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形近字的識記方法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形近字的識記方法周格麗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縣舊城鎮中心小學(679301)
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識字教學它既是基礎,又是重點。在小學的字詞教學中,主要是讓學生牢固掌握并運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字詞。在學習生字詞中,學生經常會遇到許多形近字。而要學生正確學會識記這些形近字,并能正確的運用,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他們在運用中,經常會錯用這些形近字。
小學生的特點是好奇心強,準確性差,識字記得快忘得快,對形近字、尤其是同音的形近字更容易混淆弄錯。針對這種情況,在長期的教學中我總結出以下幾種識記形近字的方法,讓學生區別形近字效果比較明顯。
1找規律識記法
讓學生一遍一遍地抄寫、識記形近字,常常是徒勞無功,如果讓學生動腦子找規律,識記形近字就會比較容易。例如在教學識記“撥”與“拔”時,我首先告訴學生,“撥”與“拔”是一對雙胞兄弟,它們長得很像,它們那一點像?然后讓學生激烈的討論,有的同學說:“它們都是左右結構,而且左邊都是提手旁。”另一些同學說:“‘撥’字右邊是‘發’字,‘拔’字右邊是‘友’字多一點。”通過同學們的討論,即激活了學生識字的興趣,又達到了學生找識字規律的目的。
2利用編口訣識記
在教學形近字時,教師可以根據形近字的特點,讓學生開動腦筋,為它們編一些口訣來識記,這樣學生對這些形近字即產生了直觀認識,說起來又朗朗上口,提高了識記的效果。例如在區別“桃、跳、逃、挑”等字時,就利用編口訣的方法來識記。學生是這樣編的“有木是桃,有足跳得高,有走逃得快,有手挑千斤”通過編兒歌,學生就記住了這幾個字,在以后的運用中,學生很少用錯。
3換部首識記法
孩子們的好奇心強,想象豐富,我充分調動孩子們的想象力,培養他們識字的興趣,讓他們始終能主動的認字識字。每當孩子們學習新字時,很自然的在腦海中就會閃爍出已學或已見過的形近字,從而對形字字形加深識記更準確的區別運用。(語文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學習“轎”字借用“橋、嬌、驕”字,結合語文園地的“我的發現”的識字方法,運用換部首識字法來識記,學生就牢牢的記住了。
4分類記憶法
分類記憶就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和要求,把形近字的音、形、義以及寫法上的特征,把屬于同一類的歸并在一起,一組一組地進行分類記憶。在進行了一個階段的生字教學后,讓學生對所學的生字進行歸類記憶,有助于延長記憶時間,同時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如,“情、請、晴”這幾個字,通過分類,可以看出他們都帶有“ing”這個鼻韻母,由此歸納出:一般來說含有青這個部件的字都是后鼻音。
5利用部首理解字義識記
有些形近字有相同的部件,我們可以先記住相同的部件,在通過不同的部首來會意聯想,從而識記。例如在教學區別形近字“峰”和“蜂”時,指導學生聯想,“峰”的左面是一個“山”,表示是與山有關的東西,如:山峰、峰頂。“蜂”的左面是一個“蟲”,表示是與昆蟲有關的字,如:蜜蜂、蜂蜜。這樣通過字義的理解就可以使孩子清楚、正確的識記這兩個形近字。
6利用編故事識記
每個學生都喜歡幻想,在教學中我抓住漢字的固有因素和特點,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開展并鼓勵學生參與“我的漢字小故事”活動,把形近字當做人、物來看待,讓它們活起來 ,動起來,走進自己編的小故事中去。
例如在識記 “完”和“玩”。學生編的故事是這樣的,森林里有一只非常喜歡玩的小猴子。有一天,它撿到一頂帽子,戴著帽子到處去玩,被狐貍看見了,狐貍想得到帽子,就對猴子說:“你是不能戴帽子的,戴著帽子你就完了。”猴子聽了狐貍的話就摘下帽子扔掉,狐貍撿起帽子就跑,猴子上了狐貍的當,真的完了。學生就記住了玩耍的是“玩”,完了的完是完成的“完”。聽到這個故事時,我是驚喜的,原本難記住的兩個形近字,在他們那里活了起來。他們在品嘗到成功快樂的同時,也使想象力和表達能力得到長遠的發展。
7在具體的句子中識記
把一些同音的形近字,放到不同的句子中去體會,感受它們的不同,會讓我們更好的識記它們。如識記同音字“元、園、員、圓”,我就設計了如下四個句子,讓學生來選字填空。第一句:今天,媽媽給我1( 元 )錢,應選“元”,元是人民幣的單位。第二句:星期天,我們一家要去公(園)玩,應選“園”, 公園的“園”是供人游覽娛樂的地方,第三句:小明是一名優秀的少先隊“員”,應選“員”,員是指人。第四句:(圓)(圓)的月亮掛在高高的夜空,應選“圓”, 又大又圓的“圓”是指繞一個點等距離旋轉的軌跡或某個圓形物體。這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更快的區別了這四個同音的形近字。
8比較聯系識記法
識記形近字可運用“比較聯系識字法”,在區別對比的過程中找出一些字的異同之處來進行識字,即在比較中識字,在聯系中區別。如,學習“目”字可與“日”字相比較,“日”太陽只有一個,所以“日”里面只有一橫,“目”眼睛有兩只,所以“目”里有兩橫。又如,“人”與“入”可以區別其形來識記。
9利用游戲識記
枯燥的識字方法,容易使學生疲勞,而游戲是學生最喜歡玩的活動,讓學生在游戲中來識記形近字,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識記形近字的效果。如生字開花、開火車、找朋友、為小樹添葉、為娃娃換衣等活動。例如生字開花,看誰的花兒開得最美。
如:“誠”和“城”這兩個字,雖然讀音相同,字形相近,但是意義完全不同,誠實的“誠”與語言有關,而長城的“城”是與建筑有關,學生經常會用錯。我認為僅靠老師單純地講,效果不是很好,為了讓學生能夠正確的使用這兩個字,我就設計了用生字開花的方法,讓學生組詞,看誰的詞組的又多又快,評出最美的花,給予獎勵。通過活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這樣學生的同音字掌握比較牢固,長時間不易遺忘。
通過以上的識記形近字的教學,可以突破難點,穩扎穩打,當然識記形近字的方法不止這些,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只有通過靈活多變而又符合實際需要的教學方式,盡量把抽象的形近字解釋得淺顯易懂,避免枯燥乏味的解釋。讓學生學會觀察、分析、區別的學習方法,達到正確書寫運用形近字的目的。
總之,在識字教學中,我認為只要堅持實踐第一,靈活運用漢字的造字法則和內在的規律進行教學,就能使學生牢固的記住字形,正確理解字義,正確讀音與運用,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果。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形近字的識記方法】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古詩教學08-15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大語文觀”08-20
淺談小學語文創新教學方法08-16
淺談美術教學中的鼓勵教學方法08-05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08-17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訓練08-15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17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08-24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朗讀技巧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