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的有效實施
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的有效實施江蘇 常州 易琴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進,個性化教學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已成為新形勢下改進課堂教學的重要理念。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高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真正地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個性化教學;小學數學;有效性
個性化教學,即以“以人為本”為指導思想,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如性格、興趣、愛好,并以此為出發點,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認知水平、性格等在教師的指導與教育下得到充分的發展。《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可見,近年來不斷推進和深化的新課程改革十分重視學生的差異性,重視個性化發展。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在實際教學中積極推進個性化教學,并改進相關教學行為,提高個性化教學的有效性。
一、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實行分層教學
小學生的個性差異相當明顯,不僅在數學基礎、智力水平等方面存在強弱高低之分,而且在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等方面也有所差異。隨著目前小學入學人數的逐年增長,班級學生結構越來越復雜,差異性表現也越來越明顯。為此,教師們想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就要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的不同點,準確把握他們的差異性,進行有區別的數學教學。教師們可通過課堂觀察、課堂提問、課外談話以及學生自評互評等方式,對小學生們進行全面、深入地調查,建立學生檔案,并進一步分析學生的數學基礎、智力水平以及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特點。在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差異性的基礎上,教師還應充分利用收集、整理所得的信息,在數學課堂中推行分層教學。例如,我在講解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下冊的《統計》這一課時,布置了一道練習:2010 年玲玲家各季度用水量情況:第一季度,15 噸;第二季度:10 噸;第三季度:30噸;第四季度:25 噸。求玲玲家每月用水多少噸?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根據對班上小學生們的數學基礎和性格特點的了解,進行有計劃的分層提問,按照問題的難易程度分列如下問題:
(1)玲玲家各季度分別用水多少噸?
(2)選擇正確的算式:
(15+10+30+25)÷4
(15+10+30+25)÷12
(15+10+30+25)÷365
(3)算出玲玲家每月用水的噸數。
由于不同層次的問題符合了不同學習基礎和興趣的學生的特點,他們在回答問題的時候顯得比以往更加積極主動,活躍了課堂氣氛。實踐表明,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差異性是實現個性化教學的必要前提和基礎,教師們應在深入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分層教學,引導學生發展其良好的個性。
二、加強師生友好教學交往互動,開發個性化思維
教學交往即在教學情境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共享信息的人際溝通活動。教學交往不僅影響著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是提高個性化教學有效性的客觀條件。為此,教師們應加強教學交往,以實際行動提高個性化教學的有效性。一方面,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寬容對待學生的各種差異,讓基礎不同、性格不同的小學生在交往中能感受到支持和鼓勵,并體會平等、尊重和自由,營造健康的環境以及讓他們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師生交往和同學交流之中發展自己的個性。另一方面,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們對一些數學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開發其數學思維潛能。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下冊《找規律》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組合進行剪刀石頭布的小游戲,并讓他們在游戲中數出剪刀、石頭、布一共有多少種搭配方法。教師不應先入為主地傳授“正確、權威”的思考方法,更不應在小學生們提出錯誤規律時表現出不耐煩的消極情緒,而應當引導他們發現規律的錯誤之處,并鼓勵他們發現“A 數量×B 數量= 種數”這一規律,進而體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只有寬容、和諧、友好的關系和氣氛,才能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空間,才能形成學生的健康個性。因此,教師應重視師生交往和互動,以期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
三、開展探索性實踐活動,突出小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提出:“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人,促進學生的主體參與,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為此,教師應改變過去控制課堂的做法,以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和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小學生們能夠擁有更多的主導機會,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例如在講解四年級上冊《角的度量》時,教師引導學生認識量角器的中心點、0°刻度線、90°刻度線、180°刻度線以及掌握量角器的基本用法之后,引導小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度量橡皮、書本、課桌等物件的角,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按照自己的個性習慣去探索和掌握度量器的使用方法,觀察生活中各事物的角。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如有多組學生測量同一物件,則對這些組的測量結果進行比較,看哪一組的測量最準確,并讓該組學生分享他們的測量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讓他們自由選擇想要測量的物件以及進行測量的方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思考,從而使個性化教學能夠有效進行。
面對新一輪教學改革,教師們應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吸收新的教學思想,通過準確把握小學生的學習差異性、加強師生友好教學交往以及開展各種教學實踐活動等途徑,實現個性化教學。我們只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高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才能真正地增強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為他們學好數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邵占鳳。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個性化教學的實施[J].學周刊,2012(5)。
[2]潘建琴。在小學數學中如何滲透個性化教學理念[J].現代閱讀,2011(12)。
(常州市溧城鎮昆侖小學)
【小學數學個性化教學的有效實施】相關文章:
對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的初步思考08-08
多管齊下,有效實施智障學生數學教學07-26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實施08-08
更新教學觀念 實施有效教學05-11
初探小學數學有效教學策略08-05
如何有效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08-07
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論文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