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課堂中激發興趣提升能力的途徑
音樂課堂中激發興趣提升能力的途徑江蘇 響水 ●許雪芬
在低年級音樂教學中,應不斷拓展新知,創新教育模式,積極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引導學生在興趣中學、感受中學,從實踐嘗試中去學習提高,以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一、音樂課堂中學習興趣的調動
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講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充滿激情地學習,也是教師的綜合能力的表現。
(1)吸引學生。教學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好奇心,這是一門技巧。如一首新歌在導入課程前,利用美麗的畫面、教師動聽的歌聲,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器官,更形象直觀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欣賞德國音樂家德彪西的作品《雪花飛舞》后,我問學生仿佛看到了什么?學生都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一片片潔白的小雪花慢悠悠地從天上飄了下來。”有的說:“大片大片的雪花,像滿天白色的蝴蝶在迎風起舞。”還有的說:“我仿佛看到了柳絮、蘆花和蒲公英的帶絨毛的種子在風中飛舞……”大家的想象雖然不同,但又接近作品標題的含義,達到了吸引學生興趣的目的。
(2)藝術化的語言。教師的語言要富有節奏和韻律美。要注意讓課堂語言隨教學內容的變化而變化,及時調整語言的速度、高低、強弱,讓課堂教學語言富有音樂的韻律美。教師可用手勢、身體動作配合語言邊說邊做,讓學生通過態勢語言感悟音樂的情感變化、節奏特點、音樂風格。教師的語言親切自然并富有激情,能把學生帶入音樂情趣之中,激發學生的想象,并為之動情,感受其美。
(3)把握教學的評價尺度。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思想、言行,尋找學生的閃光之處,抓住時間給予學生公正、科學的評價。評價的語言要適度,態度要親切,評價的語言不能簡單劃一,而應是豐富多變的,并考慮到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評價的方法也要多樣化,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評價、表揚,還可以設計學生學習評價表,制作用于獎勵的小物品等。
二、音樂欣賞中感受能力的培養
嘗試各種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在愉快寬松的學習氛圍中,體驗到創造性的樂趣和自我價值,同時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藝術的享受。
(1)聽覺能力。在教學中,選擇生動有趣的音樂教材,才能讓學生熟悉易懂、好聽易唱,讓同學們感到親切、真實、有吸引力,以提高他們的感知能力。“唱游課”中加入“體態律動”練習,更適合于一、二年級學生,因為在培養學生感受音樂能力上,體態律動中的動作韻律,比舞蹈中的動作更符合音樂藝術的本身規律。例如學習歌曲《小小雨點》時,我提示學生制造雨聲,其他學生可趴在地上或桌子上。春天來了,隨著一滴滴“春雨”的落下,“大地”蘇醒了,欣喜地看著天空,伸出小手、張開干渴的嘴唇迎接春雨……隨后,學生分成四組,一組當“小雨”、 一組當“花兒” 、一組當“魚兒” 、一組當“田野”,邊聽邊唱邊根據歌詞內容進行律動表演,學生們唱得開心、玩得開心、學得開心。
(2)記憶能力。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以生動感人的藝術形象,去激發學生的美感,喚起學生的內心共鳴。較難唱歌曲,通過分組練習,第一組唱前半部分,第二組唱后半部分,每一組都會集中注意力去聽唱的那組是不是有錯,他們把旋律都儲存在腦海中。不僅能充分調動每組的積極性,使自己演唱得更完美,也鍛煉和強化了學生的記憶力。
素質教育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更嚴的要求。教師不能僅憑一顆善良的心和美好的愿望,更要以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為基礎,不斷學習新教育理論,善于總結教學經驗,開拓新的教學思路。
(響水縣實驗小學)
【音樂課堂中激發興趣提升能力的途徑】相關文章:
激發寫作興趣的途徑108-17
音樂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探索與研究08-26
音樂教學論文:激發學習興趣創建活力課堂08-25
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幾條途徑08-18
激發學生習作興趣的有效途徑08-24
激發語文興趣,打造高效課堂08-17
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08-20
激發學生興趣 活躍課堂教學08-17
課堂能力提升培訓心得11-25
課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十三法08-17