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英語課堂教學論文 英語智慧課堂的構建途徑
英語課堂教學論文 英語智慧課堂的構建途徑彭 莉
(江蘇省泰州中學,225300)
摘要:智慧課堂是通過教師“教”的智慧激活學生“學”的智慧,是師生智慧互動共生的過程與結果。英語智慧課堂的構建,可通過“啟智”激發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通過“育智”營造“多向互動交往”的教學氛圍,通過“培智”涵養質疑問難的思維品質,通過“養智”讓學生在體驗中習得知識。
關鍵詞:啟智 育智 培智 養智
關于課堂教學,很多教師追求的是規范和高效,主要強調的是教學效益,即課時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實際上,教學效益還應包含更高層次的追求——構建智慧課堂。何謂智慧課堂?簡言之,就是充滿智慧的課堂,通過教師“教”的智慧激活學生“學”的智慧,著力點是師生智慧互動共生的過程與結果。本文以英語學科為例,探討智慧課堂的構建途徑。
一、啟智:激發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動機是直接推動個體活動以滿足某種需要的內部狀態,是行為的直接原因和內部動力。英語課堂上,教師應當抓住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利用他們的期盼與關注心理,激發學生對詞匯、句型、語法等知識的學習動機。
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5 Unit lGet-ting Along With, Others一課,涉及“友誼”這一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教學中,教師借助真實的案例,讓學生給自己的朋友寫一封信。學生在信件書寫的實際操練中鞏固所學句型、查找知識漏洞,遇到問題主動查閱課文、請教老師,一封封情真意切、文句流暢的信件呼之欲出。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學生不僅習得了語言知識,更得到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熏染——了解到如何與別人相處以及當友誼陷入困境時應該采取的態度,寬容、理解、真誠、友善等文明風貌在課堂內外得到呼應與延伸。
二、育智:營造“多向互動交往”的教學氛圍
傳統的英語課堂存在“單向傳輸”的弊端,智慧課堂則應重視處于不同狀態的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多種需求與潛在能力,并把著力點放在師生的“多向互動交往”上。
美國著名教育家鮑里奇認為,要實現課堂上的“多向互動交往”,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1)提出有挑戰性的問題,尤其是學生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2)允許學生自主選擇并開展小組合作學習。(3)提供充足的機會盡可能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4)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認知策略。(5)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監控,并根據需要調節內容的流量以及信息的等級、復雜度。
在牛津高中英語模塊2 Unit 2 Project板塊的Making a Travel Lea let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最終設計出有關泰州的旅游宣傳單、宣傳冊,筆者設計了以下7個問題,開展師生間、生生間的多向互動交往——
問題1:What is a travel leaflet?
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組織語言進行回答。
問題2: What are the features of a travelleaflet? Please describe it with adjectives.
要求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每個小組至少想出7——8個形容詞。
問題3: What does a travel leaflet usuallyconsist of?
此問題旨在引導學生學會抓文章的副標題、主題句等。掌握了這種閱讀技巧,學生根據閱讀范本的框架結構很容易答出來。
問題4: What else can also be included ina travel leaflet?
學生需要一定的經驗及想象力才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建議學生同桌間互相討論,以獲得更為豐富的旅游宣傳單內容。
問題5:How can we make our readersquickly get the main point of what we write ina travel leaflet? Can you give some sugges-tions?
此問題旨在引導學生學會在制作宣傳單時使用說明字幕。
問題6:How can we make a leafletattractive?
問題7:Besides the language, what elsecan make a leaflet more attractlve?
問題6和問題7均有一定的難度,目的在于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并運用自己的經驗,從語言的寫作風格上給出建議。(英語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要求學生互相討論,形成小組意見后再回答。
三、培智:涵養質疑問難的思維品質
思維性是智慧課堂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也是教學的主要目的之一。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圍繞問題展開探索和研究,讓學生在“問題”中生疑、質疑、釋疑,提高質疑問難的能力。問題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兩點:
第一,問題要成為串起探究活動的主線。教材中的知識點很多,表面看起來也很瑣碎,如果找不到抓手、拎不起主線,學習內容就會像一盤散沙,支離破碎。例如,人教版中英合編高中英語教材(簡稱“SEFC”)Book 2B Unit1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 2erica 一課中的Reading板塊,中心話題是“美國”,從聽力到綜合技能,分別涉及“美國的地理特征”、“美國南部”、“美洲大草原上的野牛”,整篇課文的信息量較大,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幫助學生抓住主要信息,教師可要求學生在預習時思考如下問題:(1)美國的地理位置是怎樣的?(2)美國有著什么樣的歷史文化背景?(3)美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如何?(4)美國歷史上發生了哪五件大事?(5)美國反對種族隔離制度的民權運動有哪些?(6)林肯與馬丁·路德對美國歷史產生了哪些影響?
第二,問題要面向全體學生,遵循“最近發展區”原則。在學生現有的知識背景、心智水平的基礎上提問,有助于學生循序漸進地深入思考。仍以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一課為例,在讓學生了解到美國是個移民國家、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熔爐”的基礎上,再要求學生深入理解以下問題:(1)為什么美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無人能取代?(2)“洋快餐”和好萊塢大片對中國有什么樣的影響?學生圍繞美國的國情對問題展開探討,文章脈絡便一目了然。
四、養智:讓學生在體驗中習得知識
布魯納的學習理論認為,認識是一個過程,而不是一種產品。可見,學習不僅是要讓學生掌握這些知識,更要讓他們在情境體驗中不著痕跡地獲得知識,這是智慧課堂的又一要旨所在。
例如,牛津高中英語模塊3 Unit 3 Backto the past一課是有關“失落的文明”的話題,學生對這一話題有著濃厚的興趣,但缺乏直觀體驗,存在知識斷層。于是,課前,我讓學生在網上收集有關古代文明和古代建筑的信息資料;課上,再通過視頻、幻燈等形式配上英文解說來作詳細的介紹。The Statue ofZeus(古希臘的宙斯神廟)、The Taj Mahal(印度的泰姬陵)、The Hanging Gardens(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The Potala Palace(西藏的布達拉宮)、The Great Wall of China(中國的長城),一個個世界文明的古建筑鮮活地展現在課堂上,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自主表達、踴躍展示,同時也為下面的有關龐貝古城和樓蘭古城的閱讀學習埋下了伏筆。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人到學校上學,不僅是為了取得一份知識的行囊,而主要是獲得聰明。因此我們主要的努力就不應該僅用在記憶上,而應該用在思考上。所以,真正的學校應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必須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構建智慧課堂,“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每一位教師都應身體力行。
參考文獻:
[1]【美】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M].易東平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彭莉,英語教學中鄉土資源及其文化因素的導入[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1(10)
[3]【美】戴爾。H.申克,學習理論:教育的視角[M].韋小滿譯,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英語課堂教學論文 英語智慧課堂的構建途徑】相關文章:
英語論文:優化教學過程,構建高效課堂08-23
快樂學習英語構建高效課堂08-20
新課標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論文08-15
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探討論文06-09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論文08-23
淺析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論文08-15
淺談中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08-18
淺談中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08-18
構建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