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性實施策略
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性實施策略江蘇 蘇州 黃秋芳
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提倡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也是構建有效教學課堂的一種有效方法。學生能夠自我激發內部的學習動機,自主地選擇、組織、建構適合于自己的學習內容,并針對不同問題靈活地運用不同方法來完成任務。教師的職能也發生了改變,即教師的教學任務從“教”轉化為“導”,從“教會知識”轉化為“教會學習”,成為學生探索未知世界和發現與建構新的知識體系的引導者和幫助者。
如何指導學生在數學課堂中自主學習,需要我們教師恰當把握數學課堂的步驟,也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地把握“興趣”“探索”“討論”“拓展”“評價”等幾個環節,要求形成“問題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創新——反思評價”的一種教學模式,實施互動、優化的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究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創設好的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也是學生自主探究數學知識的起點。在課堂上創設不同的情境,效果也自然不同。創設問題情境,通常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使學生感到該問題值得品味,愿意體驗,并自主探究。如創設趣味活動情境(例如講故事、做游戲等),不僅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而且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使學生在短短幾分鐘內融入其中,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創設想象情境,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拓展。
二、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自主發現探索
學生可參與的學習活動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學生如何才能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并能找到一條自主學習的道路,有賴于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給予科學的指導。課堂上,教師應當好“啟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點燃學生的情感與智慧火花,為學生提供活動的愉悅空間;應當好“主持人”,控制教學過程,控制教學方向,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活動時間、開放的活動空間;同時,還應當好“向導”,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發現、學會學習,為學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基本技能和工具。
例如,從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的同一個頂點出發,分別連接這個頂點與其不相鄰的各頂點,把這些多邊形分割成若干個三角形。
問題:(1)每個圖形分別畫了幾條線?分成幾個三角形?
(2)如果是十邊形呢?二十邊形呢?要不要畫圖?
(3)你發現了什么規律?把你的思考過程和大家說說好嗎?思考:還有其他的分割方法嗎?仿照前面的研究方法,從你的分割的圖形中,你有沒有發現什么規律?可以讓學生先獨立動手,再小組交流。教師可以來回巡視,參與小組活動并適當指導。
這樣的教學不僅能給學生提供一個自主發現、研究、探索的平臺,而且能讓學生體會到自主參與和探索的成功。
三、自主合作交流,體驗討論的樂趣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和積極的個性心理品質。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往往能使學生多思維、多實踐、多表達,更多地體驗到討論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提供一切讓學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機會,促使他們不斷地自由參與、主動探知,讓數學課堂呈現出主動活潑的情景。但合作交流并非多多益善,我們應選擇恰當的時機,組織學生進行合作交流。例如在教學重點、難點處組織合作交流,不僅能攻克教學重點和難點,更能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題多解時組織合作交流,往往能促使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進一步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不能獨立解決時組織學生合作交流,不僅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更能促使他們感受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從而產生個體學習的動力。比如初一教材中有這樣一道題:用一張正方形的紙制成一個無蓋的長方體,怎樣才能使制成的無蓋的長方體的容積盡可能大呢?這樣的問題對于初一的學生具有很大的挑戰,因而適合開展小組學習,進行分工合作,彼此信任、互相支持。同時,教師應給予學生適當的指導,最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解決此題。
四、拓展提升,培養自主創新意識
創造對于初中生來說,并不是追求什么創新成果,而是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意識,培養一種創新的精神,一種創新的意識。因此,對初中數學教材拓展提升的過程中,應該時時注意滲透這個觀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
作為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施者、決策者和創造者”的教師在依照教材從事數學活動的同時,還應正確引導學生對例題展開一些探究,適當引申拓展,更加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探索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如下面這個問題:若一條直線上有3 個點,則共有幾條線段?若有6、10、n 個點呢?若將這條直線上所有取定的點和直線外的一點連起來,則共有多少個三角形?
通過對教材的挖掘、拓展,增強了學生的興趣,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反思及評價,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當問題解決后,不等于教學就此結束,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和評價,恰當的反思和評價對學生起著導向作用,其實這也是一個總結提高的過程。此時要求教師引導學生審視求解過程,總結經驗,揭示規律,提煉思想方法,有時可對問題本身進行變換、推廣及多解的討論,以完善學生的認知結構,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教師應以反思解決問題為基礎,及時對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及探索結果等方面進行恰當的評價。反思與評價的形式可以多樣化,這樣更有益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從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水平的不斷提高。
自主學習有利于建立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有利于學生獲取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利于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學習過程中,通過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大腦中的信息能夠在師生交流中不斷地進行新的組合、加工、創新,使智慧的火花不斷地迸發,自主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不斷得到培養,從而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總之,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理念,我們必須立足于學生,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實現有效的、多向的、高質量的互動,從而達到這一最終的目標。
(蘇州工業園區斜塘學校)
【初中數學自主探究學習的有效性實施策略】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教學中自主學習的策略探究08-05
加強自主探究學習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05-01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能力探究08-07
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探究08-17
淺析幼兒自主探究式科學策略08-03
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習08-17
試論初中數學教學中自主探究學習方法的培養08-04
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