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歷史論文>高中歷史教學論文:淺談高中新課改后如何備課

    高中歷史教學論文:淺談高中新課改后如何備課

    時間:2023-02-26 20:53:38 歷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歷史教學論文:淺談高中新課改后如何備課

      高中歷史教學論文:淺談高中新課改后如何備課
      
      李濤
      
      陜西定邊縣定邊中學 (718600)
      
      【摘要】 課程改革給所有的課程帶來新的氣息,歷史也并不例外,但同時也給我們中學歷史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進行教學設計(備課),是中學歷史教師亟待解決的一個嚴肅的問題。
      
      【關鍵詞】中學歷史教師;課標 ;備課
      
      1研讀課程標準,建構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成功教學的關鍵因素而[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是教師從事教學目標設計的源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前一定要研讀課程標準,因為課程標準規定了學課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等等。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更加詳細、明確,特別是提出了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最重要的是課標建構了每一課教學的具體目標,即三維目標。
      
      如要確定人民版教材“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一課的教學目標,教師結合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可進行如下設計:
      
      1.1課程標準要求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內容,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2教材目標
      
      知識與能力:識記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內容;理解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基本內容的學習,掌握分析政治制度的方法。學會運用各種資料,包括文字資料、地圖、古代文物圖像來分析歷史上的政治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了解中國早期文明起源的知識,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加深對對祖國文化的熱愛之情;通過宗法制度相關內容的學習,體會中華民族的親情之愛。
      
      1.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分封制與宗法制的基本內容,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難點:對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的分析,使學生對我國早期政治制度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再如,人民版關于“辛亥革命”這一課程的設計中有“史學爭鳴”一環。它是針對課文存在的在史學界有不同觀點或爭議的歷史問題做一個介紹,引起學生對該歷史問題的關注和思考,比如在講到“辛亥革命的歷史功績”時,教科書的“史學爭鳴”欄目內容是:“有人認為辛亥革命因沒有完成反帝反分建的歷史任務而失敗;(歷史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有人則認為辛亥革命是中國從君主到民主社會轉型的成功開始。你贊同那種看法。教材回避了辛亥革命成功還是失敗的結論,給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留下了廣闊的空間。這兩種觀點看起來都很有道理,學生要通過正文的學習以及其它資料搜集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認識。在“學習內容”后設有“自我測評”、材料閱讀與思考等欄目,幫助學生對本課的學習進行自我評價。
      
      這種設計的成功之處在于,它不是簡單地使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辯能力,進而形成學生自己的觀點,這也充分體現了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然而,與新課程教改方案相比較,當前歷史教師對與教學目標的設計尚存在下列問題:
      
      ①受“大綱時代”教學慣性的影響。不少教師仍習慣于脫離“課程”,直接依據教材和教參進行教學設計,還沒有真正由教科書的“執行者”轉變為教學方案課程的“開發者”穿新鞋走老路的還較為普遍。
      
      ②面對課標那寥寥數語,有很多教師不知教學任何選點,無法控制教學的寬度和深度。教學目標的設計仍突出認知性目標,淺者要求達到講清知識,深者要求發展能力,其他的任務,或抽象、或附帶,并無真正的地位,即使,各種目標大多也未呈整合態。很少有教師能對每課的具體教學目標作稱職的分析和解讀,尤其是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大多是干巴巴的幾條,表述雷同,不見深度,缺乏針對性的和可操作性。
      
      ③不少教學沒有認真關注課程標準中所使用的行為動詞,諸如了解、知道、列舉、說出……理解水平的;認識、說明、簡述、概述、理解、概括、比較、分析、探討……應用水平的,收集、編輯、調查、制作、討論、展覽、總結、評價……結果教學目標設計對知識與能力的要求過高,導致教學難度過大,背離了課標要求,結果變相地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創造性使用教材
      
      歷史課改和其他科目一樣教材多元化,原來的教材主要是人教版,而后來是人教版、大象版、岳麓版和人民版四套新教材,給廣大師生呈現了豐富多彩的新課程,無論是結構、選材與謀片還是思維訓練等方面都各有特色,由原來的通史結構轉變為現在的模塊專題結構。模塊專題結構雖然有他的優越性,如某一個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現象“前”因“后”果有詳細的闡述,且可進行較為深入的探究,但這樣的結構也有弊端,比如時序性、全面性、關聯性不強,歷史時間發生的時間順序,專題之間的相互聯系,全面行也受到了影響,這樣有時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想上好一節課,備好一節課,就需要教師認真研讀《課標》,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即對教材進行適當的整合。整合包括教師對教材內容的重構,處理加工,改變乃至增刪。教師可以對初中和高中的教材的整合,對各種版本教材的整合,對新舊教材的整合,對同一模塊不同專題的整合,和課外歷史材料的整合等等。但整合應注意下面幾點:
      
      2.1重視使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和例子。重視學生所用版本教材的素材和例子,學生所用教材是系統教材中說有最主要教材,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尤其是農村學生,教材也許是他們知識的最主要來源,也是最主要的來源。從教材中尋找教學素材和例子對于教師來說是最為經濟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2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內容多種價值。傳統教學注重學科知識的授受,教材的基本上是用敘述性的語言直接呈現知識,比較重視知識的遷移價值,而忽視其認知價值和情意價值。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或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的過程。這就要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叫要重視知識遷移價值,更要深入分析和挖掘知識的認知價值和情意價值,要看到教材背后所蘊含的思想,觀點和方法,設置豐富多彩的學習情景和探究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全面實現課程目標,這是新時期中學歷史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
      
      2.3根據學生的實際合理調整教材結構體系。教材體系的構建使影響教材功能發揮的重要因素,以促進學生學習和發展為宗旨的教材,特的體系設計必然要與學生的認知結構相匹配,這是不容質疑的。但在實際教材編寫中,教材體系的構建往往是教材編寫者根據課程目標,綜合考慮學科知識的邏輯順序,學生的認識順序和心理發展順序而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編寫者考慮到往往是學生群體共同發展規律,難以充分體現特定群體和個體在認知和心理發展上的差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是具有不同個性的群體乃至個體,這對《課標》提出了新的要求,亟待教育界同仁特別是領導的進一步解決。
      
      2.4追求真實的課堂效果。課堂內容的教學設計中最為重要的一環,他是保證教學設計貼近課堂、貼近學生、貼近教學實際的重要保證。課堂教學不是簡單的把教材搬進教案,把教案搬進教堂,進而讓學生搬進筆記、搬進作業,作為標準搬進答案、搬進考卷的過程。而是師生之間共同對話、共同探究、共同發展的過程。教材內容教學化設計應是一種學案式設計,教師應注意把教的過程轉化為學的過程,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總之,高中歷史新課改后教師如何進行備課,教材內容如何設計,應結合時代特征(教學科技化)和當代學生的特點。首先,教學內容的設計,應有學生預習方案的設計,通過預習引導學生去揭示問題、探索知識、發現規律。其次,要有教師講解重點的設計,教師的講解應把握好四點:一是“三度”(學習之深度、廣度、密度),二是“三性”(基礎性、實用性、時代性),三是“三近”(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貼近學科),四是“三易”(易混、易錯、易忽視)。再次,學生訓練試題的設計,這些試題應具有綜合性、探究性、開放性,有利于學生知識的達成和能力的培養。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教學設計總體上應把握素質教育的指針,全身心地為學生服務、為國家教育事業服務,努力開創我國教育事業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歷史課程標準[Z]。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人民出版社,2003.
      
      [2]中國近代史學術研究的新觀點介紹[J]。歷史教學,(天津),2004.
      
      [3]陳旭遠,張捷。用課堂教學藝術[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高中歷史教學論文:淺談高中新課改后如何備課】相關文章:

    淺談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課教學論文08-16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利用情感教育08-21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的改革與實踐08-17

    新課改下我國高中歷史的教學反思08-23

    農村高中歷史教學論文08-23

    新課改高中化學教學論文08-24

    新課改高中體育教學論文08-24

    新課改下如何開展數學教學論文08-23

    淺談高中物理新課改下的新教學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亚洲色性视频在线 | 玖玖资源免费国产在线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 | 日韩中文高清在线专区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