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改革后如何進一步優化初中音樂教學
新課程改革后如何進一步優化初中音樂教學江蘇 邳州 ●劉麗娜
摘要: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就要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優化教學結構,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學會欣賞美,創造美。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音樂;優化;情操
我國近代思想家梁啟超說:“欲改造國民之品質,則詩歌音樂為精神教育第一要件。”由此可見從小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對學生的德育具有重大意義。初中音樂教學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為教學重點,其作用在于陶冶學生的情操。作為人類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受力的藝術形式之一,音樂能更直接更有力地進入人的情感世界,只有讓學生經過高度的情感體驗,才能真正發揮音樂教育的功能。
一、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優化教學結構
提高初中音樂教學質量的關鍵不在于課本,而在于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否能夠與時俱進,課堂教學中是否能夠優化好教學結構。
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來進行教學。作為受過專業訓練的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要用特別專業的手段進行課堂教學設計,也不要用非常不專業的手段進行教學設計。專業手段在于讓學生學到知識,非專業手段則是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整個教學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地以學生可持續發展為基點,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為重點,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教學設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構建好教學步驟,實現師生共同探索、共同學習,將音樂課程變成生動活潑又具有創造力的課程,這樣才會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與發現美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特別是對古典名曲進行賞析的時候,一定要講求教學藝術,用富有創造性與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自由地發揮,鼓勵學生去追求美與創造美,逐漸地形成感受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
二、營造輕松愉快的音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說過,教師的職責不在于教給孩子講的學問,而在于啟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當興趣已很濃的時候,再教他的學習方法,這才符合優良教育的原則。在實際教學中,我發現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是對音樂充滿興趣的,但是他們的興趣方向主要集中在流行音樂方面。對于音樂課本中的一些古典名曲,以及反映青少年積極向上的音樂的興趣不大。如何讓學生對課本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呢?
我在教學中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同化的方式。在學生欣賞古典名曲的時候,先用一些熟悉的音樂、畫面、生活場景進行引導,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欣賞《梁祝》的時候,我給學生播放一段《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動畫電影;在欣賞《春江花月夜》的時候,我給學生展示了唐代詩人白居易名作《琵琶行》。律動的方式。在教有關青少年積極向上的音樂時,我主要采用了這種方式。例如,在教學《行進中的歌》時,我讓學生用肢體語言參與表演,并且先給學生做示范,鼓勵他們大膽地參與,這樣通過學生的律動,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極大興趣,還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為學生創造合作學習的機會,培養學生審美情感體驗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運用語言、實物、音樂等手段為學生營造比較真實的情景顯得尤為重要,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范文先生網 www.baimashangsha.com) 能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并且很快掌握知識。這樣做,也給學生創造了合作學習的機會。
例如,在音樂理論課上,以往的教學方式是教師直接印發一些資料,讓學生自己背,由于學生對作者不了解以及沒有欣賞到他們的作品,因此在記的時候有很多困難。我先給學生講講有關作者及作品,然后讓學生記憶就容易了。我還將學生分成小組,采用競賽的方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由于有了競爭,學生不甘落后,都認真地記,最后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
學習《黃河大合唱》時,我根據教學內容,將學生放入特定的環境中,形成一定氛圍,動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配備比較真實的畫面,這樣學生如身臨其境,很快進入了角色,在演唱的時候一下進入情境中:在廣袤的青紗帳里,中華兒女從四面八方涌來,把侵略者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我用數碼相機及時錄下并在大屏幕播放,學生不僅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還得到了情感的體驗
四、適當地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增進學生的音樂知識
適當地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增進學生的音樂知識在初中音樂教學中也顯得很重要,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作者的內心變化,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例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樂曲起伏較大,不僅包含著人生的起落悲喜,還和貝多芬本人的生活經歷及情感息息相關。所以我給學生拓展了音樂背景資料——資產階級大革命,貝多芬本人的經歷。這樣學生有所感悟,在聆聽時進入音樂情境。
又如在欣賞《游擊隊之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特意挑選了“黑鴨子”的合唱版本,學生很快被優美的旋律所吸引。我趁著學生的興趣正濃,又介紹了相關的音樂背景。學生被背景中的故事所感動,自覺地靜靜聆聽,仿佛隨著音樂進入了那個時代。
參考文獻:
[1]呂欣。培養學生處理音樂的能力[J].藝術教育,2011(2)。
[2]江舟。如何正確評價學生的音樂能力[J].中國音樂教育,2009(6)
[3]特里斯·沃爾克。音樂教育與多元文化[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邳州市灘上中學)
【新課程改革后如何進一步優化初中音樂教學】相關文章: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落實“有效課堂”教學08-17
新課程改革初中美術教學論文08-24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08-13
新課程與教學改革08-17
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4-18
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地理的教學改革08-02
如何進一步優化初中美術課堂教學效果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