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德育的英語教學論文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德育,讓學生快樂成長作者/王煜琴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把傳授英語知識、培養學生能力與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把教書與育人統一起來,才能全面落實教學目標,讓學生快樂成長。
一、教師明確教書育人的職責,學生明確學習英語目的
教師應認識到思想教育的重要性,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養。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其應以身作則、以身立德,熱愛外語教學事業,在教學中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高度的事業心,對待學生一視同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學生,做學生的表率,這樣才能收到言傳身教的教育效果。同時,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豐富的德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用正確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去影響他們、塑造他們。作為學生,應明確自己學習的目的,意識到自己學習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和意義,并以此為動力,激發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努力完成學習的任務,達到受教育的目的。
二、結合教材內容,講究方法,貫穿德育
初中英語教材內容豐富多彩,特別在德育內容教學方面有: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教育;尊師愛生,團結友愛教育;熱愛勞動,熱愛科學教育;正確認識世界的教育等。教師在訓練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的同時,要講究方法,結合課文內容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教育于語言教學之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教材內在思想教育因素,做到思想教育與語言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德育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使學生既掌握英語基礎知識,又受到情操的熏陶。
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講求思想教育實效
教師既要充分發揮教材的德育功能,又要根據學生的思想實際,突出重點,根據初一、初二低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注意灌輸文明禮貌、尊師愛生、團結友愛、助人為樂、遵守紀律的品德教育。目前的初中生都是獨生子女,勞動觀念淡薄,教師在教學時應注意教育和引導,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教師可結合勞動課,組織學生參加一次實踐活動,然后用英語記述這次勞動,在班上分組交流,最后作出恰當的評價,以示鼓勵。針對學生受“金錢萬能”腐朽思想的侵蝕,教師應啟發學生思考,擁有財富不等于擁有幸福,金錢不是萬能的,教育學生正確認識人生的價值。教師從學生實際的出發,了解、熟悉教育對象,能使德育滲透工作有的放矢,針對性強。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多方面地滲透德育
英語教材要求學生盡可能多地加強語言實踐活動,為交際達到初步運用語言的能力。教師應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多種課外活動,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如布置學生利用課外的時間制作賀卡送給老師,這樣既能加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動手制作能力,又能讓學生懂得尊敬師長,融洽師生關系。通過課外活動,既能使學生及時鞏固已學知識,初步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也能開闊視野,達到多層次、多角度地滲透德育的目的。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郭家屯中學)
【德育的英語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英語教學論文05-31
中職德育論文08-24
小學德育的教育論文08-17
職高英語教學論文08-24
高職英語教學論文08-24
小學英語教學論文02-23
關于香港德育管理的論文08-21
關于德育量化的思考論文03-25
小學德育論文與范文08-17
小學德育論文 注重德育,建和諧班級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