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小學英語“自主——探究”的有效閱讀教學策略
淺談小學英語“自主——探究”的有效閱讀教學策略林偉琴
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大埔小學(514200)
著名的英語教學專家王篤勤在其《英語教學策略論》中指出:“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策略性。”因此,在教學中運用一些教學策略能夠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實效性。而“自主─探究”教學策略是上好閱讀課的重要保障,本文就其基本流程“預習探究→合作交流→品讀感悟→課外延伸”進行探討,希望能尋求出解決閱讀課教學策略的更好辦法。
1預習探究
預習是自學的一種形式,是學生走進文本的起始階段,搞好預習是提高有效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因素。五、六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并且掌握了英語學習的一些方法,基于此,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探究小學生英語學習有效預習策略。
1.1讀
課前預習,要指導學生認真“讀”。學校為每位學生配了書本的原裝錄音帶,為學生的正確發(fā)音提供了第一步的指導。如PEP Book5 Recycle1 Read and write一課,生詞和生句多而雜,發(fā)音難,如interview , tasty and healthy, certainly等等,難度都十分大。我便在課前讓學生在家用錄音機反復跟磁帶并模仿著讀,試把每個音都發(fā)得標準、到位。學生在跟讀課文的過程中既初步感知了語言,訓練了語感,又為有效學習新課作好鋪墊。
1.2議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指導研討過程中,應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圍繞本課話題進行討論。在教學PEP Book5 Unit4 Read and write這一課時,課文內(nèi)容圍繞I’m helpful.這一話題來展開的。我覺得除了讓學生掌握和能熟練運用課文中的相關重點句型以外,更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情景,讓學生自主學習。(英語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所以我在課前讓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進行預習,討論并創(chuàng)設一種情景,讓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helpful ,不在局限于老師創(chuàng)設的大眾版的情景里了。
2合作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讓學生的閱讀更有效、更輕松的途徑,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也能深層次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動機,有利于保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1合理分組
合理分組是進行有效合作學習的前提。教師在分配小組時要注意:每一個小組內(nèi)各個成員間的英語水平要有梯度,避免優(yōu)生集中、學困生被排擠的現(xiàn)象。這種合作形式需要教師全面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紀律表現(xiàn)、學習態(tài)度、性格以及英語水平,考慮好、中、差搭配,以便調(diào)動每個小組成員的參與意識,方便組員與組員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相互學習交流。
2.2開展學習活動
2.2.1課堂練習中的合作交流。
閱讀教學要適宜穿插“對練”或“組練”方式,用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看圖、看物問答,模仿對話,表演課文對話等等。教師要巡視監(jiān)聽,對有困難的“對”或“組”進行一些必要的指導,充當“助手(helper)”或“引導者(guide)”的作用。
2.2.2鞏固拓展中的合作交流。
在閱讀鞏固階段最好用“組練”方式,如進行角色扮演、會談、討論解難、模擬采訪等等。教師要提醒學生結合課文中的語言形式來表達,注意人物的身份和具體的場合。教師往往扮演裁判(judge)、評委(commentator)的身份。
3品讀感悟
3.1“觀”中感受
現(xiàn)在學校為每位英語教師配了書本的原裝光盤,Let’s talk和Read and write部分都是以Flash動畫形式展現(xiàn)的,學生在欣賞動畫片的同時學習英語,可一邊聽純正的英語,一邊看文字,閱讀的過程就在輕松、快樂的狀態(tài)下完成。
如在《My Favourite Season》的教學中我精選了一篇關于四季故事的課外閱讀材料。這個故事里面的內(nèi)容不僅新穎豐富,而且知識面廣,四個季節(jié)的特征面面俱到。當我呈現(xiàn)這個部分時,學生的眼球一轉(zhuǎn)眼的功夫就被它那形象生動的畫面,幽默風趣的話語所吸引,仿佛進入到自然真切的情景中進行英語學習。可見,生動的語言材料通過多媒體呈現(xiàn),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乏味為有趣,實現(xiàn)語言技能與學生的情感同步發(fā)展。
小學英語閱讀教材中通常也有大量的課文插圖,它們是對閱讀內(nèi)容的概括,是其主題意義的直觀表達,其中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背景知識。觀察閱讀材料插圖,獲取有用信息,展開想象,進行看圖說話,能幫助學生快速了解主要內(nèi)容,理解閱讀文本中蘊含的意義,從而提高閱讀質(zhì)量。
3.2“ 讀”中理解
3.2.1初讀文本有所思。
教師在整體感知課文內(nèi)容前,可以先讓學生初讀新授內(nèi)容,并設計少量較容易的任務,可以設計的任務形式有:是非題、排序題、選擇題、判斷題、連線題、填空、填表、畫圖或回答問題等,這些都可以讓學生有目的地去閱讀,還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更深入地理解語篇內(nèi)容。如在教學Book 6 Unit2 A Let´s talk時,我先呈現(xiàn)兩個填空題:
⑴Mike likes fall best. It´s alwaysand.
⑵Zhang Peng likes winter best. He can play with.
兩個在短文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難度降低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明顯增強了,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默讀技巧。
3.2.2細讀理順文章。
在學生掌握大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注意文章的細節(jié),就文章內(nèi)容進行問答練習,如在教學PEP小學英語Book7 Unit4 Let‘s read 時,我設置了幾個問題:What’s Alice’s hobby? What’s Ann’s hobby? Where does Liu Yun live? What is Liu Yun’s hobby? 通過這些問答練習使學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細節(jié),學生對課文會更熟悉、理解得也會更深。
3.2.3精讀理解句義。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語境或構詞法推測詞義和理解句義的能力。要求學生閱讀時遇到生詞或多義詞盡可能要通過上下文猜出詞義,從而正確理解全句的意思。如:根據(jù)構詞法理解詞義;根據(jù)猜測理解詞義;根據(jù)上下文理解句義等。
3.3“思”中升華
在自讀、精讀、感悟結束之后,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思考,體悟文本的意境,深入挖掘文本的隱性教學目標,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改寫、轉(zhuǎn)述、復述、表演、等口頭和筆頭活動。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一些線索或圖表對原文進行復述,使學生對原文加深了理解。也可追求關聯(lián),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相連,以讀促寫,讀寫結合,訓練學生運用閱讀文本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視小學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應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采取不同的閱讀訓練方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動機和閱讀習慣,積極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策略和技巧,通過“自主-探究”的閱讀教學策略幫助學生形成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zhì),最終使學生提高閱讀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只有這樣長期不懈的教學實踐,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在小學階段得以提高,并為學生的終生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淺談小學英語“自主——探究”的有效閱讀教學策略】相關文章:
淺談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策略08-05
對寫景課文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究08-05
淺談對“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認識08-17
淺談課堂設問的有效教學策略08-07
小學生有效閱讀探究論文08-17
淺談小學英語的有效教學08-20
初一英語詞匯有效教學策略探究08-02
淺談小學探究性閱讀教學08-05
“問題情境一自主探究”式教學策略探析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