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化學平衡常數”應用的教學體會
“化學平衡常數”應用的教學體會作者/楊啟明 李飛艷
在學習化學平衡知識時,學生對化學平衡常數的應用認識較為淺薄。但實際上,很多較難的化學平衡問題都可以通過化學平衡常數K進行解決,甚至包括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的一些問題,它們都是以化學平衡為基礎的。
例如有些學生不太理解“濃度越小,弱電解質的電離程度越大”,其實這個問題就可以通過平衡常數K與Qc的關系解決。

所以,Qc<Ka,平衡向右移動,電離程度變大。
由以上例題可知,平衡常數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化學平衡常數不僅可以直接判定一個反應進行的程度,也可以間接通過平衡常數判定可逆反應進行的方向或移動的方向,還可以用于熱效應的判定。現總結如下:
1. 判斷方向
(1) 起始反應的方向。在一定條件下,可逆反應中各組分的濃度已知,可逆反應將向什么方向進行?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用化學平衡常數K就能輕松解決。
方法:將所給各組分的濃度代入平衡常數表達式中而得到Qc,若Qc>K,則表明加入的物質中生成物濃度大了,而反應物濃度小了,平衡將逆向進行;若Qc<K,則平衡正向進行;若Qc=K,則表示可逆反應已達平衡狀態。因此,利用Qc與K是否相等,可判定可逆反應是否達平衡狀態。
例如吸熱反應N2(g)+O2(g)?葑2NO(g),在2 000℃時,K=6.2×10-4。2 000℃時,向10L密閉容器中放入2.94×10-3molNO,2.50×10-1molN2和4.00×10-2molO2,通過計算回答:①此反應的初始狀態是否為化學平衡狀態?②若非化學平衡狀態,反應將向哪個方向進行以達到化學平衡狀態?
解析:由題信息我們可以很容易計算出N2、O2、NO的濃度分別為2.94×10-4mol/L、2.50×10-2mol/L、4.00×10-3mol/L,再通過計算Qc=8.60×10-4>K,所以該反應未達平衡,反應將逆向進行。
(2)平衡移動的方向。如果可逆反應改變反應物和生成物濃度時,平衡將向什么反向移動?方法與(1)中一樣,仍用Qc與K的關系。
例如800℃時,化學平衡CO(g)+H2O(g)?葑CO2(g)+H2(g)的平衡常數K為1,若達到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將C(H2O)增大到原來的2倍,同時將C(CO2)增大到原來的3倍,化學平衡將向什么方向移動?我們可將所改變的濃度代入到平衡常數表達式而得到Qc,很顯然Qc>K,因此平衡將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2. 判斷反應熱效應
平衡常數K值的大小只與外界的溫度有關。溫度發生變化,平衡常數也隨著改變。若溫度升高,K值變大,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若溫度升高,K值減小,則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3. 判定轉化率
一定溫度下,K值越大,反應進行得越完全,反應物轉化率就越高,反之就越低。所以,我們可利用K的大小判定反應物轉化率的大小。
例如27℃時,反應(1):N2(g)+O2(g)?葑2NO(g),K=3.84×10-31,反應②:2SO2(g)+O2(g)?葑2SO3(g),K=
3.10×1025,判斷這兩個反應進行的程度?
很明顯,第一個反應的平衡常數很小,說明其反應的程度很小,幾乎不能發生。而后一個反應的平衡常數很大,說明這個反應進行的比較完全,轉化率就很大。
(山東省膠州市第二中學)
【“化學平衡常數”應用的教學體會】相關文章:
化學平衡常數教學反思03-20
多媒體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08-15
生活中的化學在教學中的應用08-23
實例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08-23
淺談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08-22
職高化學高效課堂中教學資源的應用探索08-25
應用化學實習報告06-12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應用模式探索08-23
案例教學法在《生物化學檢驗》教學中的應用08-18
《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