業意識先行[J].企業經濟,2005,(9)。
[3]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意見[Z].教辦[2010]3號。
[4]紀文元。對在高校實施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思考[J].福建農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5)。
[5]唐德海,常小勇。從就業教育走向創業教育的歷程[J].教育研究,2001,(2)。
[6]鄔大光,趙婷婷。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問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59.
【淺談如何促進當代大學生創業】相關文章:
淺談如何利用評價促進語文教學08-17
淺談如何在師幼互動中促進幼兒的發展08-16
淺談促進道德認識內化08-17
淺談如何采用激勵性評價促進后進生健康成長08-05
淺談大學生自主創業的“虛”與“實”08-17
淺談當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及其緩解策略08-26
當代社會我們如何學習雷鋒08-17
當代創業企業的經濟性質08-07
淺談在主題背景中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