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綜合教育論文>試論口述史在社會工作實踐和教學中的應用

    試論口述史在社會工作實踐和教學中的應用

    時間:2023-02-26 20:31:51 綜合教育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試論口述史在社會工作實踐和教學中的應用

      試論口述史在社會工作實踐和教學中的應用
      
      張進(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江蘇揚州 225002)
      
      【摘要】口述史作為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在社會工作專業實踐中得到廣泛應用。社會工作者應用口述史方法,既可以體現其專業優勢,又能夠發揮社會功能。但口述史在社會工作實踐中必須注意一些具體問題。
      
      【關鍵詞】口述史 社會工作 實踐 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C91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1672-4828( 2012 )11-0035-03
      
      DOI: 10. 3969/j.issn.1672-4828. 2012. 11. 009
      
      一
      
      口述史是現代社會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廣泛應用于歷史學、社會學、社會工作、民族學、人類學等諸多學科。“口述歷史是以錄音訪談的方式搜集口傳記憶以及具有歷史意義的個人觀點。”口述史是指由訪談者通過訪談、觀察等方式,搜集和記錄對受訪者有特殊意義的口傳歷史記憶,這種口傳歷史記憶亦稱為“生活史”或“傳記性訪談”。
      
      由于口述史方法的兼容性及其“平易近人的特點”,使得訪談者和受訪者之間的溝通更為順暢,“口述史的方法也被許多學者所使用,特別是社會學家和人類學家,他們不認為他們自己是口述史學家……而出于不同的理由,專業歷史學家也不太可能將他們的工作想像為‘口述史’。”
      
      社會工作作為一門應用性的社會科學學科,“是以利他主義為指導,以科學的知識為基礎,運用科學的方法進行的助人服務活動。”二戰以來,口述史已經在西方社會工作實踐中得到廣泛使用。例如,在英國,“口述史另一個令人稱奇的發展便是懷舊療法。緬懷過去可以成為老人在變幻不定的世界里保持自我感受的一個重要方式,這種方式正在日益為研究老齡化問題的專家所承認。”口述史不僅用來重新喚起嚴重孤獨和抑郁者的精神,甚至還用作治療精神病和發狂的老人的方式。在美國,北卡羅利納州的社會工作者則對HIV成陽性者,開展進行口述歷史計劃,以期在性與藥物問題方面對他人有所裨益。
      
      口述史應用于社會工作專業,主要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作用:
      
      (一)獲取案主資料,作出科學診斷。所謂診斷,就是社會工作者通過對案主(受訪者)基本問題的了解,確定其功能失調的狀況和原因,找出解決的路徑和方法。社會工作者不僅要對案主(受訪者)的現狀進行把握,而且對其心理、生理、社會環境等方面的資料加以深入分析,主要涉及到其成長經歷、學習經歷、家庭文化、家庭機構等方面內容,其實也就是對案主開展生活史和家庭史的資料搜集過程。“倘若沒有口述史的證據……就不可能恰如其分地發現普通家庭與鄰居和親屬之間的聯系,或是其內在的關系。夫妻角色、撫養子女、情感和物質上的依賴關系、年輕人贏得自立的斗爭、求愛、婚內外的性行為、避孕和流產——所有這些,都是十分隱秘的領域。”,不可否認,案主所發出的“過去的聲音”,成為社會工作者研究和解決當下問題的重要參考依據。
      
      (二)消除不良癥狀,舒緩心理壓力。(教育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社會工作者應用口述史方法,能夠發現案主個人的早年經歷,澄清許多錯誤的想法,有助于緩解和消減內心存在的心理陰影或障礙。通過口述歷史,案主內心的焦慮、苦悶等不良情緒,也得到一吐為快的機會,產生身心上的愉悅,因此“接受口述歷史訪談,可使他們長期郁積的情感得到紓解和凈化。”s社會工作的對象是有困難的個人和人群,簡言之就是所謂社會弱勢群體,“任何一個有這共同艱苦經歷的團體,都可以采用口述歷史訪談,經由記錄其想法與記憶而獲益。”
      
      (三)激發個人潛能,產生積極影響。社會工作者采用“敘事史學”的方法,通過案主講述“自己的故事”,幫助他們找到個人生命故事中的遺漏片段,容易使其產生積極的心理感受,喚起案主內在的改變力量。這一方式對于“講故事者也具有醫療價值。那些接受過訪談的人都對自己的生命有著較為正面的感覺”。口述歷史對老年群體似乎更為有效,“那些專注懷舊治療的人們發現,敬老院中參與訪談的老年人提高了自我的評價,而且在肢體語言上有明顯的變化。”
      
      二
      
      當前,學科交叉、專業融合日益密切,有必要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對口述史方法與社會工作專業的關系及其應用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社會工作專業應用口述史方法,不僅使得社會工作者更好地研究社會現實問題,而且可以更好地解決案主的許多實際困難。正如著名社會學家米爾斯所強調的,“如果不運用歷史,不具備心理事件的歷史感,社會科學家就不可能對現在應成為研究定位點的那些問題進行完整的表述。”
      
      社會工作專業應用口述史方法,不僅可以展示自身特點,而且能夠彰顯專業優勢,發揮其獨特的社會功用與影響。其主要表現有:
      
      第一,發揮專業優勢。訪談是社會工作專業的基本技術之一,它“是一群專門的、精于會談技巧的人,主動與會談者做的相互接受且有特定目的的一種專業性的談話”。在訪談過程中,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案主的具體情況,靈活做出調整和應對,諸如擴大受訪者的范圍、修改口述計劃以獲得更多材料。同時,社會工作者還特別擅長做訪談記錄,“即使在什么都不能用的情況下,熟練的訪談員還是會掌握足夠的主要信息和關鍵語句的,并在訪談后很快把它記錄下來,從而使有價值的訪談最終完成。事實上比較而言,在磁帶錄音方面使這類方法帶上印象主義的色彩以前,它始終是最最普通的社會學實踐。”
      
      第二,深化課題研究。社會工作者可以根據社會實際需要,自由選擇課題與研究項目,制定較為詳盡的口述訪談方案,包括受訪者的選擇、口述范圍和內容的限定、口述計劃的設計等。根據研究的實際需要,對同一受訪者或不同受訪者就同一主題實施個人口述或集體口述,開展一次口述或多次口述,進行縱貫式研究或橫剖式研究。社會工作者還可以就受訪者口述中的疑問之點或是個人研究的困惑之處,開展多方查證或進行交叉研究,以此厘清和解決口述訪談中的矛盾和爭議問題。因為“口述史特別適合于課題工作,它不僅可以成為群體,也可以成為單個學生的事業:不管是在學校、大學或學院,還是在成人教育或社區中心,口述史可以隨時隨地地落實下去”。
      
      第三,提高教學質量。社會工作專業應用口述史,可以通過大量鮮活的個人體驗,豐富和發展社會工作理論,改善和優化社會工作教學和實踐。口述歷史實踐能夠讓學生跳出課堂,走入社會,思考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問題的路徑和方法,“由于口述歷史課程在觸手可及的實際環境下運作效果最佳,因此相互討論或是實習的上課方式,會比老師單獨在課堂授課要好些。”學生在實踐中可以將專業知識和技能,直接服務他人和社會,使其自信心及對專業的認同感得到明顯加強,其能動性和創造性也得到充分發揮,因此口述史“還能夠破除師生之間、代際之間、教育結構和外部世界的障礙”。
      
      三
      
      社會工作者應用口述史方法,需要精通口述史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因為口述史的“田野工作要想獲得成功,就需要在與被訪者的互動過程中掌握人際技巧和社會技巧,同時也需要掌握專業知識”。此外,社會工作者在口述史實踐中,還必須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其一,立足發揮訪談者的主導地位,充分發揮案主的主體作用。通過口述史學,搜集有價值的案主資料,是社會工作實踐和教學的基本要求。當然,口述資料的收集并非輕而易舉,而是一個充滿困難和挑戰的過程,充分調動受訪者的主觀能動性尤為關鍵。如果受訪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不到應有發揮,即使訪談者事前制定了科學、詳盡、合理的口述方案,也不過是一張廢紙而已。“從許多方面看來,最理想的口述歷史關系,往往是在訪談者退居學生角色、受訪者為老師時才出現的。”因此,訪談者必須謙虛有禮,充分尊重受訪者的尊嚴和權益,調動其主動參與的意愿和熱情,使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正如保爾·湯普遜所總結的,“他必須具備某些素質:他不僅要關心對方,而且要尊重對方,要能夠靈活地應對他們;他需要對別人的觀點表示理解和同情;最重要的是,他必須愿意坐下來靜靜地聽。”當然,訪談者在尊重受訪者口述優先權的前提下,必須保持清晰的思路和對全局的有效掌控,不能被其語言、行為和情緒所左右,“個人回憶的生動性是口述證據的力量所在,也因而是它的主要局限性所在,歷史學家需要謹防陷入被訪問者的思想范疇之中。”
      
      其二,創造適合口述歷史的情景。訪談者在口述訪談之前,通過對特定歷史時期的研究,營造出類似的歷史環境,簡單地說就是為受訪者創造出一種懷舊情結,使其徜徉于個人記憶之中。例如,使用特定環境下的實物(日記、筆記、家譜、報紙、照片等)、影像資料、音樂等,使其身臨其境、觸景生情,迅速勾起對往事的回思,打開塵封的記憶。因此,訪談者可以有意營造與主題相關的情景,為順利收集口述資料創造條件,“要仔細了解直奔研究主題的價值,有時可以提供那個時期的器物或音樂來幫助進行回憶。”
      
      其三,強化對口述資料的分析和詮釋。社會工作者采用口述史,主要是為案主提供服務,并不在意口述資料真實與否,更為注重考察受訪者口述時的動機和意圖。口述歷史通過對個人親歷的生活事件及其感受的敘述,試圖回答“人們如何理解他們的過去、怎樣把個人的經歷與社會環境聯系起來、過去如何變成現在的一部分、人們如何運用過去來詮釋他們的生活和他們周圍的世界”等問題。因此,社會工作者需要結合其文化背景、社會背景等加以理解和解釋。訪談者在口述過程中,還必須做到察言觀色、洞察全局,要特別留心被訪者的非語言信息,例如表情、手勢、語調等方面細微變化,都可能隱藏其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訪談者必須掌握這些非語言的線索,因為他們是無法在抄本上顯示出來的。”

    【試論口述史在社會工作實踐和教學中的應用】相關文章:

    試論風險基礎審計在我國審計實踐中的應用08-08

    試論風險基礎審計在我國審計實踐中的應用 論文08-08

    論物理學史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08-20

    試論CAI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8-05

    應用文教學中的寫作實踐應用分析08-04

    試論顏元的體育思想和實踐08-07

    幼兒數學“口述應用題”教學的探索08-16

    試論中學世界史教科書地圖的編制和使用08-05

    數學史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08-18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中出仑乱中文字幕在线 | 一级a爱片日韩在线观看 | 在线看欧美十八禁网站 |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乱码高清视频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视频 | 亚洲精品国产制服丝袜美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