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政治教學論文:“四個一”讓經濟課堂受歡迎
高一政治教學論文:“四個一”讓經濟課堂受歡迎作者/ 黃看梅
2012年9月18日,《京華時報》報道了一則題為《借“喜羊羊”講經濟學》的新聞,內容是:一個平時習慣給大學生和高管講經濟學的教授,走進了小學一年級的課堂,用“喜羊羊”的游戲給孩子們普及最基礎的經濟學知識。清華大學教授李宏彬應一年級女兒的邀請走進了小學課堂,他的“喜羊羊”課件走紅網絡,這一堂的經濟學課還被孩子們評為了該學期最受歡迎的課程。這則新聞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觸動,更讓我陷入了對高中經濟課堂教學的思考:《經濟生活》課堂如何成為高一學生受歡迎的課程。下面,筆者就談談一些自己的粗淺想法。
一、抓住一個主題:生活
通過對女兒的了解,李宏彬教授選取了孩子們感興趣的“喜羊羊與灰太狼”這個生活主題貫穿課堂教學。一開始上課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課堂中孩子們積極參與,踴躍發言,很多孩子從開始到結尾一直高高舉手,原定45分鐘的上課過程一直延長到90分鐘。為什么會有這么好的效果?訣竅在于李宏彬教授選對了生活主題,“喜羊羊與灰太狼”是小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話題。
生活,是新課程改革的關鍵字眼。換句話說,新課程的一“新”,就是生活,就是要在課堂教學中聯系生活。那么,聯系誰的生活呢?主要是學生的生活,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不是無用無味的,而是有用有味的,還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不是任務,而是生活。這樣,學生自然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課堂參與率會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也會提高。因此,在《經濟生活》課堂教學中,如果選對了生活主題,同樣也會顯得精彩。
例如,在“揭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教學時,我選擇了“牛奶”這一生活主題,設計一條主線:課堂早餐調查——辨別身邊的牛奶——穿越的牛奶——超市里的牛奶——拿啥買牛奶。由于牛奶來自于學生的生活,課堂上學生有想法、有表達,參與熱情挺高,教學效果也不錯。
二、選擇一種方式:體驗
在李宏彬教授的課堂上,他專門為孩子們設計了4個小游戲。通過這4個小游戲,小朋友們親身體驗了協調、儲蓄、競爭和通貨膨脹的關系,了解了簡單的經濟學原理。(政治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甚至用于日常生活中,使家長感覺驚訝。驚訝來自于體驗。
新課程強調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和融合,關注學生對學習活動的體驗。有位哲人也說過:我聽,我忘記;我看,我記得;我做,我學到。其中,做就是強調體驗,體驗是以親身經歷、實踐活動為基礎,通過對經歷、實踐的感受、反思而實現人格的升華。通過體驗,可以讓學生獲得效果持久的知識,可以讓學生改變錯誤的觀念,樹立正確的觀念,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是一種莫大的樂趣。所以,要想讓學生真正理解經濟學知識,《經濟生活》課堂不能紙上談兵,而應讓學生參與課堂、積極體驗、行動起來。
例如,在講“影響價格的因素”時,我讓學生走進菜市場購買雞蛋,感受一下“火箭蛋”,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在講“價格變動的影響”時,我設計了一個“小馬逛超市有困惑,有哀嘆,有驚訝,有高興”的系列情境,然后讓學生給小馬畫頭像,用形象的頭像展現價格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在講“消費及其類型”時,我讓學生當一次“管家婆”,設計家庭開支的具體分配方案。這樣,放手讓學生“做”,讓學生嘗試、體驗,其帶來的效果是教師的語言表達所難以達到的。
三、明確一個目標:興趣
課后,李宏彬說,他給自己設定的上課目標并不是讓孩子們懂得經濟,而是讓他們對經濟學有興趣。李宏彬教授就是因為明確了興趣目標,他的課堂才會令孩子們喜歡、熱愛,也才能被評為最受歡迎的課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剛剛進入高中階段的高一學生來說,興趣第一。因為,初中的中考又是開卷考試的,有的學生就認為學不學無所謂,反正可以看書的。但是,到了高中,政治學科是閉卷考試的,這一改變讓學生對政治的學習有了一定壓力,知道要學習了。這時候,如果不讓學生感興趣,學生一開始就覺得政治無趣乏味,那么這種先人為主的想法就會影響到后面的學習了。所以,對于高一學生剛開始接觸的《經濟生活》課程,就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主。
例如,在開學第一課時,我就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暑假見聞,讓學生暢所欲言,有學生對這節課的評價是“前所未有”,讓我很欣慰。在講信用卡時,我播放視頻“中國銀行信用卡形象宣傳片”,因為我們學校學生學費是交到中國銀行的,學生有感觸,感興趣。在講“影響價格的因素”時,我播放視頻“漲價歌”,讓學生在歌曲旋律中感受身邊商品的價格變化。在講“發展生產滿足消費”時,我選擇了“手機”這個話題,學生有手機但學校不準帶手機,這個讓學生愛恨交加的“手機”,使學生興趣很濃。在講“非公有制經濟”內容時,我選擇了我們衢州市的“不老神雞”話題,學生也很感興趣。
四、做好一種準備:投入
決定上課后,李宏彬教授就開始備課。平時,他為大學生備課駕輕就熟,可給小朋友備課卻讓他犯了難。“大學里的教學有同定的模式,很多人都在講這些課程,只要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就好。但是,還沒有人給小學生講過經濟學,沒有現成的課件可以利用。”?既然沒有現成的,那就只有原創,做第一人。于是,李宏彬教授花了平時兩倍的時間來準備這一節課。
根據社會經濟學的普遍原理,正常情況下,有成本的投入,就有利潤的產出;投入越多,產出越大。同樣的道理,在課堂教學上,要想有效果的產出,就應該有教學成本的投入。而教學成本的投入,重要的一點是教師的備課投入。或許你會說,李宏彬教授花了兩倍的時間來備課,但他備的是一節公開課啊。的確,在很多教師的眼中,如果要上公開課,就要多投入備課的精力。對于平時的常態課,就我行我素,甚至不備課,憑經驗上課。這有違教師的神圣職責。因此,對于《經濟生活》的教學,要讓高一學生受歡迎,就應該認真對待常態課,要花時間、花精力對待每一節課,讓常態課變得非常態,讓學生對政治課有期待感,讓教師對課堂教學有成就感。
總之,要讓《經濟生活》受到高一學生的歡迎,就要做到抓住生活主題、選擇體驗方式、明確興趣目標、做好投入準備。這就要考驗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責任,只要教師有信心、耐心和責任心,我相信《經濟生活》課也會被學生評為最受歡迎的課程。
。ㄗ髡邌挝唬赫憬♂橹莸谝恢袑W)
【高一政治教學論文:“四個一”讓經濟課堂受歡迎】相關文章:
初中政治教學中的課堂討論論文08-16
高中政治課堂教學論文08-25
政治教學論文: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08-13
高一政治論文08-17
[政治論文]試說政治課課堂教學的導語08-17
讓閱讀走進政治課堂論文08-15
政治教學論文范文:營造包容性的政治課堂08-08
高一政治—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