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案例:教育要關注細節
教育案例:教育要關注細節楊志濤
陜西省鳳縣平木鎮中心小學(721704)
【摘要】首先敘述了本人在教育教學中親身經歷的關注細節的兩件實際事例,再對實例進行分析和具體闡述。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必須以人為本。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關注細節?身教言傳體現細節;用價值思想來彰顯教育細節;用心來發現細節;教育,不能忽視細節。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用真心,細心,耐心,慧心,愛心,全身心地去發現一個個鮮活教育細節吧,讓教育細節煥發出迷人的光彩,讓學生幸福、快樂、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實例;教育;要;關注;細節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完全小學,我代六年級一班數學,上周由于班主任外出學習,自然本人擔負了本班臨時班主任,和以往一樣便認真地做著班級常規管理工作。
兩天后的晚自習前教務處打電話叫我去一下,原來班上的柏水銀同學和其父親在教務處,“柏水銀胳膊骨頭裂縫,家長找到了學校,是怎么回事?”教務主任問我。我講了這兩天這件事的經過:周一下午第四節是“大掃除”在分配打掃任務時,柏水銀說自己胳膊有點疼,我就責無旁貸地詢問了情況并作出決定,通知家長去醫院檢查,但他不肯,說“沒事”并舉胳膊讓大家看。于是我也認為沒事就沒在意。第二天早晨、下午我又進行了查問,他仍那樣回答。聽了我對這件事的敘述,家長也沒再追究學校的責任,帶孩子離校看病去了。看著他們的背影,一種愧疚感在心中油然而升--孩子,老師太大意了。是我的馬虎和大意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期,是你經受了疼痛的折磨。
兩年前還有一次,是我的數學課,和平時一樣,預備鈴響了,我開始走出辦公室。剛踏進教室,心里馬上不舒服起來,“火焰”立即騰騰上升。實在太刺眼了:許多學生正忙著掏課本;幾個同學大汗淋漓正以書為扇;再看黑板上呢?上節課的板書齊刷刷的,一字不少;講桌上也鋪了一層薄薄的粉塵……看到我的到來,學生們立即傻了眼,空氣似乎在那一刻凝固了。教室內安靜極了,眼看即將迎來“暴風驟雨”。這時,已有機靈的學生跑到講臺上拿起黑板擦要“補償勞動”,被我制止了。理智告訴我,需要冷靜,不然,我憤怒地講,學生則戰戰兢兢地聽,這節課就會白白浪費掉了。
于是,強壓住心中的“怒火”,說:“同學們上了兩節課,夠辛苦啦!好不容易到了課間,還沒來得及輕松呢!這回,老師也來勞動一次,擦一擦黑板……”說著話,拿起黑板擦,一邊擦一邊請教“怎樣擦得最干凈、最衛生?”擦完黑板,我拍拍身上的粉塵,準備上課,再看看學生,好像都被孫悟空施了定身法,個個目瞪口呆,似乎不相信眼前發生的一切。我接著說:“以后,老師盡量提前到教室,幫著同學們擦黑板,讓同學們多一點休息時間!”教室里依然那樣靜,同學們聽著,思考著,竟至于我說“上課”時,才反應過來喊“老師好!”我聽著,這聲音似乎比以前任何一次更洪亮,更真切!這些升入初中的學生回到母校來找我談心,還經常提起這件事。
我想,如果當初我采取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來維護我的所謂的“師道尊嚴”,那么這件事將不會給同學們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以至于幾年后還記得。(教學論文 www.baimashangsha.com)或許,我那種誠懇的“自責行為”深深感動了學生,讓他們懂得了寬容,讓他們學會了在今后的學習與生活中以寬容的心態從容面對一切。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必須以人為本。對教師要進行以人為本的管理,對學生要進行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但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的又有幾何?是的,關乎時尚的教育口號震耳欲聾,目不暇接:什么“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教學生五年,想學生五十年;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等。但能將口號化為教育工作言行的文化行為卻不多,教育不是口號,而是行動。教育不是舉行一次大的活動,掛幾幅標語,喊幾句口號,而是關注細節,達到潤土細無聲的效果。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關注細節?我認為教師應該做到如下幾點:
身教言傳體現細節,用自身的人格去默化學生,而不是一味的口頭的說教。比如周一升旗時,你能不能像學生一樣整齊地站在學生的后面,迎接那莊嚴肅穆的時刻;比如地上有雜物時你能否像學生一樣彎下腰撿起來;比如當學生犯了錯誤時,你能否細聲細語進行“理性發怒”;比如當學困生出現所謂的幼稚的問題時,你能否認真地進行傾聽并詳細地給予解答等,一位名人曾說過:“今天的教師如何對待學生,明天的學生就如何對待他人”這就是教育的魅力。(范.文.先.生.網)你用暴力對待學生,學生會用暴力對他人。教師怎樣詮釋為人師表,學生怎樣詮釋做人的道理,這就是教育的引導。
用價值思想來彰顯教育細節。教育細節的背后隱含著祟高的價值思想。作為學校,我們常講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辦學思想是什么?我想辦學思想應該是價值思想。所謂價值思想也就是能夠支配自己行為、語言、價值觀的東西。當它蘊涵到一個具體的教育行為中,它就是教育思想;如果只是以一種標語、口號、標簽出現時,它就不是教育思想。所以說教師一個細小的動作,一個細微的表現,一個不經意的處理過程,一句漫不經心的話,都會給學生留下抹不去的印痕。
用心來發現細節。教育必須關注細節,細節只有用心才能發現。作為教師如果說你只知道埋頭備課,埋頭教書,心中只有教材沒有學生,那么無數有價值的教育細節都會忽略,更多的感動與精彩都會在無意間流失。所以,真正的教育是走進學生心靈的教育,是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是教師不經意的一次提醒,是教師一個寬容的微笑,是教師會心的一個眼神,是教師無意的一個舉動,是教師無聲的一個示范……這就是教育的細節,像春風細雨般呵護著春天的幼芽,輕輕地,淡淡地,柔柔地,水過無痕。這樣的教育或許使學生受用一生,終身難忘。
用愛心來發現細節。教育必須關注細節,有愛心才會發現細節。教師有愛心就會用一雙慧眼去觀察不易覺察的教育細節,去發現一個個瞬間的細節中蘊涵的教育真諦。教師有愛心,就愿意蹲下身子走進學生的世界,傾聽學生的心聲。進而讓他們與學生走得更近,與學生融為一體,同時明白了教育的真正內涵:育人先育心,育心先入心。達到新課標中所說的: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師生相互提供支持、啟迪靈感、共享智慧、共生共長。
教育,不能忽視細節。教師本來就是在學生心尖上行走的人,稍有不慎便會貽誤一顆心,一個生命。關注每一個細節,就是關愛每一個生命。也可以成就一種行為和習慣。關注細節,研究細節,善待細節。我們才能將教育工作做的更好。
細節決定成敗,讓我們用真心,細心,耐心,慧心,愛心,全身心地去發現一個個鮮活教育細節吧,讓教育細節煥發出迷人的光彩,讓學生幸福、快樂、健康地成長!
【教育案例:教育要關注細節】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案例:課堂關注細節 成就精彩04-05
教育故事案例07-21
教育敘事案例08-18
關注留守兒童的教育08-19
關注農村教育08-17
教師要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細節08-23
要特別重視“教育的教育”08-17
中職生教育案例08-22
單親學生教育案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