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現在位置:范文先生網>教學論文>語文論文>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時間:2022-08-15 05:32:51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作者/胡青松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如何才能讓學生掌握質疑的方法呢?
      
      一、在預習中培養質疑能力
      
      在預習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去指導學生質疑。
      
      1.從“課文提示”處質疑
      
      人教版初中課本教材中,每篇課文題目之下、正文之前都有一個方框,內容就是“課文提示”。課文提示大多是從課文內容、主題、寫作特點、語言特點等方面對文章作概括性介紹,其內涵需要學生深入品讀課文才能體會。對于課文提示內容,我要求學生在預習時仔細閱讀,想一想可以從中獲得哪些信息。筆者在教學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前,引導學生思考:“課文提示中說,課文寫的是‘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歷,其中蘊含著生活的哲理。通過這句話,你心中有哪些急于想了解的問題呢?”這樣一提問,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引出了不少問題:既然是“脫險”,那么是什么險呢?怎么會陷入險境的呢?又是怎樣脫險的呢?說“其中蘊含著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學生所提問題與課文內容和主題緊密地聯系起來了,而這些問題的提出將促使學生和文本對話。教師指導學生細讀課文提示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引導質疑的過程。
      
      2.從“研討與練習”處質疑
      
      語文教材選文之后都設計了“研討與練習”。“研討與練習”體現教材編寫理念,是對課程標準目標的分解。或點明重點詞句如何理解,或提示本文的重點,或說明該文的寫作特色,或提出啟發性問題。學生把這些問題作為質疑的重點,在初讀課文時帶著這些問題去自學,在讀的過程中看自己能解決哪些問題,不能解決哪些問題,對哪些問題有不同的想法等。“研討與練習”中問題的解決存疑過程,其實也是學生解決問題并再度質疑的過程。
      
      二、在課堂教學中培養質疑能力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從課文題目、關鍵性語句、文章看似矛盾處等方面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1.從課文題目處質疑
      
      課文題目即文眼,有的是文章的線索,有的點明文章的主要內容,如《看云識天氣》、《湖心亭看雪》等;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如《再塑生命》、《雷電頌》等。當課文題目不能明顯表明線索、點明主要內容或者揭示主旨時,課文題目就成了學生的質疑對象。比如,在教學里根的《真正的英雄》一文時,教師可以教學生從標題人手,從以下幾個方面質疑:誰是英雄?為什么在“英雄”前要加上“真正”這個修飾詞呢?為什么是“英雄”?(論文范文 www.baimashangsha.com)針對課文題目的質疑,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題目的意思,而且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進行思考,明確學習任務,激發學習興趣。
      
      2.從關鍵性語句中質疑
      
      凡具備以下條件之一者就是關鍵性語句。(1)能標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的語句;(2)在寫人敘事狀物方面富有表現力的語句;(3)含意深長、耐人尋味的語句;(4)最能表現作者情意的語句。在明確了關鍵性語句的內涵之后,學生會很容易在文章中找到它們。
      
      對于關鍵性語句,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從以下兩個角度進行質疑:(1)所標記的語句的含義是什么?聯系上下文去理解意思;(2)所標記的語句在文中有什么表達作用?楊絳的《老王》,在文章最后寫道:“幾年過去了,我漸漸明白:那是一個幸運的人對一個不幸者的愧怍。”針對這一最能表現作者情意的句子教師可這樣引導學生去質疑:(1)“愧怍”一詞如何理解?(2)文中“我”一家對老王照顧了那么多,為什么還會感到愧怍呢?這句話表現作者是怎樣的人?教師引導學生從以上方面質疑,深入探究,就會了解到“老王”的苦,更會了解到作者的善良。
      
      3.從文章看似矛盾處質疑
      
      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指出文中表面上看似有悖常理,自相矛盾,實則別具一格,蘊含著深刻的意義的句子,引導學生從悖理處質疑,最終消除疑團。
      
      例如,在教學茨威格的《列夫·托爾斯泰》一文時,筆者讓學生在文中找出以下兩個句子:(1)具有這種犀利眼光,能夠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個世界及其知識財富;(2)他肯定缺少一樣東西,那就是屬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找出句子之后,筆者問學生:“這兩句話矛盾嗎?原因是什么?你們如何理解‘幸福’的含義?”問題的提出引起了學生探究的興趣。教師引導學生從句意矛盾處質疑,經過探究發現:這兩個句子對比來看,似乎前后矛盾,但聯系到托爾斯泰的生平就可以知道“能夠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智者的痛苦,如果他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痛苦將是雙倍的。托爾斯泰正是這樣的人,他看清了造成人間種種罪惡的原因,并盡其畢生努力去改變它,但總是事與愿違,這才是最大的痛苦。在這看似矛盾之處的質疑使學生理解了課文的深層含義,深刻領會到文章的主旨。
      
      在語文學習中,學生如果善于質疑,就會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主動地去掌握知識,有效地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學(519055)

    【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相關文章:

    數學教學要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08-17

    如何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08-23

    要重視培養質疑問難的能力08-17

    培養學生質疑能力的幾點體會08-23

    ·談高中生語文閱讀中質疑能力的培養08-17

    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08-19

    語文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初探08-19

    重視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創造能力08-19

    小學數學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08-17

    閱讀教學要鼓勵引導學生質疑08-17

    国产福利萌白酱精品tv一区_日韩亚洲中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_亚洲欧洲高清无码在线_全黄无码免费一级毛片
    1. <code id="ya7qu"><span id="ya7qu"><label id="ya7qu"></label></span></code>

      <b id="ya7qu"><bdo id="ya7qu"></bdo></b>
      <wbr id="ya7qu"><optgroup id="ya7qu"><strike id="ya7qu"></strike></optgroup></wbr>
    2. <u id="ya7qu"><bdo id="ya7qu"></bdo></u>
      日本中文字幕亚洲乱码 | 亚洲欧美在线黑人 | 先锋资源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香蕉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